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排污企業為啥老是“劫後余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8日 15:58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據報道:5月下旬,新華社記者在甘肅、寧夏、陜西等省區的黃河兩岸採訪,親眼目睹了黃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現狀和日益加劇的危害。 臭水入村、毒水澆地、臟水進肚,黃河水成了“三害”,污染的黃河使西北和華北約1.6億城鄉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農業、農村和農民。

  看了這則新聞,相信許多人會和我一樣,産生許多疑問。確實,面對時下備受關注的“三農”,面對一點六億老百姓的生存環境,這個問題確實應該很好地説一下,研究一下,分析一下,好好地解決一下。

  目前,黃河流域污染已形成點源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排放疊加、各種新舊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複合的嚴峻形勢。而受害的絕大部分是農民。看來,這些排污企業可以説是“禍河殃民”,他們掙的是不義之財,行的是違法勾當。

  按理説,這些企業面對環保部門拉網式的檢查,面對新聞部門的監督,面對社會輿論的批評,應該是舉步艱難,一天比一天難以生存。比如,在我生活的城市,經常有百名記者看環保之類的大型報道。力度不可謂不大。有時候,看到報刊那麼嚴厲的批評,你還真為這些污染企業“捏一把汗”,覺得他們難以逃過這一“劫”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們回天有術,常常是被“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這樣,他們經常被放出一條生路,在人們期待他們獲得新生的同時,他們仍然我行我素,繼續用“三害”反哺“三農”。(當然,企業不可以被判處死緩,但它們的違法至少要被死緩,這種行為至少不能再次發生)

  我説這些企業被經常給予“死緩”的優厚待遇,並不是沒有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5年5月1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2005年首批掛牌督辦的9個環境違法案件。值得關注的是: 處理責任人不到位,偏重於對企業的處罰,而對責任人的處理首批9個掛牌督辦案件中,違法排污企業的責任人、對企業違法排污涉嫌保護的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責任人均未得到嚴肅處理。

  而這些掛牌督辦的違法案件多屬群眾多次舉報,反映強烈,當地政府始終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涉及3個流域、1個區域、1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幾十家企業,既有區域和流域性的環境問題,也有地方政府保護和查處不到位的情況。十個省均不進行“嚴肅處理”, 説明我們的“溫柔處理”已經成了一種風氣,已經成為官員處理事情的一種方式。

  在許多人看來,這些破壞環境的人,是能人,是在發展地方經濟。這説明部分基層政府沒有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追求粗放型經濟增長,靠降低環保“門檻”和違反國家産業政策招商引資,甚至通過制定“土政策”阻撓、干擾環境執法。對這些人進行溫柔處理,會給他們打氣撐腰,讓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們會覺得我們法律是避重就輕,是很有人情味的,只要有關係,只要有人説話,就什麼都可以擺平。而且給予這些企業死緩的待遇,會給官員留下腐敗空間,因為那些沒有被嚴肅查處的人,會去表示謝意,會向領導表示一下。這樣會讓腐敗的生存空間更大,讓腐敗者的經驗更加豐富,讓別人也學會不少玄妙的東西。

  我們的法律應該説一不二,對違法犯罪的,不論是誰,不論什麼原因,都應該嚴厲打擊。我們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科學的發展觀,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就必須對一些違法行為出以重拳,切身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切實保護好各種自然資源,讓老百姓有個美好的生活環境。在這個問題上含糊不得,馬虎不得,也拖延不得。否則,我們的基層政府就難以面對父老鄉親。

  面對一億六千萬群眾的切身利益,面對母親河痛苦的呻吟,我們沒有權力對他們含情脈脈,我們應該拿起利器,砸向這些不法企業,讓他們知道:誰向母親河潑臟水,誰侵害農民兄弟的利益,就會被嚴肅查處,絕不會有例外。(作者:王君文)

  ■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 網評天下 更多精彩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