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共同關注》在線:殘奧國慶節目定位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3日 17:36)


  我要飛得更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一朵朵浪花】請嘉賓解題:本次在線交流為什麼取名《我要飛得更高》?謝謝!

  【記者柴志先】這是起因于我們最近做的一組關於“殘奧會”的系列,我們這個系列的名字就叫“我要飛得更高”。

  【偶浪漫】我想知道一枚殘奧金牌值多少錢?而她們又得到了多少錢?

  【呂濤】國家大概給十萬到十五萬塊錢,他們得到就是這些錢。

  【地鐵生如夏花】我覺得我要是殘疾人,別説想飛了,連活都不想。他們意志咋怎堅強?

  【呂濤】首先他們並沒有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們在骨子裏流淌的是那種堅忍不拔的信念,在這三期反映殘奧冠軍的節目採制過程當中,三路記者回來共同的感慨就是這些殘疾人太不容易了,他們付出的努力要比正常人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他們的金牌不僅包含了汗水、淚水,同時還有血水,這就是我們這三期片子要表現的他們那種身殘志堅的一種意志。

  【白熊座】中國這次在殘奧會奪得了好多金牌,但我覺得這並不能説明在中國殘疾人地位有多高。發達國家的殘疾人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生存,而向著自我實現的目標前進。中國有多少殘疾人能達到這個境界呢?

  【呂濤】應該肯定地説,這些年我們國家在殘疾人事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才會有今天這樣在奧運會上可喜的成績,這種成績對於中國代表隊來説,出發前也是沒有想到的,他們的目標是“爭五保六”,而這次拿的第一,這些參加殘奧會的代表其實是我們國家殘疾人群體的縮影,不能説發達國家的殘疾人就不是殘疾人了,發展中國家的殘疾人就是低能的殘疾人,首先肯定的是,他首先是人,因為身體有殘疾,所以他叫殘疾人,對於人來説都是平等的,對於殘疾人來説更應該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地位高低之分。

  【目不拾釘】殘疾人如果不奔著金牌,有幾個人願意僅僅是參與?

  【呂濤】這種説法我不贊同,他們參加奧運會目的並不是為了拿金牌,他們是願意參與,更願意驗證自身的價值,這可能就是他們生活的勇氣。

  【白熊座】我是一個健全人,但我仍然覺得生活的壓力很大,殘疾人的生活有多麼艱難就可想而知了。我覺得,政府和社會應該儘量多為殘疾人做些實事,只是宣傳他們如何與命運抗爭是很偏頗的。

  【呂濤】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在殘疾人關注和幫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一些志願者行動、公益行動,説句心裏話,作為殘疾人本身並不想把他們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來看待,如果我們過多在生活和待遇上給予他豐厚的待遇,我想他們也會感覺到彆扭。

  【語過添情8297】我很想知道在做<我要飛的更高>系列節目時,最感動你們的是什麼呢?

  【呂濤】殘疾運動員堅韌不拔的鬥志,以及他們流淌在骨子裏那種不服輸的意志,還有那些悲慘的命運。

  【白熊座】過於豐厚的待遇當然是不必的,但是中國很多殘疾人維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難呀。您認為這是因為中國還不富裕造成的,還是該歸咎於政府的作為不夠和公眾的意識不強?

  【呂濤】兩者都有,在我所接觸的殘疾人當中,大都是城市的殘疾人,而處於農村的殘疾人,他們的生活條件確實令人心寒,昨天我跟我們的記者就説過,在陜西的左權縣,有一支由9人組成的盲人宣傳隊,他們身處大山深處,每天依偎著二胡,為這些山裏的人們送去自編自演自唱的節目,我覺得他們的生活樂趣來自於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憎恨,以及命運對他們的不公,其實,他們的心理各個都很酸楚,作為我們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擁有十三四億人口的,殘疾人的比例不在少數,對於他們的關愛需要社會,需要我們每一個健全的人,相信他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百姓身邊的55年

  【語過添情8297】55年裏可以説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很想知道你們在做節目時選材的宗旨或者原則是什麼呢?

  【呂濤】首先有幾個主要的詞彙,第一,百姓;第二,身邊;第三,變化;第四,55年。

  【李子園甜奶】百姓身邊的55年變化太大了,有變好的也有變壞,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樣!

  【呂濤】相信生活越來越美好!

  【拳民甲】關於戶口的節目給我的印象挺深的。還記得小時候沒有在戶口所在地上學,所以要上臨時戶口,當時還有戶口歧視,我被幼兒園阿姨和其他小朋友稱為“小黑人”,其實我長得挺白的。

  【呂濤】這期節目是我們整個《百姓身邊的55年》比較對學術界和觀眾認可的一期節目,他選擇了兩個人的命運,選擇了因為戶口而兩地分居,又因為兩地分居,而使孩子在上學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委屈和困難,坦白一點説,從小擁有北京戶口的人對這期節目不會有太多的感覺,只有我們這些外來者和京漂一族才真正感覺到戶口的重要性,和因為沒有戶口而受到的傷害和歧視。這期節目的記者是我們欄目的“大姐大”郝蘊採制的,在採制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包括對政策的把握,對戶口變遷的歷史資料的掌握,以及對現在戶籍制度的詮釋等等一系列問題,這都是很抽象,很難以理解的,那麼這集片子之所以做得讓人看了之後回味無窮、催人淚下,就是因為新聞故事當中的兩個典型人物的選擇非常成功。另外再透露一下,郝蘊是我們欄目做這種煽情片子當中的高手。

  【ssh58】讚歌要唱,但是輿論監督更重要,記者同志們,你們可不要讓俺老百姓失望呀!

  【呂濤】最近我們的欄目在定位上又新的考慮,但是,我們的宗旨和信念沒有改變,那就是“傾聽民聲、關注民情、社稷民意”這是我們欄目永遠不變的法則。

  【貓咪mm】柴記者,你是怎麼正好抓到那對出國旅遊的夫妻呢?為什麼用出國游來反映建國55年的變化呢?

  【記者柴志先】別提了,我為了等他們,在機場足足站了三個小時。其實在策劃這期節目的時候,歐洲有首發團早在9月1號就出發了,9月12號返回的消息我是通過旅行社的熱線電話才了解到的,我知道這個消息已經是11號了,12號上午我在去機場的途中能不能碰上這對夫婦,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拳民甲】即使到了今天,中國的戶籍制度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批評,二位記者對此有什麼看法?

  【呂濤】實際上這是我們國家的歷史遺留問題,作為歷史遺留問題,也同我們國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試想一下,一個擁有十三四億人口的國家,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國民素質一般的國家,讓他們像國外那樣流動起來,試想一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變成什麼樣子?

  共同關注:昨天、今天、明天

  【拳民甲】我有一種感覺,你們是在努力把一個日播的節目做出周播節目的水平,不知有沒有這個意思。

  【呂濤】是的,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我們的節目質量,提高我們的記者的素質,為了提高我們欄目的知名度和收視率,可以説,我們這兩位年輕的製片人快熬成阿香婆了。

  【隨意79】你們的節目——話只説一半。要不不夠深入。要不還對事件的看法。不能説服人。

  【呂濤】我們記者在做節目的時候,並不是要把我們記者的觀點和看法融入到節目當中,我們更多的是要對事實的一種展示,對一些事物的詮釋,所以説更多的還是需要受眾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評價。

  【ssh58】變了味的共同關注!我感覺最近幾個月來你們所關注的並非老百姓所關注的,為什麼?

  【記者柴志先】因為最近我們欄目的定位變了,由原來的輿論監督改為現在的定位:新聞背後的百姓人物故事。

  【小政GG】呂記者,記得你以前的節目總是很帶勁,比如首鋼的鋼和海南的車。可現在《共同關注》整個變陰柔了,你習慣嗎?能發揮你的特點嗎?

  【呂濤】不習慣,實在不習慣,但是我必須習慣的是,貫徹黨的宣傳方針。

  【拳民甲】我感覺,軟性的內容能夠感覺某個特定的人群,但是卻不能吸引最廣大的公眾。在這一點上,硬新聞和有關的評論是更有力量的。

  【呂濤】你的觀點我贊同,但有人不認同。

  【拳民甲】不過,硬新聞的競爭對手比較多,也比較強。例如焦點訪談、東方時空。共同關注另辟路徑,也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呂濤】是,我們就想做那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説那些沒有説過的話,而不是想去做怪胎。

  【ssh58】觀眾群來之不易呀!

  【呂濤】是啊,作為記者來説,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看,但作為我本人來説,觀眾就是我的上帝,觀眾就是我的衣食父母,觀眾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觀眾也是我最輕盈剔透的一面鏡子。我珍惜這些觀眾,就像珍惜我的眼睛一樣,因為我知道,一個沒有觀眾的記者,他充其量是個勞工。

  →→進入專版 瀏覽全景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