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別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2日 15:58)


   3月22日是第13屆“世界水日”、第18屆“中國水周”。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21日説,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水危機將始終是國家安全的心腹之患。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生命之水”。水,作為生命之液哺育著人類和天地間萬千生物。但進入21世紀,因為人口增長、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變暖,地球生命之液已經向人類亮出黃牌。聯合國提供的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有11億人得不到乾淨的水,每天大約有6000名兒童死於不衛生的水和不合格的衛生及清潔條件所引起的疾病,這相當於每天有20架大型客機墜毀。

  “生命之水”同樣已成為我們國家頭上揮之不去的陰影。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而飲用水安全更是面臨嚴重威脅。全國政協與中國發展研究院聯合組團對長江進行考察,揭示了一幅長江污染的真實畫面。考察團專家稱,若不及時拯救,長江生態10年內將瀕臨崩潰。江河如此,湖泊也同樣岌岌可危。全國52個主要湖泊有26個受到嚴重污染。75%的湖泊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不少湖泊出現藻類爆發,滇池、巢湖、太湖最為嚴重。

  許多城市因為過量抽除地下水,地下已是千孔百瘡猶如漏斗。除了傳統的乾旱缺水地區終年累月為水所困,即使如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這些水網地區,也已出現了因水體污染而導致的水質型缺水。全國25%的地下水體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水源不合格,平原區約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質標準。浙江嘉興地區是江南水鄉,然而日前媒體披露,因為水資源嚴重缺乏,已出現了被迫遷徙的“水難民”。諸如此類的情形,莫不令人觸目驚心。

  “生命之水”一次次敲響了警鐘:轉變粗放型的生産方式,揚棄浪費型的消費方式,已是刻不容緩。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能毀掉我們的是我們自己,能拯救我們的也是我們自己。以往每説到節水惜水,要有危機感,許多人總是不以為然,認為是危言聳聽。在他們看來,自來水龍頭一擰開,水就自己來了,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水龍頭不關,想淌多久就淌多久,這樣的東西還會缺了嗎?其實,之所以有危機感一説,恰是因為危機還沒有真正降臨,因此才能讓人去“感”;如果真的危機臨頭,那就不叫危機而叫災難,無須你再去“感”了。如果説今天我們還有什麼值得慶倖的,那就是現在還能去“感”,還能有“感”而發:別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網友:奚旭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