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議案大戶的某些無奈彰顯有為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8日 11:20)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有“議案大戶”之稱的全國人大代表羅益鋒坦言,自己今年沒空寫議案。據悉,羅代表沒空寫議案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接受群眾的上訪和媒體的採訪中。於是,有時評稱這是“不太正常的現象”,並要求“值得有關部門反思一下了”。(見《管窺天下》2005年3月6日)

  誠然,對“議案大戶”而言,需要一定的時間思考動筆,否則難以寫出較多有分量有説服力的議案。而沒有較多數量的議案,也就難以繼續“議案大戶”的殊榮。對此,有關部門似應想羅代表所想,適當為羅代表排憂解難。

  但是把“議案大戶”的某些“無奈”列入“不太正常範圍”似乎有“走題”之嫌。

  人大代表是幹什麼的?是要代表人民群眾發言,代表人民群眾參會參政議政的。也就是彭德懷同志那句名言,為民鼓與呼。因此,人大代表這個職責與接訪群眾並不矛盾。儘管在接訪中會耗費了一些時間,卻會得到更紮實更具體更生動的第一手材料。時下,接訪的群眾多是“鳴不平”的或反映現實的或要求解決某些問題的,而反映群眾的呼聲,反映社會情況正是人大代表的責無旁貸,也是人民群眾對人大代表的厚望。人民群眾樂意找人大代表反映問題,還從一個側面説明人大代表有作為。面對群眾上訪,人大代表能認真受理、依法依政策作出解釋或及時轉達,並加以督辦,既是履行職責的體現,也是在做了解民情民意的具體工作。這樣的人大代表越多,説明人大代表素質越高,人代會質量就越好,社會政治生活就越有進步。假若當人大代表沒有人去找,沒有人向他反映意見,其代表的“含金量”就值得打個問號。因此,人大代表認真接受群眾上訪是題中之義。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眾參政形式有多種多樣,在人大會議上發言、寫議案是一方面,參與視察活動也是一方面,而接受媒體採訪還是另一方面。寫議案無非是通過人大程序去督促有關部門加以研究落實。而接受媒體採訪,則是通過媒體的影響力去喚起政府與公眾的注意,就地解決和督辦。因此,人大代表接受媒體採訪也是常理。很多國家的議員也是通過傳媒表達民眾的心聲、反映現實從而促成問題解決的。像羅代表那樣,經常接受媒體採訪,同樣會達到借用媒體力量的目的。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能夠經常接受媒體採訪的人大代表,也是人大代表有素質的體現。

  如果説,“議案大戶”重在“議”的話,那麼,樂於接受群眾上訪也可以説是重在“辦”。“議案”與“辦案”都是為人民,都是在履行代表職責。

  因此可以説,“議案大戶”的“無奈”彰顯著大有作為。(作者:亦菲)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