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熱議:一班16個班長?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3日 15:06)

  觀點一:畢業生簡歷兌水誰之過?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一個班30人,竟有16個是班長;給“863”某一部件寫過2000字的説明,就是參與過國家級課題“863”計劃;別人的證書經過電腦處理,貼上自己的照片,就變成了自己的“榮譽證書”……又是一年就業時,畢業生簡歷兌水,“造官”、“謊報”等現象,再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見11月22日《北京娛樂信報》)

  畢業生簡歷兌水,已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社會現象。説的難聽點,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面前,簡歷造假幾乎成了“必然手段”。此時,用人單位和社會輿論往往會習慣性地把矛頭指向莘莘學子,斥責他們沒有誠信。

  問題在於: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簡歷造假將會極大地損害畢業生的誠信形象,這些簡單的道理我們能懂,畢業生們未必就不懂。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難不成他們真是“失信的一代”?我認為,把問責的棒子全部打在畢業生身上,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正如一位學生説的:簡歷造假是不可取的,但如果自己的簡歷全真實,而別人的簡歷造假,自己不就吃虧了嗎?這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問題。在嚴峻的就業壓力下,簡歷不夠“花哨”,很多的時候就意味著失去了敲門的“磚”。很多的用人單位,一邊斥責學生不誠信,一邊卻又隨手把那些因誠信而相對單薄的簡歷直接扔進了廢紙簍。你讓學生們如何選擇?學生們似乎只能“賭”:賭用人單位查不查得出來虛假的水分。——這絕不是笑談,自己的簡歷能從厚厚的一疊中“脫穎而出”,誰説不是撞大運呢?

  很多用人單位在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時,總不忘問一聲“有沒有經驗”。這讓人非常納悶:明明是招聘應屆畢業生,為什麼還要那麼強調經驗呢?實際上,真正的工作經驗是學生畢業後在工作與社會的磨合中得來的,用人單位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如果學生們不造假,那用人單位就得承認自己來錯了地方。再比如,是不是黨員是不是班幹部,這和工作能力強弱又能有多大關聯?用人單位何必死腦筋老搞這一套。

  其實,在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用人理念相對成熟的沿海城市,用人單位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並不太計較和在乎各種鑒定書、推薦表之類的證明,而只認其畢業證、學歷證。換句話説,只要用人單位在用人政策上更加理性,學生們其實也用不著造假。

  筆者以為,學生簡歷造假和用人政策不理性,恰似“雞”跟“蛋”的關係,哪個先有已經無關緊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強調一面而忽視另一面,都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作者:止凡

  觀點二:“簡歷兌水”不都是學生的錯

  11月21日,在2005年北京地區畢業研究生供需雙選會上清華同方人力資源部負責招聘的朱雲翔先生向記者介紹,現在畢業生求職簡歷對水現象越來越嚴重,在一次校園招聘會上,某大學一個班30人,竟然冒出了16個班長。(見《北京娛樂信報》11月22日)

  通過“注水”的形式在簡歷中把自己描繪成能力和素質俱佳的人才,這是一些畢業生在製作簡歷時慣用的“伎倆”。這種做法,無疑是違背了做人處事的誠信原則,在事情敗露後,其出現的結果只能是遭到用人單位的拋棄和拒絕,正所謂“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然而,在外部這樣的風險壓力下,為什麼一批批的大學生能夠前赴後繼的選擇在自己的簡歷上“美化”自己,為自己戴上本不存在的美麗光環呢?筆者以為,這既有一部分學生誠信觀念的缺失,同時作為社會的大環境也是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的。

  首先,作為用人部門的招聘單位在用人選人標準上存在一定的誤解。如今的一些單位一味地將當幹部、獲獎證書等這些要件作為衡量人才是否優秀的惟一標準,因此,在對簡歷進行的甄別和選取中,具有這些條件的學生就具有了“天生”的優越性,也往往成為用人單位進行下一輪了解的挑選的對象。於是,為了自己能有個與他人同臺競爭的機會,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把握住機會脫穎而出,為用人單位所“相中”,缺乏這些條件的一些學生只能在不得已中做出這種背棄內心誠信的最後選擇,通過簡歷來“包裝”自己,求得選擇上的一種公平。

  其次,社會整體的誠信氛圍的缺乏,為學生簡歷的“兌水”行為推波助瀾。在當前社會總體誠信度不高,尚需要加緊建立和完善的情況下,大學生們雖然深處大學校園,但他們也早已經飽受社會上這種不良氛圍的“熏陶”。在見慣了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之後,學生們很難保證自己在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就業問題面前不會做出錯誤的抉擇,在大是大非中站錯了“隊”。

  大學生的“簡歷兌水”現象不是一個小問題,他關係到社會誠信制度的建立和畢業生個人將以什麼樣的姿態走入社會。因此,學校、用人單位等通過鮮活的事實等對畢業生進行誠信意識的教育是必須也是刻不容緩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應該適時轉變傳統的衡量人才觀念,不要將區分畢業生優劣的標準統統“押”在了一些表面虛華的東西上,而更應該看重畢業生的個人真正才能和所體現出的潛質上,通過創新人才招聘形式來達到擇優選拔人才的目的。當然,對社會其他方面誠信的完善也是在此期間必須著手加強的。

  一股腦把“簡歷兌水”歸結到學生頭上只會走入就事論事的誤區,不利於問題的根本解決。(作者:王紀旺



下一頁>>
第1頁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