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獨家專訪:和晶感言復出前後變化大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2日 16:29)


  CCTV.com消息(記者張芳北京報道):2005年6月,在離開《實話實説》節目八個月之久的主持人和晶重新回到了《實話實説》主持人的崗位。為此,CCTV.com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和晶。進入論壇發表看法

  記者:和晶,你好!很高興也很榮幸能採訪您,我是央視國際新聞頻道的記者。

  和晶:你好!

  記者:剛剛做母親感覺怎麼樣?孩子好嗎?

  和晶:感覺挺好的,孩子也挺好的。一切正常。昨天剛過了我女兒的第一個六一,我們等於是借著孩子的名義過了一個六一,很開心。

  記者:做母親後考慮問題的方法以及對待人、事、物各方面跟以前感覺有什麼不同嗎?

  和晶:開朗了許多。

  記者:是孩子帶給你的這種改變嗎?

  和晶:是的。

  記者:《實話實説》欄目很受老百姓的喜愛。作為主持人,工作一定很繁忙。現在有了孩子,怎麼來協調家庭與事業之間的這種矛盾呢?

  和晶:有了孩子以後感覺更忙。至於家庭與事業之間的矛盾,很簡單,只能把自己分成兩半啦。不過我們組裏很照顧我,給我開了一些綠燈。比如早上孩子的事情比較多,一般來説上午不給我安排工作,中午以後開始安排一些。他們説是看在我女兒的面子上(笑)。我挺感謝他們的!

  記者:做節目的時候想女兒嗎?


和晶的小美妞(四個半月)

  和晶:不能想。到哪兒就幹哪兒的活,做節目的時候就要專注做好節目,不能兩邊牽扯著,否則什麼也幹不好。

  記者:休假期間您關注過阿憶主持的《實話實説》嗎?覺得怎麼樣?

  和晶:不能説是關注,偶爾看到過兩期。我覺得把活交給別人就應該充分信任對方。另一方面,《實話實説》播出的時間比較晚,我女兒睡得比較早,這也是一個原因。

  記者:復出後是否沿襲以前的風格?還是會有新的突破?

  和晶:我認為改變是順其自然的,主持人不是演員,不能自己塑造角色。策劃組根據我目前的性格以及心態方面的改變對節目內容做了一些調整。比如説:話題可能會更集中,跟觀眾朋友的互動會更多,以及場景方面也考慮會更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觀眾更積極地參與到節目中來,使實話實説這四個字所包含的意義更大。

  記者:有了孩子以後在心態等方面都變得比較成熟,您覺得這對節目有影響嗎?影響在哪?

  和晶:在工作方面我覺得跟以前還是一樣的,我還是很熱愛我的工作,也很投入。不過同事們説我的變化比較大,説我比以前開朗了許多,更有耐心了,以前我的脾氣比較急躁,人也比較悲觀。在節目方面,我覺得以後可能會更多地關注於人性化方面。原來我們做節目的時候,對於一件事只是發現它的社會普遍意義;現在對人本身、人性的缺點、優點等方面考慮的更多。人是最豐富的,最脆弱、也是最堅強的,這是《實話實説》取之不竭的選題。我想以後的節目會更關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的困境、人的尷尬以及人的難題等這些方面。

  記者: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也祝願《實話實説》節目走得更好、更遠!

責編:張芳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