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共同關注] 《十六歲的花祭》記者、編導在線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0日 17:24)


  《共同關注》11月8日播出的《十六歲的花祭》講述了三個原本是好朋友的中學生,因為迷戀筆仙遊戲而殺人的故事。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11 月10日16:00至17:00,<<十六歲的花祭>>編導詹軍、記者張怡以及案件的公訴人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公訴處處長李海英將做客央視國際,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製作節目的感想與心得。

  ■ 采編隨感

  【老兵762】詹編導、張記者、李處長好,好容易有機會攤上與你們互動。看了8日的《共同關注》節目,案件的因果確實令人惋惜,不知那麼在採、編、控時的心情如何?或是人們應該吸取什麼教訓呢?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李海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嘉賓詹軍】在採訪、編輯,以及後期播出的過程當中,作為創作人員心情一直覺得很壓抑,因為畢竟三個孩子都只有16歲。一個已經離開人世,一個可能要承受多年的徒刑。而另外一個現在心理也存在著嚴重的陰影。出現今天這樣的結局雖然是由筆仙這個遊戲引起的,但是深層次來講,它實際上是一個個人、社會以及家庭三種因素促和的結果。據記者了解,這三個孩子的家庭可以説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欠缺,而這給他們心理上造成的壓抑是生活在幸福家庭裏的孩子所無法想象的。正是因為沒有家庭的溫暖,所以他們才會迷戀筆仙這個封建迷信的東西,希望借此來找到一種心靈上的安慰,找到一種滿足。久而久之,三個孩子最終不能自拔,並導致悲劇發生。我所説的社會因素是因為目前在社會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有關兇殺、色情,以及充滿迷信色彩的書籍、畫報,以及各種各樣的短信等等。所有這一切,應該説都是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


  【嘉賓張怡】在製作期節目的很長時間裏,心情確實很壓抑,因為我也曾經有過16歲,比起現在片中的三個16歲女孩我那時的一些青春期的煩惱看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期節目的製作時間相比其他的節目要長一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在掂量這期節目在製作時分寸的把握,以及播出後會帶來哪些社會反響,上至審查節目的主任、製片人,到審稿的編導以及我,無不認真的斟酌每一個詞句,每一個畫面,就是希望:一、不要因為我們的節目,不要因為我們在細節上的一些疏漏,給案件的相關人帶來任何生活上的負面影響。因為他們還很年輕,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楊音,我也相信在她渡過了這段時間以後,當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之後,她會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同時,我們希望這期節目在播出後,每一個觀眾在心靈得到震撼的同時,能夠有一些啟示,或者有一些心理上的輔導,而不是帶給大家很灰色和消極的東西。特別是和楊音他們同齡的孩子,希望他們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作為成年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是希望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希望在他們遇到困惑和不解時,能夠站在他們身邊和他們一起分擔。

  【地鐵飛得更高】記者,你見多識廣,你覺得這事新鮮不?

  【嘉賓詹軍】 這種事情聽起來並不新鮮,現實生活當中實際上這樣的悲劇是很多的,只不過沒有一個一個都搬到熒屏。我們只是希望通過我們的節目能提醒大家關注我們的孩子,用我們的努力去為他們做些什麼,以爭取這樣的悲劇今後不再發生。

  【貓咪mm】詹記,最近一個多星期的節目都是你策劃的,而大部分節目都讓我看得要麼感動、要麼震撼。你這一段的選題標準是什麼呀?

  【嘉賓詹軍】承蒙你的誇獎,最近一個星期的節目只有部分是我策劃的。目前選題的標準大概有幾類:一類就是能夠切實打動人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故事;再有就是有一定社會意義的發生在老百姓當中的人物故事;還有就是反映一些通過自己努力,最後成才,有所成就的這些普通百姓的故事。

  ■ 關於案件

  【貓咪mm】李處長,我想知道當你接手這個案子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你怎麼看待這三個小女孩的舉動? 愚昧是談不上吧,那麼是幼稚?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李海英】 翻看卷宗以及現場照片,我很難想象這起案件發生在三個十六歲的小女孩之間!簡直讓人難以置信。我認為這起案件的發生與她們對法律的無知有很大關係。

  【貓咪mm】李檢,三個小姑娘有寫下遺書,是否説明韓燕被殺也有她本人的原因呢? 她們為什麼會寫下遺書?

  她們認為筆仙的世界比現在的世界好。死亡之後到筆仙的世界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李海英】

  【貓咪mm】你接觸楊音的時候是在看守所嗎? 她目前狀況如何?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李海英】目前,她已經對自己的行為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我們在法庭上已經看到了她流下了悔恨的淚。她向我們表示要接受教訓好好學習,早日重返社會。

  【貓咪mm】李檢,也許這個“筆仙”的案件是個特例,但面對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你怎麼看?我們的社會就這麼乏力嗎?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李海英】作為司法人員,我們認為通過典型的案件可以使家長和社會各界增強責任意識,同時,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樹立守法意識。

  【白熊座】我認為,對那個殺人的女孩,應該從輕發落,比如判二緩三之類。詹記者以為如何?

  【嘉賓詹軍】16歲的孩子我覺得還是應該從挽救的角度出發,因為畢竟她還是個孩子。當然你所説的判二緩三是不可能的,我個人認為。因為她畢竟犯的罪行太嚴重了。

  【貓咪mm】我想知道這三個孩子的家庭是怎麼看待這事的?畢竟發生這樣的事,創痛最大莫過於這三個家庭。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李海英】這三個家庭案件發生後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一個家庭永遠失去了女兒,一個家庭女兒進了看守所,一個家庭因為案件發生在自家心有餘悸。她們在痛苦之餘十分自責沒有給孩子傾注更多的關心。

  【漫遊世界】是的,悲劇中的孩子就是缺少家庭更多的關愛,如果本案中要求他人幫助自殺的女孩子在家庭中感到很幸福的話,這種悲劇也是可以避免的,這對我們社會的諸多家庭來説應當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啊。

  ■ 悲劇背後的思考

  【白熊座】我認為造成這場悲劇的根源在於學生的父母,不僅如此,其他很多未成年人發生的問題,父母都應當負主要責任。有位老師告訴我,現在他們根本不敢管孩子,因為只要稍微批評重一點,學生要麼出走,要麼自殺,這些責任都往老師身上推,老師怎麼擔當得起呢?

  【嘉賓張怡】其實我覺得就像我在節目中最後選取的專家的回答,在我看來,一個孩子的成長真得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不可否認,這幾個孩子的家長在這些事情的發生上面有一定的責任,但當我看到她們談起這些事情時留下傷心的眼淚,我也實在不忍再通過我的採訪給他們一種受到譴責的感覺。其實他們現在已經陷入深深的後悔和遺憾之中。所以這也是做這期節目的目的所在,希望更多的家長在悲劇未發生之前能夠認識到自己在與孩子的溝通上所存在的問題。交流是最重要的。

  【白熊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影響也最大,往往是第一步走錯了,步步都會跟著錯。

  【嘉賓詹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社會同樣是一個大課堂,社會當中還有許許多多孩子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但相對於社會來講,我覺得兩者最起碼是相當的。父母是沒法選擇的,但一個人的道路是自己可以選擇的。這句老話告訴我們,也許受父母影響會走一定的彎路,但是回頭是岸,走到正路上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並不是你所説的一步走錯步步都會跟著走錯。

  【漫遊世界】詹軍您好!《十六歲的花祭》可以説是愚蠢的悲劇,為什麼我們的青少年一代在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的教育環境中卻不能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呢?

  【嘉賓詹軍】學校的教育畢竟只是局部的,也許學生上一個月的政治課卻趕不上他在外面看一本畫報所起的作用大。剛才我講了,悲劇的發生並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推到學校身上,家庭社會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白熊座】請問張怡MM,你認為這個案子普遍意義大嗎?

  【嘉賓張怡】我認為這個意義大不大取決於你關注的是節目中的哪一方面,如果是從節目中這個筆仙遊戲導致三名女生極端的行為來看,她並不具有普遍性,事實上在採訪中我發現儘管很多中學生都知道這個遊戲,但是大多數的孩子並不感興趣,現在的學生興趣其實非常廣泛,他們有很多可選擇的節目和娛樂內容,但是,如果從這三個16歲女孩她們面臨的壓力、心理問題與家庭和老師的溝通等方面我認為是具有很強的普遍意義的。我們每一個走過16歲花季年齡的成年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經歷過那個年齡段特有的迷茫,面對著升學和就業的壓力,面對著青春期時與家長髮生的一些衝突,大家都曾經苦惱過,怎麼去關愛這個時期的孩子,怎麼能讓他們順利的更加輕鬆愉快的生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王青】對於這三個女孩子的命運,我感到也很痛心,也讓我先個到了她們對法律的無知,對生命的不尊重,如果司法人員在校園法制宣傳的話,讓他們了解法律,了解生命,我想悲劇不至於這麼就發生了吧!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李海英】我院青少年維權崗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送法進校,向學生家長老師宣傳法律知識。同時,今天的這個活動也同樣能夠達到以案釋法的效果。

  (版主萊蒙湖整理)

  →→進入專版,瀏覽在線全景!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