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解讀共同富裕莫入誤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4日 18:41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閉幕後,各界都在解讀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筆者感受頗深的是,共同富裕成為目前社會上人們的熱門話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看來“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是一個代表民意、深得民心的好文件。

  筆者注意到,共同富裕更加受到欠發達地區黨政部門和幹部群眾的關注,給他們帶來很大鼓舞。但是,也有一些基層的幹部和群眾,對共同富裕的認識存在簡單化傾向,甚至出現一些偏差,如果不及時引起注意,正確加以引導,就可能使這些認識上的偏差發展和蔓延,不利於“十一五”規劃的實施。

  筆者根據近日與地方幹部和群眾交流得到的信息和掌握的情況,覺得對共同富裕在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值得關注。

  一是認為共同富裕就是同等富裕。這種認識恐怕還是平均主義思想在作怪,把實現共同富裕簡單地理解為“均貧富”,認為國家應抽肥補瘦,讓老百姓的富裕程度相對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種認識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是有些可怕的。大家知道,我們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擺脫平均主義的束縛,建立起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市場機制。如果簡單地把富裕地區的財富向貧困地區轉移,採取削富濟貧的辦法,不但會挫傷富裕地區的積極性,也不利於貧困地區從根本上擺脫困境。共同富裕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等富裕。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貧富差距永遠都會存在,需要解決的是讓這種差距越來越小,而不是越來越大。

  二是認為共同富裕僅僅是指經濟發展。這種認識應當説對富裕的理解是不完整的,是缺乏科學發展觀的表現。當然,標誌富裕程度的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因為經濟是社會事業發展的基礎。但是,真正的富裕不只是經濟上擺脫了貧困,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也要達到一定水平,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兩者不可偏廢,否則經濟發展也難以持久。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地區很有錢,但是它不重視教育,不崇尚科學,不建設文化,不發展衛生,那麼這個地區能稱得上真正富裕了嗎?這個地區的群眾能承認過上真正富裕的生活了嗎?

  三是認為共同富裕能較快實現。有些人認為,實現共同富裕在“十一五”期間就可以完成,這種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應當承認,現在的貧富差距已經存在,縮小貧富差距主要依靠今後經濟發展的增量來調整,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欠發達地區應當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劃、切實可行的推進措施,不能只依賴國家的政策扶持,只有內部建立起促進發展的長效機制,才能真正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共同富裕,既關係到發達地區,也關係到落後地區。筆者認為,在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中,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發達地區的優勢是有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機制,而落後地區往往具有資源、勞力和消費市場潛力的優勢,兩者的融合屬於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哪些地區融合的好,哪些地區就會首先走向共同富裕。(作者:羅天梁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