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農村,環保風暴下被遺忘的角落!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1日 12:47)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中國農村不是遠離污染的世外桃源,農村有3.6億多人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每年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在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院長陳英旭委員的眼裏,農村環境惡化問題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2005年03月10日新華網)

  “白白凈凈小洋樓,生活污水四處流;垃圾糞便隨地倒,蒼蠅嗡嗡老鼠叫。”上述四句打油詩是一些農村環境衛生狀況的真實寫照。近年來,一方面,隨著工業産品在農民生活中不斷增多,農村的生活垃圾已由過去的菜葉、果瓜皮逐漸被塑料袋、廢舊電池、農藥瓶等所代替,這些垃圾包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物質,但在農村既不能及時回收又得不到有效處理,只能任其在自然條件下不斷分化和降解,致使環境受到較大污染。另一方面,由於農民環境意識比較淡薄,過量使用化學農藥、化肥,也使土質和水體污染日益嚴重。更為重要的現在農村大量存在的工業污染,包括鄉鎮工業污染、城市外遷工業污染等。目前在農村,工業污水隨處排放,工業煙塵排向空中,工業固體廢物佔用農田、侵佔河道、隨處焚燒等現象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我國農村面臨的環境形勢不容樂觀,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農村建設和發展中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處理好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目前農村污染已經呈現出一種污染嚴重且治理難的現狀。而造成這樣的原因首先是環境監管、保障體系不健全。其次由於有關部門的忽視,再加上執法難度大,使得農村成了環境保護的"死角"。長期以來,幾乎所有地區的環境整治重心都放在了城市,一談起環境污染、首先考慮的是城市,而極少提及農村。陳英旭委員的“農村有3.6億多人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絕不是危言聳聽,農村環境惡化問題這顆“定時炸彈”如果再得不到解決,那麼它離爆炸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為此筆者認為首先在在農業污染中污染較為嚴重畜禽養殖採取生態農業發展之路。其次有必要根據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儘快制定有關防治畜禽污染,農村化肥、農藥、農膜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使環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標準化。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長久保障。所以需要我們發展生態農業,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同時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不要讓我們的農村成為環保風暴下被遺忘的角落!(作者:棲木雨)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