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在線]《故事》——《東方時空》的百姓人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9日 14:31 來源:CCTV.com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 線 嘉 賓]:高昕:開場白,大家好我是《百姓故事》欄目的編導,很高興在這裡和認識!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開場白,網友朋友們你們好,很高興在週末和大家相聚在這裡,也希望你們能關注我們百姓故事,因為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普通的百姓。再一次祝大家好。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雖然百姓故事的拍攝過程是真實的,但在編輯的時候你們會不會有自己的考慮在裏邊?

  [在 線 嘉 賓]:高昕:肯定會有,因為每個編導對故事本身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很正常會把自己的想法加進去,向大家表達一個他所看到的故事。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那會不會改變故事原本的意思呢?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其實任何一個故事經過不同人的口的講述,都會加入這個人主觀的判斷,或者好惡。所以,真正像錄音機那樣的故事的講述,不可能由人來做出來。所以説,只要這個講述人能夠堅持基本的對新聞真實性的尊重,對事件本身真相的尊重,對人性的尊重,我想即使有些偏差,故事的真實性不應該受到影響。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把《故事》節目組的幕後故事做成節目呢?

  [在 線 嘉 賓]:高昕: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想法,當然願意,而且背後有很多很多非常好的故事。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那我們電視觀眾什麼時候能看到第一期有關這個節目呢?首先要問一下我們孫長老,你會同意手下人這樣做嗎?呵呵~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等待機會吧,如果有一個特別好的由頭,我們一定會讓你們看到我們自己的故事。但是我總覺得這有點自我作秀。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偷偷的問一聲:假如你們的收視率過低,你們的當家人會讓你們徹底消失嗎?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中央電視臺對節目的收視率是有規定的,對欄目實行優勝劣汰的管理體制,我們希望做到收視率的穩定。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其實我們的生活是挺平常的,有時候也甚至是挺枯燥的,因為我們有的時候就像機器一樣每天要採訪、編輯、製作每天需要播出的節目。當然,我們在採訪的過程當中,也會碰到許許多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這裡面有一個互動的關係,在這個關係當中,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個角色。至於我們組裏面每個人也確實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特長。但是我認為,講述我們自己故事的機會雖然説有,但不會很多。我們還是希望去講述許許多多的人,包括您的故事。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請問嘉賓,你們節目中的主人公是毛遂自薦的嗎?

  [在 線 嘉 賓]:高昕有一部分是毛遂自薦,很多都是我們通過選題部門進行篩選然後確定。

  [網評天下的掏糞工]:我問你們,你們下一步在工作上的打算是什麼?在節目的創新上是如何打算的?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現在電視欄目的競爭特別激烈,整個中國媒體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節目的創新是必須的,而且應該是經常的。就是想做一些更好看的故事,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每天所發生的故事是太多了。能把其中適合做成電視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這就是我們的宗旨。

  [天下第一呆不是我]:《故事》算是新聞嗎?怎麼放在新聞評論部裏,感覺有點不倫不類,但就是説不出來具體的理由來 !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其實最早我們這個欄目一開始不叫《百姓故事》,1993年《東方時空》剛開播的時候,這個欄目叫《生活空間》。但是由於這個欄目後來主要宗旨是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2001年這個欄目 就重新把名字改為《百姓故事》。

  [天下第一呆不是我]:不會象《音樂電視》一樣,在未來清除出《東方時空》吧!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看來你對《東方時空》的歷史了解得十分清楚,我不敢説《百姓故事》不會像音樂電視一樣地消失,因為畢竟沒有任何東西是永存的。但是的確,我們現在希望我們講的故事能有更多的新聞性,能夠和《東方時空》這個新聞性的欄目更能夠融合成為一個整體。但願我們的生存時間能夠更長一些。謝謝你。

  [天下第一呆不是我]:我喜歡你們播警察的故事,看著那些故事,感覺就三個字:忒爽了!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其實我們自己也挺喜歡做有關警察的故事,因為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欣賞的節奏、我們生活的節奏可能都使我們更願意在生活之餘去看一些故事性強的、節奏快的、有懸念的,甚至是很激烈的一些節目。説白了,我和你一樣,也喜歡看警察的故事。

  [我不會數學呀]:下個禮拜一就是8月15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你們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節目來奉獻給大家。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在8月15號這一天,我們《東方時空》將播出一期叫《勝利了》的節目,這期節目就是由百姓故事組製作和提供的。它講述了抗戰勝利這一天許許多多的、生活在不同地點的中國人慶祝勝利的故事。

  [蹲在世紀壇]:《故事》現在的口號還是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嗎?説説這個口號的創意,當時在想這個創意的時候,有沒有其他後選的了?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現在沒有用“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個口號了,也沒有什麼原因,就是想在《東方時空》的包裝上能夠更加突出整個欄目的形象,而減少裏面子欄目的一些影響。當然,各子欄目的風格不會減弱。至於當時這個口號的創意的出現,有著太多的偶然因素,但據我所知,一些侯選的廣告詞都不如這句話鮮明、準確。

  [二 郎 腿]:《故事》做的我感覺就是在記錄百姓口中的歷史,我不知道你們二位是怎麼理解的?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同意。其實我們曾經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能夠用我們的鏡頭記錄下中國由小人物構成的歷史。

  [二 郎 腿]:多個小人物構成的歷史,就是一個大歷史。那你們與《紀事》(他們的口號是:行進中的影象中國)還有什麼區別嗎?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其實最早的時候《紀事》和《百姓故事》的從業人員是一個組的,所以在節目的形態上、表現手法上,甚至是欄目的理念上,都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我剛才説了,我們“曾經”有一個想法,也就是説,對於現在的《百姓故事》來説,我們在題材的選擇、節目表現手法等等,應該説都有了一些變化。當然,前提我們還是要堅持人文關懷、關注人的故事。但是我們對人物選擇的面可能會更寬,也就是説,除了小人物也會有“大人物”。另外在欄目播出的時長上,也比《紀事》要短,所以説,這個時代的電視人其實都是在紀錄這個時代的故事。但每個欄目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

  [在 線 嘉 賓]:高昕:我很想問一下大家,你們覺得什麼樣的節目算是好節目?

  [晃悠晃悠的來了]:很自信的説:遙控器在我手中20分鐘內不換臺的節目就是好節目。我睡著除外喲~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你説的太對了,每天我也是拿著遙控器,對於我來説,能讓我看半分鐘以上的欄目我就覺得不錯了。因此説,電視節目的競爭是太殘酷了。

  [在 線 嘉 賓]:高昕:那我們的《百姓故事》能不能成為你遙控器手中不換臺的節目呢?

  [晃悠晃悠的來了]:應該可以吧,在你們節目首播的時間裏,大多是嚴肅的新聞,沒有哪個節目能象你們的節目那樣看著不累的了!

  [在 線 嘉 賓]:高昕:這話我聽著太高興了,我們一定更加努力,拼命加拼命!

  [晃悠晃悠的來了]:我建議你們選取一家裝修的過程做為你們的節目素材,既達到了平民化,也達到了提高收視率的目的。

  [在 線 嘉 賓]高昕:好建議,我下面就去做,可以嗎?

  [晃悠晃悠的來了]:那播出的時候,你們可要提前做好預告喲~

  [在 線 嘉 賓]:高昕:好啊好啊!:)

  [説句心裏話2]:北京臺有個節目叫《第七日》,都説的是百姓家常裏短的新聞,挺受大家歡迎的,希望《百姓》不僅在內容還能在表現上更顯特色。

  [在 線 嘉 賓]:高昕:其實我們在表現上已經做了很多大膽的嘗試,總希望能夠創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二 郎 腿]:很多大膽的嘗試,具體有哪些?~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比較早期的時候,《百姓故事》在表現手法上更多地是用一些紀錄片的手法,能夠真實地展現生活的現在進行時,現在我們在表現手法上更加豐富。除了紀錄手段之外,我們對過去曾經發生的故事也做了一些選擇,在表現形式上也做了一些嘗試。同時在對題材的選擇上也比過去更寬泛。

  [范偉110]:你們當初是怎麼有這個欄目創意的?這是個怎樣的故事?

  [在 線 嘉 賓]:高昕:這個欄目的名稱幾經變化,最初是《生活空間》,後來改為《百姓故事》,又曾經改過為《故事》。

  [范偉110]:還不如叫《百姓故事》,武俠小説也是《故事》啊。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現在事實上就叫《百姓故事》。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最早《生活空間》這個欄目是一個服務性的欄目,教給大家美容、健康、減肥、胎教等等,但這個欄目自己的人不甘寂寞,總覺得像《東方之子》、《焦點時刻》那樣的欄目才叫電視,而在電視臺上出現的人當時許多都是名人,許許多多的普通人沒有機會上電視,但他們身上卻的確有著很多讓我們聽了以後為之落淚或者微笑的故事。於是,就有了這個欄目。

  [版主 火焰]:請問嘉賓:現在欄目的收視率如何呢?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現在收視率還可以,我們《百姓故事》一般來説,播出時間是在6點半之前的幾分鐘開始,這個時間段是競爭力十分激烈,甚至可以説是十分殘酷的一個時間段。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許多電視頻道都推出自己的有競爭力的欄目來搶收視率。總的來説,《百姓故事》在這個時間段的收視基本上讓我們滿意。但是肯定還有提升的空間,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努力。

  [拒吃豬肉的貓]:是呀,同在這個時段的新聞頻道的<新聞社區>也很好看啊,害我常常兩邊遙控著看,真是魚和熊掌要兼得不容易啊 :)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還是實事求是吧,你覺得今天哪邊好看,你就看哪邊的。對得起自己就行。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每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會發生許許多多的故事,有些故事我們沒聽説過,可能也不知道。如果您聽説了的話,或者在您身邊發生的故事,您認為有拍攝價值,可以提供給我們。

  [拒吃豬肉的貓]:《東方時空》是咱基本都看的節目,不過好象《百姓故事》每一個節目都越做越長,分好幾集説,目前一個故事基本都講四、五天,巨吊胃口:P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你説的情況是事實,因為過去我們所做的節目都是一集、兩集為主,故事都比較簡單,可能有些故事給觀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後來,我們從電視連續劇的形式上得到了一些啟發,同時現在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故事也很複雜、曲折,體現出的人性也更加朦朧,而這些故事靠一集兩集的時長是講不完的。所以我們就想把這些好看、曲折、有懸念、有情節、有衝突的故事分成幾集來播。從播出效果來看,連續播出的節目的確比較受歡迎。當然,前提是我們一定要找到好的故事。

  [在 線 嘉 賓]:高昕:結束語希望繼續關注《百姓故事》,謝謝大家!再見!

  [在 線 嘉 賓]:孫華拉:結束語其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論是我,還是您,每天我們都要面對故事,每天在我們的身上都要發生故事,願我們每天遇到的故事都是美好的,都會給您帶來快樂,帶來希望。衷心地感謝大家對《百姓故事》的關注,祝大家週末快樂!

  →→瀏覽CCTV.com《網評天下》“暑期節目編排在線專版”全景

責編:逯娜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