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讓我們通過《地球故事》成為知心朋友——《地球故事》製片人張曉陽網談錄  
08月19日 21:58

    昨天晚上19:00,“央視國際”在線主持邀請了《地球故事》欄目製片人——張曉陽與網友在線交流。大家紛紛對《地球故事》欄目表示了肯定與表揚,也在網上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與設想。以下就是部分網友的提問與嘉賓的回答:

    1、張製片人,我特別喜歡你們節目開篇的那幾句話,但沒能記下來,你能把那幾句話完整的告訴我嗎?【珂珂笑】

    答:好。不要以為建起城市就能定居,不要以為播下種子就能豐收,不要以為登上頂峰就是征服,不要以為平靜的不懂熱情,不要以為渺小的沒有力量,不要以為深藏地下的都是財富,地球不屬於人類,人類屬於地球。

    2、我們經常在最想看的地方完了,好象電視劇【杠鈴5158】

    答:本人也感覺到《地球故事》的播出時間太短,我們製作的時候也有意猶未盡之感,不過最精彩的都保留了。

    3、 張老師,象《倖存者》這樣真人秀的電視節目,央視會推出嗎,《地球故事》會不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欄目呢?【love容若】

    答:“倖存者”的系列故事目前已經拍到了第四集,第一集就是我們在五一節看到的東南亞海島的故事,第二集是在澳大利亞,第三集則是在非洲,第四集法屬波利尼西亞的群島。目前第五集正在加緊籌備,地點選在泰國。我們《地球故事》目前已經引進了第一和第二集。

    4、地球故事現在有什麼新計劃?【令糊蟲→】

    答:計劃之一就是拍攝中國的《地球故事》。

    5、其實我個人看來,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拍這樣的片子。但是大家都不敢於嘗試,或者説不願意嘗試。這樣對一個國家級電視臺的地位極不相符。【我十分想見趙忠祥】

    答:在國外獨立製片人很多,國外的強勢媒體所播出的同類節目大部分都是靠採購,我們爭取逐步實現自拍。

    6、張製片,我感覺地球故事裏的主持人有些多此一舉,不知道您怎麼看?【張小辮兒】

    答:在國外此類節目都採用無包裝的方式直接播出,考慮到語言上的差異、文化上的差異,所以《地球故事》在節目播出方面我們採用了主持人加以適當的背景介紹和知識鋪墊,因為《地球故事》所引進的節目主要來自於歐美,主要語言是英語,所以在西方國家能用母語直接播出。

    7、作為觀眾我們更希望看到自己的片子,國外的在DISCOVERY上看很多了【令糊蟲→】

    答:我們一直想努力拍攝中國的《地球故事》,因為拍攝紀錄片週期較長,在國際上有個統計,拍攝一部好紀錄片需要花兩年左右的時間,另外成本較高,《地球故事》週一到週五都有播出需求量很大,我們正在考慮逐步提高國産化率。

    8、像《地球故事》這樣的節目太好做了,買來的片子(不知道要不要自己翻譯),主持人串串就行了。【世界電信】

    答:其實也不像想像的那麼容易,引進的節目都是西方人拍的,在節目內容方面或多或少會體現西方人的價值觀,甚至有一些不少符合中國人傳統道德和欣賞習慣的內容,我們必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9、請問嘉賓,能不能做個關於熱帶雨林的系列~!?【私語的草】

    答:我們曾經在七月份播出過一個優秀的系列片,片名叫《亞馬遜最後的吶喊》。

    10、張製片,你好,能談談《地球故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嗎?【love容若】

    答:《地球故事》2000年7月3日開播,當時考慮到引進國外優秀紀錄片既省錢又省力,同時能滿足廣大觀眾的求知慾望和欣賞需求,就在CCTV-2晚上黃金時間與觀眾見面了,兩年多來我們播出了許多國外獲獎優秀紀錄片,還播出了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新形態節目,如《倖存者》、節假日期間播出了符合國內節日氣氛的節目《節日大觀》等等。這些節目都在社會上産生了很大影響,《地球故事》所播的節目95%以上全是依靠引進,在過去的兩年裏《地球故事》所播的節目在內容上基本上是廣角的,雖然75%跟生態有關,我這裡有一份中央電視臺第二季度觀眾滿意度分析報告,《地球故事》第二季度觀眾滿意度在全臺的排名為第23位。

    11、製作節目時,可不可以加上一些好聽的音樂?這樣會效果更好.【地依舊很綠】

    答:你的意見很好,國外優秀紀錄片音效都很好,我們會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12、張老師,在以後的節目裏,關於一些外國的人文事物能不能介紹得具體些。地方可以更遠。【清淚】

    答:你的建議很有道理,因為《地球故事》所播的節目主要依靠引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節目內容而定,我們會加強這方面的主動性。



責編:曹勁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