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網站專稿:學無止境 時空無限 科教頻道傳播彌久彌遠——《講述》、《百家論壇》在線實錄  
07月09日 02:18

    (央視國際記者張繼松 7月8日報道)在央視科教頻道開播一週年的紀念日裏,這些電視人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讓欄目深入人心。7月8日晚上,央視國際在線演播室裏,中央電視臺社教中心副主任王進友、社會專題部副主任王新中,《講述》欄目製片人張國飛,《百家論壇》欄目製片人聶叢叢第一次領略到網絡的無窮魅力。這一刻,他們和網友一同遊弋于一個空闊無垠的時空,尋求著對科教節目新的注解。

    與知識同在,與快樂永存

    【hulunbeir】:聶叢叢 ,能講講你們節目成長的故事嗎?

    【聶叢叢】:這個節目從去年的三、四月份就開始進行籌備,這個過程有點像孕育一顆種子,需要去培土、澆水,還需要適當的溫度、濕度,它才能夠長出來,這個過程是挺艱難的。我想現在這個社會的大背景,也就是弘揚知識、尊重知識的大背景,這是我們這個欄目成長的土壤。每一位專家、學者的支持就像雨露一樣培育著我們,再加上這些熱愛知識的觀眾,節目才得以發芽、開花、結果,到明天我們就開播一週年了,在這一年中有很多艱辛,也有很多樂趣,確實感到了一種與知識在一起非常快樂的感覺。如果你們經常觀看我們的節目,我想也會和我有同感。

    【hulunbeir】:《百家講壇》會不會請一些國內名牌大學的知名教授來呢?以後還將請哪些方面的專家?

    【聶叢叢】:我們現在的節目幾乎把所有領域的專家差不多請到了,有一流的,像諾貝爾大師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還有劍橋、哈佛大學的名教授;文學方面的馮驥才、余華、周國平,經濟方面的吳敬璉、張維迎等等,各個領域的專家都曾經到我們的講臺上來講座。以後我們有可能比較側重於中間派、少壯派的青年學者,他們的觀點更為新穎,可能會受到熱愛知識的青年朋友的喜歡。

    【聶叢叢】《百家講壇》的近期目標是出亮點節目,想做幾個大的系列,比如《紅樓系列》,《國慶特別節目》等。《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巨著,它的內容是永遠也説不完

    用感性表達理性,用理性控制感性

    【yin yue】:在你們的採訪過程中,真正感人的時刻你們會理智的拍攝還是會感性的投入到故事中?

    【張國飛】:我想每個人只要他是一個有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的人,都不能把理智和感情完全的分開,無論他在做什麼。

    【聶叢叢】:感性和理性都有。用感性表達理性,用理性控制感性。

    【fresco】:張先生,大家看《講述》都忍不住流淚,你有沒有被自己的節目打動過,流過淚?

    【張國飛】:流過淚,也被深深地打動過。

    【fanxingLJ】:能講講這欄目是想達到什麼樣的主題呢?

    【張國飛】:我們想達到一個這樣的境界:講述一段終生難忘的經歷,一份刻骨銘心的情感,一片魂縈夢繞的土地,一個牽腸挂肚的身影,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可惜我們做得還不夠,謝謝!

    【王新中】:《講述》這個欄目,可能適合所有的人群來收視,當然了從目前調查來説,有生活閱歷的人看的更多,因為他們更能夠引起切身感受和人生中某一段回憶, 當然年青人看看也能得到一些不同的體驗,看一看別人是怎樣生活的, 歷史是怎樣寫成的。

    【王新中】《講述》和《週末講述》這兩個欄目, 全體編導人員都很年輕,其中一部分是從《今日説法》過來的,他們長于理性思維,還有一個向情感節目轉型問題,也有一部分人是從社會招聘的,學什麼的都有,文學、哲學、和電視。這是一個很有朝氣的團體,特別是他們兩位執行製片人在總製片人肖曉琳的率領下能做到今天這個程度,真是很不容易。

    科教是個大話題,我們一直在努力

    【幻影仙子】:請問CCTV-10以後的發展思路是什麼呢?

    【王進友】:繼續追求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把科教頻道的節目質量辦的更好,教育類節目要從培養人、傳授知識、傳播先進教育理念等方面把節目做深,科技類欄目注重科普類欄目的可視性和貼近性,能吸引更多的觀眾來看節目;文化類欄目要傳播好祖國和世界豐富的文化知識,開掘源遠流長的文化資源;此外,在節目形式上力爭不斷創新,進一步滿足廣大電視觀眾的需要。

    【嫻兒^】:《講述》欄目中的許多選題其實更貼切述説尋常百姓家的不平凡故事,但這個節目並沒有安排在生活欄目,請問製片人在製作《講述》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與科教這一個板塊的主題緊密聯絡起來呢?

    【王進友】:《講述》欄目是社教中心CCTV-10頻道一個重點欄目,開設這個欄目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的號召,在人生、道德、社會公德等方面影響社會,給人們以啟示,從欄目開播一年的情況看,這個欄目從選題到製作到觀眾反映應該説是成功的,在一年當中我們收到很多電視觀眾的反映,認為這個欄目中的很多選題比較生動,社教中心組織幾次十套欄目的評估工作,《講述》欄目是專家認為最好的欄目之一。

    【王新中】:社會科學 是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在一百多年前興起的時候,率先有兩個學科:一個是政治學,一個是經濟學,既而産生了人類學和社會學,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學派叫做“數學模式論 ”就是把社會科學用數學的方式錶現出來,所以説社會科學是屬於基礎科學的一部分。

    【張國飛】:我覺得教育是一個大概念,它有教化的意味,從另個角度講,《講述》欄目所推崇的春風化雨似的美好故事也有這樣的意味。

    【王新中】:《講述》是一個宏揚高尚道德的節目,呼喚人的真情,它更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社教中心應該擔負教化的責任。

    【樂文少年2】:其實,《講述》和《百家講壇〉這兩個節目也有著相識之處,緊緊圍繞著一個“講 ”字,讓人們的思維都得到馳騁,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發表自己觀點的同時,給別人也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魯西牛】:各位嘉賓,我看好科教頻道的未來,它還有不可估量的發展空間。一份豐厚的科技時空雜誌,一個激情對撞的人生課堂,還有什麼比此更富有誘惑力的呢?希望你們今後多加努力,讓央視走向國際化傳播的軌道。

    【張國飛】:謝謝!您不僅講了對我們的希望,也講了我們努力的方向,謝謝您!

    【魯西牛】:各位嘉賓,我個人感覺,央視十套的定位還處於逐步探索的過程,以後會更清晰:應該從人性的關懷和呵護走向一種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從已知到未知領域的不斷拓延;從生活本身到生活本質的不斷開掘。

    【王新中】你説得很有道理,那麼我們一起探索吧,我們也是在做的過程中不斷的聽取觀眾的意見,來逐漸定位,逐漸成熟的。

    在與網友惜別的那一刻,央視科教中心副主任王進友坦言:科教頻道趣味性不強我們也有同感,我們正在為如何提高全頻道的可視性,增強趣味感而努力著。目前統計的收視率不是很高,但是從觀眾的頻道流入率來看,它卻佔居著所有上星頻道的第一位。科教頻道應該面向大眾而不僅限于某個年齡段,既不是兒童頻道、青年頻道也不是老年頻道。

    學無止境,時空無限,我們祝福央視科教頻道傳播更為久遠!



責編:慕泉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