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在線] 《面對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7日 16:03 來源:CCTV.com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CCTV.com消息:讓孩子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在輕鬆的氣氛中心靈與智慧得到有益的成長,從7月4日開始,新聞頻道將全面推出一個重頭戲,這就是每天三個系列的精彩節目展播。今日我們邀請到《面對面》的主編與編導一起與你面對面交流暑期節目編排。


《面對面》的主編耿志民(右)和編導吳寧(左)做客CCTV.com

  主編耿志民開場白:大家好,我是《面對面》的主編耿志民。先跟網友們解釋一下,我看很多網友很希望跟我們主持人王志做這種在線交流,但是很遺憾,王志因為每週都要採訪兩期節目,而且大多都在外地,確實抽不出時間。他委託我們向各位朋友問好。

  編導吳寧開場白:大家好。

  【大熱天的寫作業~~】尼瑪拉木和王順友都是你們節目中出現過的人物,也都是郵遞員,你們覺得他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而值得做兩期主題相似的節目?

  主編耿志民:這兩個人物是不同時期做的,可能尼瑪拉木重播過,所以大家覺得他們是在同一時期播出的。其實你説的對,這兩期人物確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有的時候對於這些在很艱苦的環境裏很敬業的做了幾十年別人不願意做的事的這些人,我們確實是有敬意的,願意給他們做一些宣傳。

  【煎餅鏊子上的肥貓】主編、編導ss呀,你們“面對面”了這麼多人物,有沒有什麼讓你們印象特別深刻或感動你們的人呢?

  編導吳寧:有,像高耀傑、桂希恩這類,懷有責任感的這類人物,或者是人物個性特別鮮明的,比如説春樹這樣的人物,對我來説印象比較深刻。

  【※海的女兒※】 前不久重播一期關於戒毒的節目,講的是個名叫何媛的女孩,印象挺深刻的,感覺她特別不容易。編導能講講關於她的事麼,是怎麼找到她來直接面對鏡頭呢?這可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呀。

  主編耿志民:《面對面》節目聯絡任何人物的方式其實都差不多,都是發現線索之後,想各種辦法和他們取得聯絡,比如像何媛,她是因為溫家寶總理視察武漢的時候,到武漢強制戒毒所看望過他們,當地媒體做了報道,我們發現這個線索,取得了聯絡,就是這樣的。你如果對這樣有特殊經歷的人物感興趣的話,我推薦你下週六收看《面對面》播出的節目,講的是一位女大學生感染艾滋病的經過、心路歷程和怎麼樣走出艾滋病的陰影,投身到救助艾滋孤兒的公益活動中去的故事。

  【貓咪mm】好象《面對面》重播一些節目的次數多起來,是不是製作節目的素材不好找了呀? “有新聞”的人很難找麼?

  主編耿志民:重播有各種原因,有的時候是應觀眾的要求,有的時候是當時播出的節目時機並不很好,有了合適的時機再重新推出,比如説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的專訪,本來是在奧運會前播出的,但是奧運會女排奪冠的次日,我們認為有必要再次播出,事實上重播取得了比首播更好的效果。還有的情況是節目因為各種原因臨時調整,不過正如你所説這段時間重播節目偏多,這不是我們的常態。

  【大熱天的寫作業~~】七個頻道都做暑期節目,不會是讓孩子們整個假期都看電視吧,視聽饕餮大餐是有了,可吃多吃壞了咋辦?嘿 :P

  編導吳寧:我們只是盡力提供更多的電視選擇,而真正最後的選擇權在於觀眾自己。

  【我愛水均益6】《面對面》的編導你們好!我很希望在你們的節目中看到曾經採訪水均益的那期節目?可不可以重播一下!

  主編耿志民:這期節目講的事已經時過境遷了,如果觀眾朋友們喜歡,我們會尋找更合適的時機採訪包括水均益在內的大家希望見到的人。

  【大熱天的寫作業~~】新聞頻道做暑期特別節目能拼過少兒頻道嗎? 疑問~~~

  主編耿志民:不存在拼的問題,新聞頻道提供的內容肯定與少兒頻道不同,就像剛才吳寧説的,最後的選擇權在於觀眾自己。

  【一個小騙子】我發現這次面對面展播的內容都是有關與成長這一主題,請問你們當時為什麼選擇了這一個主題?

  編導吳寧:關於青少年和成長的題材一直是我們節目比較關注的,而此次暑期節目展播,我們還是要選取適合青少年收視的此類題材。

  【貓咪mm】已經看到新聞頻道的節目預告了,好象先播出的《青春成長》系列的《面對面》人物有張立勇、丁俊暉、鄭淵潔,你們選取節目的標準是什麼呀?不會都和教育有關吧?:)

  編導吳寧:教育是重要方面,但不全和教育有關,像青春體驗和個人經歷也是這次展播的重點,比如説何媛和尼瑪拉木。

主編:耿志民
編導:吳寧

  【小笨◎誰吃了我的冰棍】人是最不好解讀的,《面對面》是用“人”來解讀新聞,節目做到第三年,是否感到困難了呢?

  主編耿志民:這位網友一看就是個內行,任何節目做到第三年了,都會存在一個創新和超越自我的問題,《面對面》也不例外,而且《面對面》的問題和其它欄目還有所不同,這個欄目在創辦之初,作為長篇新聞人物專訪的節目可以説是獨此一家,但是很快就有了《新聞會客廳》、《中國週刊本週人物》、《東方時空》也推出了《新聞人物》欄目,而且這些欄目幾乎都是在一個頻道播出的,可以説《面對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在不斷的調整和尋找更適合我們的新的欄目定位,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可以説,我們做的並不理想,不過正因為沒有達到理想的境界,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和成長的空間,希望這位網友朋友能夠繼續關注我們的欄目,看到我們以後的進步。

  編導吳寧:作為我們編導個人來説,怎麼把節目做好,也一直是困擾我們的問題,所以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反饋,了解你們心目中什麼樣的節目是好節目,因為我們的認識難免有所偏差。

  【網評天下的掏糞工】主編,這次是你第一次與網友交流嗎?你認為現在的《面對面》是一個形態成熟的節目嗎?在以後的節目製作過程中是不是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呢

  主編耿志民:作為《面對面》的主編,我是第一次和網友做交流,關於《面對面》的節目形態,我認為《面對面》基本上屬於一個傳統的、經典的人物訪談節目樣式,可以説基本上是成熟的,但是基本成熟不意味著就不存在改進和創新的空間。就我個人來説,我認為《面對面》的節目形態目前還不是我們欄目的主要問題,主要的還是選題的問題,也就是説我們選擇什麼人,能夠和什麼人做面對面的交流,這裡面可能有一些主觀上的問題,也有一些客觀上的障礙,有的時候我們提供的人物可能並不是觀眾最感興趣的,而觀眾最渴望看到的,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在我們的欄目中出現。這個問題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進,可能是我們欄目目前面臨的比節目形態更關鍵的問題。

  【健健康康28】主持人要問的問題是當時的想法還是之前編好的?

  編導吳寧:我們在做節目之前都會對採訪人物的背景進行了解,蒐集相關資料,並經過欄目組討論,形成一個類似策劃方案的東西,這裡面有問題提綱,而主持人需要進一步消化分析人物和新聞事件的內容,在採訪現場他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作出相關提問,而根據我們的經驗,他的提問大致只有50%—60%會和事先作出的提綱重合。

  【※海的女兒※】請問編導:7、8月是集中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時段,你們的節目有沒有相應的節目呢?能不能先透露一點?

  主編耿志民:你要求我們透露一下,我們就向你透露一下吧。您看過《地道戰》《地雷戰》《平原遊擊隊》《鐵道遊擊隊》《血戰臺兒莊》這些老電影嗎?這些電影故事的原型人物近期將會走進《面對面》,你會在紀念抗戰勝利的那段時間裏聽到他們講的故事。

  【網評天下的掏糞工】您認為大家喜歡《面對面》的核心是什麼?主持人還是節目內容。假如有一天王志離開了《面對面》,《面對面》會不會迷失方向,或改變現在的這種風格?

  主編耿志民:首先我想告訴這位網友,王志不會離開《面對面》,所以《面對面》不存在迷失方向的問題。至於,《面對面》的核心究竟是主持人還是節目內容,我想這要看你從什麼角度説,《面對面》是一個以出鏡記者專訪新聞人物為基本形態的節目,沒有了主持人,節目的形態會完全改變,沒有了王志,《面對面》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氣質。從這個意義上説,主持人當然是節目的核心。但是,節目的內容幾乎同等重要,如果我們提供給大家的都是你們不關心、不感興趣的人物和故事,那麼即使有王志,或者什麼更了不起的主持人,我想你們對這樣的欄目也不會感興趣。

  【健健康康28】你們請嘉賓的標準是什麼?

  主編耿志民:嚴格的説,我們採訪的人物不叫嘉賓,嘉賓應該是演播室裏的概念。我們選擇人物的標準有一些基本的要素,但是也有不斷調整和不斷變化的過程,最初的時候,《面對面》作為中央臺幾乎唯一的新聞人物專訪節目,人物選擇的標準還是比較寬泛的,有時效性的新聞人物、也有在一段時間內被關注會有爭議的熱點人物,還有的是個人經歷比較豐富、比較有故事性的人物,後來各種新聞人物的欄目出現,我們必須做一些調整。調整的結果是時效性的人物大大減少了,因為面對很多日播性的同類欄目,時效不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更注重人物的經歷和故事是否更本質的體現了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和精神氣質,比如説像高耀傑、桂希恩這樣的人物,很難説他們的事跡有多少時效性,但是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是最具有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的。但是,我剛才説過,關於我們欄目在激烈競爭的形式下,所做的調整和重新定位,是一個沒有完結的過程,也不會完結,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困難,也是我們今後的努力方向。

  編導吳寧:我個人感覺,人物的選擇有兩個標準:關聯性和趣味性,至少要滿足其一。

  【電視業餘發言人】你們在進行選題策劃時,一般是怎麼考慮的,有沒有想過做一個系列的,尤其是你們電視人的面對面?

  主編耿志民:我們對採訪自己的同行一向是持慎重的態度,我們覺得寶貴的媒體資源應該更多的留給社會大眾。

  【電視業餘發言人】《面對面》有沒有收視率的困擾?你們在製作節目的過程中,追求的是什麼?社會效益?新聞的一時轟動?還有迎合觀眾的胃口?這些之間的關係你們又是如何調和的?

  主編耿志民:收視率是我們面對的主要困擾,作為欄目的主創人員,我們大家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價值取向,但是説實話,我們的這些追求常常會在收視面前碰壁,而收視率目前是衡量一個欄目狀況的主要標準,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採取一種妥協的態度,仔細的揣摩觀眾的需要,但是可能我們的能力有限,有些時候真的感覺摸不到頭腦。有一點讓我們很不自信,無論我們自認我們的節目多有價值,但是面對在同一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我們真的具有競爭力嗎?

  主編耿志民結束語:感謝朋友們對《面對面》欄目的關注,《面對面》有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他的背後有一個優秀的團隊,這些優秀的人不會做不出優秀的欄目,《面對面》以後會更好,希望朋友們繼續關注和支持。

  編導吳寧結束語:希望大家更多的收看我們的節目,謝謝!

  →→瀏覽CCTV.com《網評天下》“暑期節目編排在線專版”全景

責編:春天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