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學學日本人帶筷子上飯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7日 14:54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日前舉行的“2008北京飯店業改造論壇”上,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副部長向萍建議,“奧運期間飯店在餐飲場所和服務中不應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久前,筆者接待了一行日本來客。中午在餐廳就餐時,我發現這8位日本友人的第一個動作,都是習慣性地打開隨身攜帶的揹包,從中拿出一個長方形的小盒子。起初,我對他們的一致舉動很費解,沒想到,盒子裏裝的居然是或竹制、或鐵制的筷子。對此,我不得不感嘆環保意識在日本的深入人心,感嘆自帶筷子竟成為了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11月6日新華網)

  筆者同這位目擊者一樣大為讚賞日本人上飯店自帶筷子的行為,雖然是一個生活中的小事,卻折射出一種綠色理念,這正是當代人所缺乏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産品的豐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琳瑯滿目的一次性用品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更加方便簡捷。然而當我們用探尋的目光去看這些一次性用具的來龍去脈時,卻詫異的發現它們存在著與生俱來的衛生、質量乃至去向的問題,直接關係到人類的健康和賴以生存的環境。當我們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甚至津津樂道一次性物品帶來的方便與潔凈時,來自環境的報復已悄悄降臨到了我們的身邊。

  “我國每年丟棄的一次性筷子達450多億雙,製造這些筷子需要砍伐近2500萬棵樹”。相比日本這個森林覆蓋率高達65%的國家,我國更需要倡導人們自帶筷子就餐。(資料來源同上)過去我們常羨慕日本科技的發達,工藝的先進,傳説日商在中國將木材運上了貨輪,在海上轉了一圈就在船上加工成高檔板材再賣給中國。又説日本人發明了紙襯衫,穿臟了就扔,一天換一件,批量生産無所謂的。可是今天當我們面對帶筷子上飯店的日本人,我們似乎覺得有點兒恍惚。

  其實,現代和未來的生活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向生存環境索取的同時應盡力維護生態平衡,是居住在地球村的每個成員都無法回避的一份責任。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不能學學日本人在外面吃飯把筷子帶在身邊,既衛生又環保?買東西將一次性塑料袋換成可重復使用的布袋,吃飯後動手洗洗碗筷還能鍛鍊身體,這些不都是舉手之勞?而且像筷子這樣的傳統就餐工具還有著許多文化的內涵,我們把筷子帶在身邊的時候,吃得稱心又放心,還可以承繼和發展“筷子文化”,何樂而不為?(作者: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