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在線]《紀事》記錄“行進中的影像中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5日 16:19 來源:CCTV.com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紀事》的編導范儉,非常高興和大家交流!

  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紀事》的編導周小力,很高興有機會在網上和大家交流我們的節目。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紀事》這個節目非常不錯,請問你們平時在選題上有什麼要求嗎?

  范儉:因為是在媒體裏面播出,所以要求有一定的新聞性,或者有比較大的關注度,再一個要有比較好的故事性,要能夠吸引人往下看。再次要能夠體現出時代變革的某些新特徵,而不是陳舊的故事和已經被講述過多次的老套的故事。

  周小力:首先感謝你對我們節目有這麼高的評價,《紀事》是一個周播節目,周播節目的選題不同於日播節目的選題,日播更多的是在時效和信息的傳遞上,通過一個一個節目這樣密集的播出産生影響力,《紀事》是周播,這就決定了它只能一週才能和觀眾見一次面,所以它每一個節目都必須好看,都必須是好片子,要不然觀眾就流失了,所以《紀事》的選題一方面注重時代和社會當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另一方面它注重事件當中人物的命運和情感,這兩方面構成《紀事》選題一個很重要的取捨的標準,也能夠看出《紀事》切入社會的角度。

  [我 我 我6]:紀事每期的素材是怎麼來的啊

  周小力:我理解你所説的素材,一方面是指節目的素材,另一方面可能還包括節目選題。《紀事》的選題一方面是從別的媒體上發掘的,還有一方面是觀眾提供的,還有一些就是編導本人在生活當中發現的,但都是在欄目的一個基本定位下來運作,當選題被通過,就開始了節目的拍攝,每一幅畫面都是拼命幹活得來的。:)

  [落雨無聲2]:很喜歡看《記事》,用一種角度去發現每一天鮮活的中國以及奮進的人,沒有過多包裝,樸實平和的在演繹和直白,希望在以後的節目中能讓我認識更多的不同生態中的人和物。

  范儉:歡迎繼續收看我們以後的節目,我們保持我們的風格,並會做得更好!

編導:范儉
編導:周小力

  [落雨無聲2]:對於即將到來的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記事》編導組有沒有以此為主題的紀念專題策劃系列?

  范儉:我的同事正在做一個關於中國公民對日訴訟的片子,近期即將播出。

  周小力:有,《紀事》最近就要推出一個多集的片子,叫對日訴訟,雖然和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不是很應景,但是是從今天的角度來回顧歷史上的這場戰爭的,也很好看,裏面還有很多我們去日本拍到的非常非常有震撼的情節,我覺得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落雨無聲2]:對於一些播出過的精品《記事》,編導組有沒有考慮搞個專題回放或者一些人的生存狀態發生了哪些改變,有沒有做個回訪計劃?

  范儉:有過這種考慮,有可能會把幾部作品做一個專題再重新回放,有可能會在年底或者特殊的時候,重訪一些我們拍攝過的人物。

  [蹲在世紀壇]:行進中的影象中國,是你們節目的口號吧?假如是話,當初是怎麼想起拿這個作為你們的口號。

  范儉:作為電視媒體必須要用影像來作為最主要的表達手段,作為紀錄片必須要記錄變化中的社會和變化中的人,也就是説是處於“行進中的中國”,簡要的説,我們的口號是這個意思。

  [蹲在世紀壇]:你們的節目就是在記錄正在變化的社會,記錄歷史。觀眾用DV拍的,你們可以用嗎?

  范儉:觀眾拍的DV當然可以用,但是製片人和部門主任對DV的選題和內容以及拍攝質量都會有審查。

  [蹲在世紀壇]:嘉賓能否向我推薦一部您們的作品,最好是讓我感動得差不多落淚的,因為曾經看過《講述》的一期,很人性,不知《記事》如何呢?

  范儉:《紀事》以前曾經有幾部作品可能能夠達到你所説的感人的效果,比如説,向一民拍攝的《我的生命列車》、《生死門》。但近一段時間的作品主要追求的是記錄時代變化,並不以感人作為最大的訴求。

  周小力:在SARS的時候,我們曾經拍過當時人民醫院的一位護士,叫王晶,當時這個片子拍的時候正是她剛剛搶救別的人被感染SARS住院,當時的情況就是能用手機和丈夫發短信來交流和聯絡,在那麼一個背景下,這一幕現在回憶起來是很殘酷的。我們當時那個片子記錄的就是她的同事以及家裏的人為了挽救她的生命所做的很多事情,但是到最後,就是片子播出的第二三天的時候,王晶還是沒有活下來,沒有比眼睜睜的看著一個人逝去更難以釋懷的了。像這樣的故事,《紀事》還有很多,一時半會兒也説不清楚。

  [蹲在世紀壇]:你們如何理解團隊精神?你們的集體是一個特別有戰鬥力的集體嗎?

  范儉:我們的集體是有團隊精神和戰鬥精神的,它的這種精神的形成是在於大家都非常熱愛紀錄片,甚至是一些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大家不自覺的就聚集在了一起,於是形成了一種合力。

  周小力:電視是一個集體行為,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做成的,這是電視的職業特徵,包括它的流程所決定的東西。所以,做電視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團隊精神,尤其是做紀錄片。因為,紀錄片這樣的一個節目,拍一個片子要有很長的週期,在這樣一個週期中又隨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在一個攝製組裏,編導和攝影,甚至別的工種的同事相濡以沫。《紀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特別有戰鬥力的集體,尤其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我記得那會兒人不是很多,但是節目的壓力非常大,有很多節目都是大家一起在做,一人負責一塊,還有一個時效的原因,因為《紀事》在新聞頻道播出,講究一個時效的東西,所以到現在為止,這種集體操作的方式有時候還會有,目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我們所觀察到的記錄到的東西,用我們的方式奉獻給大家。

  [貓咪MM發火不做詩了]:看了半天都是城裏人在電視裏所謂生活,什麼時候能有人關心關心我們農民同胞,將我們水深火熱的窮苦生活展現在電視觀眾面前,沒有我們的辛勤勞作那哪有你們的幸福生活,反過來你們福了忘本將我們拋在一邊。這太不公平

  范儉:我在年初播過一期《一種農民》,我的同事李曉明前不久做過一期《油菜花開》也是關注三農問題的。

  [貓咪MM發火不做詩了]:給人感覺《紀事》節目裏的表演痕跡太濃,請問你們在拍攝節目時也與電視導演那樣設置提綱,數次NG,數次CAT,數次指揮嗎?

  范儉:就我所知,我沒有這麼做過,我的同事也沒有這麼做過。表演痕跡太重可能是因為拍攝對象還是會注意到攝像機的存在而做出的一種反應,和拍攝對象相處時間長了的話這種反應就會越來越少。

  周小力:《紀事》的節目從形態上來説是一個紀實類的電視節目,事實上我們一直想做的都是紀錄片的方式,《紀事》的編導和攝影很多人也有很多年的從業經歷,大家事實上都很清楚紀錄片最重要的就是真實性。所以,我不太理解你説我們表演痕跡太濃是指什麼?我們的節目一般都是拍攝的真人真事,沒有拍攝提綱,都是在真實生活當中記錄而成,也沒有指揮。但是拍節目一定會有一定調度,包括在拍攝之前和拍攝的過程當中,都會對你拍攝的內容要有分析,但這個絕不會是改變生活的真實。

  [※海的女兒※]:《紀事》到底想記錄什麼樣的人物和事件呢?是生活中平實的還是有眼球效應的?比如你們做的關於皇馬的節目,算不算跟風跑呀?:P

  范儉:應該説是更多的做有新聞效應的,用你的話説就是有“眼球效應”的,因為作為主流傳媒,做紀錄片必然藥關注這樣的題材,或者可以稱為主流題材,也有一些非主流題材,在每年的片子當中比重不會太大。《皇馬》它只是關注了一個新聞題材,所謂的“跟風”我想也是必要的。

  范儉:《紀事》欄目是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一個長紀錄片欄目,我們的欄目語是“行進中的影像中國”,我們的首播時間是每週六晚上23:15分,每週日上午11點10分和每週五下午14:10分重播,歡迎各位網友收看!

  周小力:《紀事》的播出時間是在每週六晚上11:15首播,這樣的一個播出時間基本上觀眾要看到的話,要麼先睡一覺,要麼就是熬著,所以客觀上影響了《紀事》節目的收視,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都是很關注《紀事》的變化和發展的,我覺得他們是在真正的看欄目的態度,他們會為了這點守候到深更半夜,但是可能也有很多娛樂的成分,畢竟傳媒也是一種娛樂的東西我們的片子一方面能看到正在變化的時代,另一方面又有很強的故事性,所以有的朋友也説《紀事》的播出時間影響了很多觀眾的收看,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的話,這可能也會是一種很平實的東西,因為本身這種東西不是很張揚,到處都要弄出很大動靜的東西。《紀事》的這夥人做紀錄片,基本上時間都不算短了,尤其又是在這樣一個很強勢的媒體裏面生存,要説寂寞確實挺寂寞的,但是誰讓你幹這個東西,誰又讓你喜歡,沒法選擇了,可能更在乎的東西就是你能夠去拍攝你喜歡的題材,真正做一些作品雛形的嘗試。

  范儉結束語:感謝各位網友和我們交流,希望你們繼續關注《紀事》,也繼續把你們的意見反饋給我們。再次感謝,再見!

  周小力結束語:很高興今天能夠和網友們聊我們的節目,聊我們共同關心的事情,希望繼續關注《紀事》,謝謝!

責編:春天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