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媒體“炒馬熱”讓人生厭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7日 14:49)


  馬加爵被公安部以最高的“一號通緝令”通緝,到前天晚上被捕,昨天一下子便成了全國所有媒體的最熱門人物與最熱門話題,可謂“盛況空前”。報紙上、電視裏,到處是“馬加爵”這個名字,還有就是那些抓捕他的警官們的紛紛“亮相”。更有的報紙還推出了“連載”《一個大學生"屠夫"的成長》。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一個殘酷地殺了四個同學的殺人兇犯,媒體報道一下,本無可厚非,但這樣過熱的反應,卻有點出人意外。似乎使我們看到現在媒體實在無話可説了,所以一有點風吹草動,便一窩風地“勇往直前”,惟恐落了它人之後,有損於自己的名譽與利益。其實以我看來,大家大可不必對“馬案”如此津津樂道,尤其是警方。

  二十三歲的馬加爵,充其量只是一個快要畢業大學生。他的犯罪,是一種突發性的偶然事件,而非像從前的“兩王”之類嗜惡如命,窮兇極惡的匪徒。所以他的落網,在人們的想象裏,是遲早的事。抓他的難點只在於:因為他是初犯,沒一點經驗,反使犯罪學專家們無法分析他的逃跑方向而已,因為他的隨機性太大了。

  抓到這樣一個初級幼稚的殺人犯,其實用不著這樣大張旗鼓、大吹大擂地自詡有多少“功績”。這樣的“吹噓”只會讓明眼人生厭。如果我們的媒體換個角度,談談馬案的“成因”,或許還能叫人信服點。可惜的是這方面的報道與文章卻少得可憐或者根本就沒有。倒是有幾位網友,化了功夫作了些這方面的探討。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馬案”,我們的有關部門包括教育部門,倒是要好好“反思”一下:一來是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有哪些根本性的問題?二來是在我們的社會轉型期,如何讓“公正”、“公平”體現得更適當一些,如何減小基尼系數的數值而讓社會更安定些?三來是社會“控制”問題上我們做了些什麼、還有哪些現在就該抓起來?

  媒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是社會精英的集中所在,她肩負著社會導向的責任。如果我們的媒體只津津樂道在一些浮面的、浮躁的炒作層面上,顯得多麼淺薄。那麼我們整個社會,便會以“淺薄”為榮、為尚,變為一具沒有思想沒有靈魂而激烈搖晃的軀殼,像人吃了“搖頭丸”一樣。沒有思想的社會,是可怕的、沒有前途的社會!(網友:鷗盟客)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發表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