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反腐文藝作品也是一種"防腐劑"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1日 12:13)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編劇王興東在兩會提交發言呼籲:要放開對反腐題材影視作品的限制,支持反腐文藝作品,可起到向世人展示執政黨的反腐敗決心,疏導群眾情緒,用文藝審判腐敗分子的靈魂,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見3月9日《南方日報》)

  去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提出,限制涉案劇和反腐題材影視作品,對這類影視作品不予通過,不能拍攝,甚至明文規定不允許“反腐、涉案、公安題材的電視劇在黃金時段播出”。理由是,因反腐、涉案劇過多、過濫,渲染兇殺暴力,影響青少年健康。這種類似行政強制性的突然襲擊,一棍子打死涉案劇和反腐題材影視作品的做法,政策界定模糊的霸王性禁令,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遭到多方質疑。對“涉案劇”作適當限定沒什麼不好,但一刀切的作法卻難免讓人不服。有強烈需求必然産生有效供給,“包公戲”千百年來久唱不衰,正在於它讚美廉潔,鞭撻腐敗,反映出了人民的願望(在銀幕、熒屏上,看到更多的腐敗分子、腐敗行徑被藝術地揭露、批判),所以廣受老百姓的歡迎和喜愛。而將人民群眾喜愛的影視作品加以強制剝奪,無論如何是稱不得上上策的,也不會贏得群眾的贊同和呼籲。

  腐敗是世界性“傳染性病毒”,無所不有、無處不在,根深蒂固、難以治愈,具有污染性,被人們視為破壞穩定、阻礙發展的癌症,也成為法制社會最大的敵人。目前,幹部腐敗問題已經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極不和諧的因素。“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黨中央、國務院近來強調,反腐倡廉能力,是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保證。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進一步認識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始終把反腐倡廉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始終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地反對腐敗。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曾經説過,國家的存在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然而國家又是人為經濟衰退的根源。經濟發展與正常的社會秩序的維持、國家安全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保障有賴於政府的干預,但同時政府的過度干預又將滋生腐敗。反腐倡廉的影視作品不僅不應採取過多限制,而且要多加鼓勵和大力支持。反腐倡廉、懲惡揚善是藝術創作永久的主題,也是藝術的功能之一,對溝通協調黨群關係、幹群關係起著橋梁作用。優秀的反腐倡廉作品,通過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如實地反映真實社會生活的本質,表現時代前進的要求和歷史的趨勢,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鼓舞人民,給廉潔幹部是以鼓舞和褒揚,對腐敗分子施以最嚴厲的靈魂、道德批判,在疏導群眾情緒、倡導勤政為民、宣揚廉潔奉公等方面,使社會正義和公正深入人心,給人們以希望和力量,並提高人民群眾的監督意識,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防腐劑”。

  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施政目標和宏偉藍圖,也是中國人民世世代代的追求。反腐倡廉影視作品,作為積極反腐的利器和旗幟,用先進的文化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撐,應當舉國人之力同舟共濟、揚帆奮進,而不應遭受來自任何正義一方的阻撓。畢竟,反腐敗是“眾人拾材火焰高”的大事,需要千千萬萬國人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方能成事!(作者:郭立場)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