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藥品核價之後為何還有暴利?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7日 10:20)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專題:2005年兩會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高春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藥品的生産、流通、銷售環節存在著太多的黑幕,這是導致藥品價格虛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高春芳委員還對“變臉藥”抬高藥價,“公關費”轉嫁到藥價進行舉例,併為消除這些黑幕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成立藥品定價委員會(上海《青年報》3月6日)。讀了報道,筆者覺得不應忽視物價局對藥品核價中所存在的缺陷。

  人們知道,現在藥品價格實行的是政府指導價,都有一道上市前的物價局的核價程序。也就是説,現有市場的藥品價格並非是由市場自行調節的價格,而是有政府適當干預的市場價格體系。那在此市場情況下,上述高春芳委員所説的藥價黑幕,也就是其所説的“變臉藥”價與“公關費”轉嫁到藥價的現象,應該都在物價局的核價之後。而對此人們也可輕易看出,不管是“變臉藥”的虛高藥價,還是那些把“公關費”轉嫁到藥品中的藥價,都是經過物價行政部門審核後的價格,從法律上來説,這些藥價是合法的。但同時不能否認的是,這些藥價又是虛高的,存在黑幕的藥價。所以對此現象,社會公眾似乎有足夠的理由發問:當初物價局是如何核價的,核價的標準又是什麼?到底又是什麼原因會給這些“變臉藥”和“公關費”留下如此的價格空間?想這應該是有關物價部門有義務向社會公開,同時也是社會公眾有權知道的公共信息!

  而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説藥價的虛高不下是商家唯利是圖,不講商德的結果,那人們似乎還可發問:作為應該追求社會公共福利最大化的行政部門,也就是物價局為何沒有發現這些藥價中的暴利?而正是這個“沒發現”也是導致藥價的虛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想這不僅被高春芳委員的上述説法所證實,同時也是不可否認的社會公開秘密吧?

  所以,針對多年來藥價居高不下的市場現象,以及由此造成的看病難,乃至因病致病的社會現象。我們不但要用經濟眼光觀察,且還完全有必要用社會眼光作一點觀點,看看除了商家的原因外,是否還有行政上的缺陷,甚至於腐敗的原因存在。想如此也才能找到藥價虛高不下的真正原因。所以也因為如此原因,筆者很想問問相關的行政部門:藥品在物價局核價之後為何總有暴利價?(作者:周義興)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劉英來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