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兩會上還應有思辯聲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8日 11:00)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這幾天來,看了很多不同場合兩會委員和代表的發言,可以看出,委員和代表無論是談政府工作報告還是談一些熱點話題,都經過了比較深入的思考,情之切切,言之有理。這種強烈的代表角色責任意識值得褒揚。但是,卻很少聽到兩會上委員和代表的思辯聲,這不能不説是一種缺憾。

  思辯聲是樹立民主新會風的需要。樹立體現民主進步的新會風,一直是兩會改革的目標之一。思辯聲的多少,直接關乎兩會的民主氣氛。在民主環境和氣氛日益寬鬆的今天,從本著開好兩會,有利於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委員和代表完全可以言為心聲,敢於和不同意見的代表“針鋒相對”的思辯和爭執,思辯的聲音越多,兩會的民主氣氛才會更濃。

  有思辯才能更有理性的態度。實現民主的過程就是質疑和思辯的過程,所謂真理不辯不明就是這個道理。兩會就是用來了解民意和發揚民意的窗口,如果對於兩會提出的問題,一味的説好而不知道為什麼好,只能説明盲動有餘而理性不足,這是十分有害的代表意識。如果多了些思辯聲就會增加理性的態度, 就會多些辨證的思想,這對於開好兩會很重要。

  思辯聲是委員和代表的權利。現行憲法和《全國人大組織法》規定全國人大代表的權利之一就是“在全國人大召開的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追究”。有了這樣的權利,就更應該讓思辯聲響起來,而不必擔心什麼不良後果。從去年的兩會到今年的兩會上,溫總理數次在不同的場合對一些代表語重心長地説,請大家發言不要念稿子,別彙報工作,多反映意見,多説心裏話,多反映實際情況。 很明顯,溫總理希望能夠改革會風,希望能夠看到活潑的會議氣氛,希望能夠聽到代表反映的最真實的民意。而思辯聲就能夠産生這樣的效果。

  兩會上還應有思辯聲,表揚聲和思辯聲在兩會上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種,都會影響兩會的民主和文明程度。弘揚民主的兩會,期盼思辯聲響起來,期盼兩會因多了思辯聲而精彩起來。(作者:魏青)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