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為什麼盡責總在“批示”後?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6日 15:56)

  安徽阜陽的“問題奶粉”事件,經媒體“猛烈”報道後,終於引起了國務院和安徽省領導的高度重視。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據報道,4月18日晚,安徽省省長王金山在有關阜陽劣質奶粉的材料上做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立即召集工商、質監、衛生等有關部門,研究組織打假,徹底消除隱患,嚴厲打擊那些圖財害命、喪盡天良的不法分子”。王金山在批示中寫道:“這是整頓市場秩序,更是對人民生命負責,這才是真正的實踐‘三個代表’”(據4月19日人民日報《華東新聞》)。而由上述四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已趕到阜陽開展調查工作。另據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此高度重視並於19日做出重要批示。

  至此,人們可以相信,阜陽的“殺手奶粉”必將得到查。筆者為此而高興。

  但是,整頓市場秩序,打擊和查處假冒偽劣商品,乃當地工商、食品衛生和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的職責所在。但為何“查處總在‘批示’後”?為什麼阜陽市相關部門對此無動於衷?他們在等“批示”嗎?當然這樣説,顯然有失公允,但是在未有“批示”之前,當地有關部門及其領導可能不會如此重視、並拿出足夠的魄力來查處和調查劣質奶粉事件。

  其實,公眾對各種“批示”毫不陌生。記憶猶新的就有,孫志剛案調查之中央領導的多次批示,而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批示更是不勝枚舉。而一些職能部門及其領導,似乎也養成了“等到批示”再辦事的思維慣性。這等“批示”辦事的背後,隱含著職能部門的某些辦事邏輯。

  “批示”顯示領導重視,“批示”者官愈大,則重視程度愈高,甚至可能成為“某某領導過問”之事或案子。領導重視之下,幹勁就顯得格外的足。幹漂亮了可能因此“功成名就”、步步高升。在某些人看來,“批示”還意味著“機會”!

  領導“批示”助推問題的解決,尤其是涉及多頭管理之事。沒有領導批示,下面的職能部門往往遇麻煩你推我讓,推搪扯皮,論功勞則你爭我奪;領導做出“重要批示”之後,眾目睽睽兼層層壓力下,職能部門之間只好收起平日擅長的“太極推拿”之術,暫且收斂一下散漫作風,於是部門之間顯得相互合作了。以阜陽劣質奶粉為例,當地工商、食品衛生和質量監督等部門面對記者的追問,相互推卸責任,顧左右而言他。但在省長乃至總理批示之下,他們還敢如此明目張膽推卸責任嗎?我看不會,因為官位要緊。無論如何他們得在體制之內,儘量合作,度過“難關”再算舊賬,否則大家官位不保。此外,領導批示之下,還可排除一些不必的干擾,利於問題的解決。因為手持上方寶劍,誰敢説不?

  看來,領導批示的作用還真不小。但這“批示”留有太深的“人治”印記,還顯現各職能部門日常工作的失職及相互之間缺乏制度性的協調之事實。這既有體制性的因素,更有職能部門執法惰性和部門利益在作祟。而且,“批示”雖然好用,但批示是把“雙刃劍”。“批示”在助推問題解決的同時,又可能使職能部門事事依賴於領導“批示”,總是希望借批示來處理和解決問題,容易患上“批示依賴症”,養成履職缺乏主動性的毛病。還因為領導批示的滯後性,又可能導致貽誤戰機,使原本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化而難以處理。

  阜陽的劣質奶粉,等到如今鬧得街知巷聞、婦孺皆知了,再去查處和調查,還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精明的黑商家不早就將毒奶粉銷毀或藏匿了?若阜陽有關部門之前,拿出決心和勇氣來,早些採取徹底的行動,收效不是更大嗎?又或者將當地劣質奶粉氾濫的情況及時向上級領導彙報爭取支持,不是更有利於工作的主動嗎?

  “批示”的盛行,以及部門“盡責總在批示後”,實在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但這恰恰是某些職能部門固守或留戀的辦事思維和邏輯之一。這既是當下的體制之痛,更是社會之痛。 (網友:白衣天使62)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發言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