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關注] 站在奧運冠軍背後的無名英雄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9日 20:35)

  CCTV.com消息:鮮花、掌聲,屬於奧運冠軍。而他們,是冠軍身後的無名英雄。不計得失,默默奉獻。光榮時刻,他們,站在冠軍身後。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女冠軍的男陪練

  →→中國水軍:四年磨一劍

  9月9日19:00至20:30,系列節目《站在冠軍背後》的主創人員于愛群、賈泱帶網友共同走進這群平凡人的不平凡生活。


左為賈泱,右為于愛群

  開場白:奧運會已經過去十天了,奧運熱一浪高過一浪,但是大部分媒體只是關注奪得金牌的冠軍,很少注意幕後的一些人。《共同關注》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挖掘了一些幕後的故事,希望廣大觀眾在關注英雄們的同時把目光也傾注給這些幕後的英雄們。【記者賈泱】

  開場白:大家好。我是《共同關注》于愛群。第一次來和大家聊天,很新奇,也很興奮。【記者于愛群】

  説明來得次數少,還不夠“親民”:)【換下一話題】

  也不能這麼説。以前記者來參加互動,大都是我安排的。我也算是幕後”“英雄”吧?這次受領導指示,走到前臺來了。請多關照。【記者于愛群】

  關於節目構思

  記者好!你們為什麼想起這個選題啊?是不是因為冠軍被各種媒體快烤焦了,你們就烤陪練和教練團隊呀?【換下一話題】

  在大的新聞背景下,關注平凡人的命運,這是我們欄目一貫的宗旨。【記者于愛群】

  可還是圍著冠軍轉。那些沒拿冠軍的人和他們身後的人咋不報道呢?【貓咪mm】


  你説得有道理。我們做的畢竟是新聞。“冠軍”是這段時間的“新聞點”。遭到媒體的追捧也是情理之中。我們已經做了一點嘗試,把目光從冠軍轉到了他們的身後。如果有機會,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更多地反映那些沒有拿冠軍的人。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努力,和他們的喜樂哀愁。明天將要播出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集,《替補隊員的心願》部分地反映了這部分人的心情。【記者于愛群】

  有沒有策劃去採訪採訪冠軍的家人什麼的?【換下一話題】

  央視新聞節目幾乎在每個冠軍奪冠的時候都現場報道了他們的家人的反應。所以我們沒有策劃這部分內容。但在明天的節目裏,我們採訪了一位替補隊員的家人。【記者于愛群】

  其實不僅僅是陪練,科研人員、醫療保健人員.....每個冠軍身後都有太多默默奉獻的人了!向他們敬禮!【貓咪mm】

  非常感謝你的理解。這也是我們策劃這組節目的初衷。我們很遺憾,由於時間短,又正值奧運冠軍凱旋歸來,衣錦還鄉,所以採訪難度很大,採訪得不是那麼充分和深入。但是我們仍然很為這些幕後英雄的精神所感動。希望我們的節目沒讓他們,也沒讓喜歡《共同關注》的觀眾朋友失望。【記者于愛群】

  有的節目不急,不必趕這個時間趟啊。我們更希望這種“關注”是持續到日常中去的。【貓咪mm】

  貓呀,不趁這個時機多報道,平時就更沒人關注他們了。【記者于愛群】

  但現在追風,好多欄目都做奧運冠軍,觀眾也會審美疲勞地,容易膩歪,效果也不見得好。【小政GG】

  行,我們聽你的。做完這個就不再追了。【記者于愛群】

  那就拜託你們在平時給他們更多關注吧。畢竟在2008年來臨的這個時期,關於體育的話題很有得做的呀:)【貓咪mm】

  恩。有道理。在平時如何找到我們欄目的定位與體育的契合點,也請多出主意。【記者于愛群】

  可以透露一下,明天那集替補隊員的心願會是説什麼人呢?是啥項目的呀?:) 【貓咪mm】

  體操替補。來這裡之前,我剛看了節目,心裏很難過。想哭。他們都是從8、9歲開始練習。有的已經24歲了。他們練了這麼多年,體操又是那麼辛苦,在離奧運會一步之遙的地方戛然而止,可以想象那心情。但是他們非常顧大局。他們的心願就是繼續好好練,2008年為國爭光。【記者于愛群】

  趁著奧運的“東風”,這期節目的收視率怎麼樣啊?你們覺得觀眾關注此類問題麼,是不是更多的人專注于明星運動員呢,當初的選題初衷是?【智慧的魚】

  收視率還不知道呢。我們在策劃的時候有過一些選擇。後來確定了這個和奧運相關,又和欄目定位契合的選題。追星啦,八卦啦這是正常的,但是好象並不是都這樣吧?即使都這樣,那追星之後呢?我們覺得,我們做這個選題是“有意義的”。這也是我們在收視率之外的另一個追求。相信也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記者于愛群】

  為什麼這次關注的是“跆拳道”和“皮划艇”而不是其他項目?是不是還有相關報道?【~海棠紅~】

  我們一共有四期節目,只能選擇部分項目。還有兩期節目是“體操”和“舉重”。【記者賈泱】

  關於陪練內情

  什麼人能做“陪練”?它是一種職稱麼?【説句心裏話2】


  記者在採訪陳立人指導時,他説陪練至少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勇於奉獻,有自我犧牲精神,有再高的技能如果不願意奉獻的話,他也不會選擇;第二就是能夠幫助主力隊員把狀態調整好。這些陪練大多都是全國冠軍,我採訪了八個陪練,其中全國冠軍有六個,全國第三名兩個。【記者賈泱】

  厲害!有這麼好的成績那他們怎麼甘居幕後呢?【説句心裏話2】

  他們都準備參加十月份的全國冠軍賽,到時候你們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威武英姿了。【記者賈泱】

  運動員拿了獎牌,不知那些陪練得到什麼獎勵?【説句心裏話2】

  在我採訪中也問到這個問題,他們大多數説不知道,或者説會有一些象徵性的獎勵,他們好象對獎勵不太重視。因為他們説陳中、羅薇能拿到冠軍就是他們的價值得到了體現。跆拳道項目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正像陪練陳志權所説的那樣,他們喜愛跆拳道,願意為這個項目做出犧牲,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記者賈泱】

  誰當主角,誰當陪練,這是領導決定的嗎?【來生願是一棵樹】

  肯定是根據個人運動水平,由教練班子決定。【記者賈泱】

  像乒乓球那樣的項目,估計隊員的水平相差無幾,被選中的可謂幸運兒,沒被選中的就意味著與奧運冠軍失之交臂,這公平嗎?【來生願是一棵樹】

  每一個項目,運動員的實力都相差無幾,主要是跟個人身體狀況、心理素質、臨場發揮有關,很多情況下也有偶然因素,但畢竟參加奧運會的名額是有限的,不可能讓所有的運動員都去參加。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公平的。【記者賈泱】

  對國家來説當然不成問題,但對個人就不同了,畢竟每個人的運動生命都很短暫。如果是我,我就不會甘願奉獻~~【來生願是一棵樹】

  如果你有別的選擇,你可能不甘;如果你沒有別的選擇,不甘也甘。【小政GG】

  在明天的節目中,我們就涉及了一部分這個問題。那個替補隊員説,你沒成正選,説明你還不夠強大。【記者于愛群】

  請問記者:這些陪練員為什麼沒有走到賽場上,是因為水平不夠(能拿金牌誰會讓他們當陪練),還是真的甘於奉獻?【換下一話題】

  據我了解,這些運動員都是一流高手,但是因為男子項目在世界上稍稍落後,這一項目在奧運會上所設金牌較少,這一屆奧運會沒有男子隊員取得參賽資格。【記者賈泱】

  【換下一話題】還是有無可奈何的感覺啊。高手當陪練了,這個項目不就更沒有發展啦?

  他們是在奧運之前集訓,為主力隊員當陪練的,每一項國內和世界上的大賽,他們都會參與。但是,有一些隊員為了當好陪練,改變了自己的打法,可能沒有取得好的成績,這是比較可惜的,也是值得尊重的。當然,羅薇陳中取得了世界冠軍,才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跆拳道項目,國家對這個項目的支持也會更多,他們的訓練條件也會得到好的改善,這個項目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記者賈泱】

  這些幕後英雄他們日常的待遇怎麼樣?最好打個具體的比方説明,比如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公務員。【小政GG】

  他們在集訓的時候,國家每個月給他們一千多塊錢的補助,集訓結束就不再發了,他們所在的省隊好象每個月給他們發一部分生活費,也僅僅是生活費。這些陪練,現在都是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每個學期學費要交五六千塊,國家給的一點錢基本上只夠生活費。【記者賈泱】

  中國運動員拿獎牌的時候,那些陪練是不是也有在現場的?他們是不是也能做替補隊員?【~海棠紅~】

  陪練都是男隊員,這次沒有取得參賽資格,他們只能在電視機前激動。【記者賈泱】

  什麼樣水平的運動員才去作陪練?他們以後可以成為正式運動員嗎?【hexuan1984】

  技能方面應該是代表了國外某些運動員的打法,具有自我犧牲精神。他們本身就是國家隊正式的運動員,不存在轉正問題。【記者賈泱】

  陪練員陪出奧運冠軍,他們也是不是也因此成為名陪練呀?心態上會不會驕傲起來?【我是八寶粥】

  跆拳道主要是一個“道”字,他們這些隊員特別重視“德”,具有很強的集體觀念。我們在採訪中看到小的隊員見到老隊員、教練都要鞠躬,並且是真誠的鞠躬,陳中見了教練和隊友也要鞠躬。所以説,好象驕傲不起來。【記者賈泱】

  既然技能方面代表了國外某些運動員的打法,那他們應該更能擊敗對方啊,為什麼不讓他們上?【hexuan1984】

  他們是去模倣國外的女運動員,給主力隊員提高難度。【記者賈泱】

  用體大的學生陪練,國家是不是主要考慮這樣成本較低呢?【智慧的魚】

  這些學生都是國家隊的運動員,他們只不過現在在體育大學上學,主要是他們的水平較高,而不是成本問題。【記者賈泱】

  以後他們也是有機會成為正式運動員出場打比賽吧,這些人才浪費了也可惜!【智慧的魚】

  他們每年都要參加很多比賽,這是因為這個項目普及程度較低,電視轉播較少,觀眾和他們的見面率也比較少。今年10月份就有全國冠軍賽,屆時他們都將參加這個賽事。【記者賈泱】

  為了提高女運動員的水平,我們找男陪練,那男運動員怎麼辦?怪不得中國體育陰盛陽衰呢:(【我是八寶粥】

  女運動員找男運動員當陪練,是因為男運動員本身體能、技能要比女運動員高一些,當然男運動員也有陪練,像國家乒乓球隊就有許多男陪練,好象丁松就當過陪練。【記者賈泱】

  奧運冠軍退役之後可以上中國最好的大學接受教育,如果做了一陪子陪練,退役之後能享受什麼樣的待遇呢?【珠圓愛玉潤】

  他們都不是專職陪練,而是專業的運動員,和其他運動員一樣,面臨著多種選擇。【記者賈泱】

  關於舉國體制


  中國皮划艇隊竟然有五位博士,夠厲害!體育就應這樣科學鍛鍊,這种經驗應該推廣,中國皮划艇拿了金牌他們是什麼感受?【説句心裏話2】

  皮划艇奪冠夠驚險。只在最後三槳。這是科學訓練的結果。拿了冠軍,這些博士當然很高興,很欣慰。這是對他們科研成果的認可。不過這些人還是比較含蓄的。採訪中,一直把功勞歸於運動員、教練員。【記者于愛群】

  記者們採訪冠軍背後的科技團隊,感覺我國運動科學研究的實力如何呢?屬於世界什麼水平呀?也是世界第二名麼?【我是八寶粥】

  絕對厲害。在這樣一種國家辦體育的體制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肯定差不了。【記者賈泱】

  這是你的美好祝願呢?還是在説實事?我看電視裏面介紹先進的鯊魚皮游泳衣,咱們隊員怎麼沒有啊?劉翔的跑鞋怎麼也是耐克的啊,李寧怎麼早不出來啊?【我是八寶粥】

  應該是事實,但是科技的進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每一個項目都處於領先地位。我相信到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許多項目上科技的投入一定能夠顯現出來。【記者賈泱】

  一個奧運冠軍背後有那麼多的博士碩士,值麼?只是增加一些民族自豪感,如果把這些博士碩士放在其他位置上,創造點GDP不是更好麼?【珠圓愛玉潤】

  有時候一個民族是需要一點精神的,這時候精神比物質顯得更為重要。【記者賈泱】

  奧運會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強。這個目標不值得這些博士碩士們投入嗎?對人自身的挑戰這不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嗎?【記者于愛群】

  “陪練”恐怕也是算是一種中國特色吧?西方的運動員,哪有那麼多人無私為他們奉獻啊,所以呀,我覺得咱們的運動員得獎了,先感謝國家是應該的。【貓咪mm】

  算是中國特色,也是中國的優勢。我們看到奧運冠軍拿到的獎金跟國外比起來不算多,但是國家對於項目的投入大大超過了國外,國外的運動員請教練都是自費,訓練、場館都是自己掏錢,而在中國運動員基本上是衣食無憂。所以説這些年來,咱們國家體育發展很快。【記者賈泱】

  記者對我國特色的“國家辦體育”的體制有什麼看法?對金牌數量越來越高的追求,是否與“增強人民體質”的體育理念越走越遠?【小政GG】

  國家辦體育應該説有兩個方面:對競技體育來説,應該是一個優勢,集中有限的財力物力人力和科技投入,短時間內就能取得明顯效果,但是對於大眾體育來説,國家的投入可能比較少,這可能跟我們國家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記者賈泱】

  在奧運會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策劃過另外一組節目,《今天你鍛鍊了嗎?》就是做了一個關於大眾體育鍛鍊現狀的調查。情況並不樂觀。不論兒童還是成年人,鍛鍊時間少,場地少,意識差。説明’我們的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還有斷層。【記者于愛群】

  我特別想成為2008年奧運會的志願者,不知在哪報名,都需要哪些條件,可以告訴我嗎?【hexuan1984】

  還沒開始呢。請關注我們的欄目,到時候一定會通過節目告知。【記者于愛群】

  正是因為我們國家辦體育的體制,我們才出現那麼多的陪練員,而且待遇也不高,是犧牲了一批人的,對他們來説這種體制是不是有點不公平、不合理?【我是八寶粥】

  紅花都要綠葉陪襯,正是因為這些幕後英雄的犧牲,更讓他們值得尊重。【記者賈泱】

  不對吧,為什麼人們還都想當紅花呢,有幾個甘當綠葉的?既然是他們更值得準重?!【親親2269】

  紅花都想當,但花畢竟是少數,葉畢竟多數。【記者賈泱】

  偶也有這種感覺,或許是中國特色吧。所以咱們運動員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了,自身的,外在的,估計拿不出好成績,他們還覺得對不起陪練了呢。【貓咪mm】

  我也有同感。我們的運動員能夠嘗到成功的快樂,但是,對於運動本身的快樂,恐怕就比較陌生了。我曾經問過一個21歲就退役的一個羽毛球運動員,還想不想打羽毛球,她説剛退役,她特別高興,覺得一輩子都再不用握拍了。【記者于愛群】

  競技體育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公平和殘酷。【小政GG】

  我覺得殘酷這詞很好。成王敗寇,勝者通吃。但也正因為此,才有魅力。【記者于愛群】

  中國皮划艇隊今年奧運奪冠是一種突破,但記者同志,從你們的了解,你們覺得就一個金牌來説,能意味著我們的水上項目從弱勢走向強勢了嗎?科技的效果是體現在了冠軍身上,可我們還有更多的其他選手似乎成績還不怎樣吧?【貓咪mm】

  我今天好象看了一個節目是採訪水上項目運動中心主任的,據他説,下一屆的奧運會能夠取得參賽資格和進入決賽的運動員,絕對會比這屆大大提高。【記者賈泱】

  有種觀點是“國弱則金牌重,國強則金牌輕”,對於中國人對金牌數目的熱烈追求,不知于老師怎麼看法?【小政GG】

  有一定道理。不過在參加奧運會的那麼多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可不是最弱的。但是對金牌的追求的確是很“熱烈”。也許是因為我們在金牌上面附加了很多政治意義的緣故吧?【記者于愛群】

  結束語:意猶未盡。覺得這種交流方式是很有趣的。感謝朋友們對欄目、對節目、對奧運會幕後英雄的關心。有機會再聊。【記者于愛群】

  結束語:時間過的真快,我這是第二次參與網絡互動,和朋友們的聊天很愉快,希望下次有機會繼續溝通,有寶貴意見留待下次提出。再見!【記者賈泱】

  →→瀏覽在線全貌

  →→進入網評天下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