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一個大國總理的胸懷!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5日 14:05)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早就知道,溫總理14日上午要召開記者招待會,但是由於工作的原因,還是沒有能夠如期觀看,晚上特地看了重播,很受感動,想寫下什麼,打開互聯網,看到了很多網友的好文章,自覺意猶未盡,便情不自禁地從心中蹦出了這幾個字:“一個大國總理的胸懷!”

  第一,寬廣。根據3月12日《財經時報》消息,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經濟學家要有勇氣頂住兩方面的壓力,一個是上面的壓力,不做“風派”;一個是互聯網的壓力,互聯網上説什麼的都有。一直讓一些“專家學者”看不上的互聯網,我們的總理在“兩會”那麼忙的時候,在在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前夕,還要抽時間瀏覽新華網,知道了,其實關心兩會的是全中國人民。他們知道我今天開記者招待會,竟然給我提出了幾百個問題。我覺得他們對國事的關心,深深感動了我。他們許多建議和意見是值得我和我們政府認真考慮的。

  第二,坦蕩。溫家寶總理説:我願意借此機會回答記者們的提問。我是用心來回答大家的提問。

  總理用十分坦蕩的心懷回答了中日關係問題,提出三點建議。第一,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中日高層的互訪。第二,由雙邊的外交部門共同著手進行加強中日友好的戰略性研究。第三,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針對記者提出的臺海問題,溫家寶説:我要講一講臺海的現狀是什麼,這是一個重大問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儘管大陸與台灣沒有實現統一,但是絲毫沒有改變一個中國的現實。這就是當前臺海的現狀。 記者先生,你可以翻開1861年貴國制定的兩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樣的內容嗎?而且隨後就發生了南北戰爭。我們不願意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願意出現這種情況。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也希望全世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關心臺海局勢和平與穩定的國家和人民能夠理解和支持這部法律。中國實行的是自衛的國防的方針,中國的軍事力量如果和貴國比起來,特別是從軍費比起來,那簡直相差很遠,這裡不需要我列舉數字。我只想説明一個事實,就是近百年來,中國人總是受人欺辱的,至今中國沒有派過一兵一卒去佔領任何國家一寸土地。 解決台灣的問題純屬中國的內政,不容外國干涉。我們不希望外國干涉,但是也不怕外國干涉!

  在中印邦交問題上,溫總理説:請記者先生告訴偉大的印度人民,中印兩國不是競爭的對手,而是朋友。 我想用一段印度的古詩來結束我的話,三千年前,印度有一篇著名的古詩叫《奧義書》,可能是梵文,我把它演繹了一下:願我們同受庇祐,願我們同受保護,願我們共同努力,願我們文化輝煌。不要仇恨,永遠和平、和平、和平。

  第三,深邃。 從溫家寶總理的“農民經濟學”:世界大多數貧窮人當中,又主要是以農業為生計的。如果你懂得了農業,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深知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在中國的極端重要性。 沒有農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不會有全國的現代化。 再從總理的中印邦交的意義認識:兩個國家的人口加在一起25億,超過世界人口的40%。中印友好在亞洲以至世界産生的意義不可估量。

  有一位哲人説過:比陸地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心胸。溫總理這次很精彩的答記者問,就充分表現了一個大國的心胸。實際上,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談話內容,都是中央近年來已經確定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所以,總理的胸懷不僅是他個人的胸懷,是代表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胸懷,是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胸懷!(作者:黃草坪)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