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陳逸飛紀念館不可“多頭並舉”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5日 15:18)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陳逸飛去世後,目前已經有多個地方提出將為其設立紀念館,包括陳逸飛生前位於上海泰康路的工作室、江南第一古鎮周莊以及浙江寧波。據《現代快報》報道,上海泰康路田子坊這條知名小弄堂,集中了一百多個中外藝術家的工作室和設計公司,陳逸飛的三個工作室也在這裡。據悉,上海市一位人大代表已經向有關方面提議,將陳逸飛在泰康路上的三個工作室改建成紀念館,而且要永久保留。據周莊鎮政府人士透露,為了紀念陳逸飛,周莊將修建“逸飛之家”。該報還報道説,寧波有關人士提議為陳逸飛建立一個“逸飛藝術館”,並得到寧波相關部門的支持,目前正在籌備。此外,寧波一家文化公司正在策劃為陳逸飛出幾個版本的紀唸書籍《和陳逸飛相處的日子》。據總策劃聶雲意女士透露,該版書籍中將有與陳逸飛生前關係密切的100人的訪問,以及陳逸飛生前的照片等。(新華社4月14日報道 相關新聞連接:http://www.xinhuanet.com.cn)

  一代文化名人陳逸飛仙逝,出於對文化名人的敬重,適當地建個紀念館未嘗不可,但是,如果不加選擇“多頭並舉”,一窩蜂似地到處都建這種紀念館,這種做法就很值得商榷。我們並不否認,陳逸飛既是名導演,又是名畫家,他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産,建樹了很多的人文資源,的確值得後人去珍惜,然而,如果大家都競相建陳逸飛紀念館,這些厚重的文化資源勢必會受到分散,這裡一點,那裏一點,既不系統,也不條理,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不説,對全面了解陳逸飛本人的藝術生涯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名人紀念館所以能引起人們的紀念和回味,就在於那裏豐厚的人文資源,通過參觀和憑吊,使人對藝術家有個全面的了解,如果但凡陳先生去過的地方都來建紀念館,這就很有些不倫不類。藝術家的生命力在於他對文化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而不在於名氣,中國很多傑出的文化名人,古代的,近代的,現代的,他們雖然沒有多少自己的紀念館,可他們的豐功偉績,他們的光輝形象照樣常留於人們的記憶中,試圖靠紀念館來確定文化名人的地位,這種做法就很荒唐。

  從另一方面講,建紀念館畢竟不是蓋間屋那樣簡單,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勞民傷財地耗費財力,最終卻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這就是一種浪費。建紀念館是政府的資金,政府的資金哪來?還不是全體納稅人的錢,納稅人的錢不知道珍惜,很隨意地用來用去,這是對民意的不尊重,在諸如建紀念館這樣的事情上,作為一級地方政府最好事先徵求一下民眾的意見,如果民眾一致同意可大張旗鼓地興建,如果民眾不同意,最好還是不建為好。民意不能作為一種無關緊要的考量,政府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據悉,陳先生除了留下豐厚的文化遺産外,還留下了一筆不菲的家財,據稱多達一個多億,果真如此的話,他的家人完全可以以此來建自己的紀念館,不一定非要政府出面,要知道,陳先生的藝術成就既是國家的,也是家庭的,家人對陳先生的遺跡、遺物進行整理而後呈現在世人面前,同樣是一件公德無量的善舉,這也是陳先生的家人紀念陳先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既節約了政府資金,又使得家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圖布展,何樂而不為呢?陳逸飛紀念館不宜“多頭並舉”。(李紅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逯娜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