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請少用代表和委員的身份搞調研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2日 12:37)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專題:2005年兩會

  近日,從電視上看到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為了開好“兩會”,在會前和會中專門以自己的“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到基層群眾中去、到生産第一線去搞調研。人們一方面為他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另一方面又感覺到以“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的身份去搞調研的方法並不好。

  第一,以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的身份去搞調研,難以得到真實情況。誰都知道人大和政協每年都要召開一次會議,誰都知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比較容易得到黨委和政府的重視,誰都知道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輿論監督是有分量的。所以,對於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一些地方政府官員是要認真對待的,更不説在“兩會”前夕和“兩會”進行時了,更何況還要帶著媒體帶著攝像機呢。一些地方政府官員連國務院總理都敢搪塞欺騙,連國務院副總理下基層都難以見到真正的群眾,更何況一個人大代表或一個政協委員了,怎麼也可以輕鬆愉快地把您對付過去。這不是明擺著只是去找“成績”嗎?

  第二,以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的身份去搞調研,難免有“作秀”的嫌疑。作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目前無論是哪一級的都沒有專職的,都是有具體的職業和工作,一年裏有很多時間接觸基層群眾,接觸生産生活的實際,調研的機會多的是,卻偏偏要在“兩會”前夕和“兩會”進行時,帶上胸牌,在地方幹部的陪同下,在攝像機的“關照”下,去基層搞調研,從電視裏放出來,讓人看了就難免不想到是在“作秀”了。事實上讓人所看到的內容也就是在給地方政府評功擺好。當然,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是可以給政府評成績的,但是,你評出來的成績都是人家早已總結出來了的,並沒有什麼新鮮的,又有何益?

  第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更適宜也更應該“微服私訪”。“知政失者在草野”。對於社會的很多真實情況是需要“微服私訪”才容易了解到的,但是由於現代媒體的廣泛運用,使很多官員們到一個地方沒有幾天,老百姓就熟悉其體貌特徵了,因此不方便“微服私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本身不是官員,除了一部分是黨政官員擔任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之外,許多代表和委員本來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這就自然具備了“微服私訪”的條件,作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來説,完全應該充分運用這個條件,“微服私訪”了解更多的更真實的基層群眾的生産生活情況,完全不應該再把“代表”和“委員”的身份當做官員身份來使用了。老百姓見到的搞調研的官員已經太多了。

  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威望來自於黨和人民的信任。任何一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要想有威望,就必須始終站在黨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向黨和政府真實地反映老百姓的呼聲。因此,希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還是多些“微服私訪”,輕車簡從地多到些背街小巷等邊緣地帶去;少帶著自己的身份靠當地領導的陪同靠媒體的簇擁下去搞調研。(網友:黃草坪)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