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評天下週刊三月之思
————2004年第十一期(3月12日-19日)——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9日 11:10)


  三月春風,帶來無限希望;《天下週刊》,有網友們不盡心聲。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見證兩會

  網評兩會最熱心網友;七嘴八舌最廣泛民聲;臺前幕後,最動人故事;盡錄于→→“見證兩會”特輯


  [寄語] 政協閉幕意猶未盡 網友獻言再謀新篇  

  [感動] 觀記者會精彩問答 感溫總理非凡魅力

  側聽“兩會” 和網絡記者面對面(一)、(二)

  [在線] 栗忠民:我與總理面對面

  [連線] 沈冰:互動兩會,為百姓傳聲

  ■兩會思考


  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以求真務實的理性思維、謹慎的作風和科學的決策,把人民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13億人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中央領導集體一定能為中國實現既定的目標。→→[原創]新考驗新期望新完善新發展

  [網評] 反腐敗要從源頭抓起   [網評] 《行政許可法》與反腐“治本”

  [網評]領導下基層應提倡繞開“路線圖”  [原創] 建議堅決完善監督機制

  [欣喜] 總理也上網 民心可接觸  [原創]“不用念稿”體現務實精神

  ■事件透視


  3月15日晚,逃亡近一月的雲南大學血案嫌犯馬加爵在三亞被抓獲,據其交代,被害的4名同學平時和他關係都很好,他殺人的原因僅僅因為和同學之間的一點小摩擦。在學習之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其個人和學校萬萬不可忽視的問題。→→[反思] 馬加爵殘害四名同窗是誰之“過”?

  [原創] 媒體“炒馬熱”讓人生厭   [網評] 從馬加爵殺人行為透視心理教育

  ■過節感言


  又逢3月15日。我們高興,因為這一天已經成為中國消費大眾維權的一個節日、一面旗幟。但是,我們的心並不能因此完全放下,畢竟,消費者最想要的不是“315”,而是湛藍的消費天空。 →→[感言] 315,讓我歡喜讓我憂

  [網評]植樹節:不該忘記一個人   [原創]“維權”不是“維全”

  [央視網評]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消費者?

  ■社會聚焦


  收入差距過大已是我國現階段的一個普遍現象,要重視這個問題,防止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已是當前各級政府部門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須得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去解決。→→[網評] 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值得警示

  [網評] 責任追究制:將曝光進行到底 [原創] 林業建設需要多元資本參與

   [網友原創] 傳媒人,請小心法律邊界 [原創] 現代教育:穿新鞋、走老路的尷尬?  

  ■萬象點評


  錢和生命哪個重要?有誰會説錢更重要?但真的在突發事件中讓你選擇時,還能這麼毫不猶豫嗎?據3月12日《華商報》報道,陜西一輛運鈔車將一輛幼兒園接送孩子的麵包車撞翻,導致13名兒童受傷。運鈔車的經警停下車後,手持槍械和警棍圍在車旁,就選擇了護錢不救孩子。 →→[網友原創] 護錢救人,情和理為何碰撞?

  [原創]“小市長”之喜與“小樓長”之憂  [原創] 莫使人才變“才人”

  [原創] 從“紅嘴綠鸚哥”説起  [原創]誰該對異化的"女大學生情節"負責

  →→ 承前:《週游“天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 啟後:進入“網評天下”,繼續建言立論!

責編:張會玲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