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不用念稿”體現務實精神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5日 16:30)

  新聞背景:3月14日,《京華時報》發表了新華社記者采寫的胡錦濤兩會期間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報道。其中寫道,3月4日下午,胡錦濤來到政協民建、工商聯組聽取委員們討論,當會議主持者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見已有多位委員發言,時間也近黃昏,就想結束討論,請胡錦濤講話。胡錦濤卻誠懇地説:“我今天來,就是要多聽聽大家的意見。還有誰想發言?”委員們聞此,紛紛舉起手來。見有的發言的委員拿出了發言稿,胡錦濤又笑著説:“不用念稿子,大家想説什麼就説什麼。”“不用念稿子”的提醒,體現了求真務實精神。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透過每天的兩會電視新聞報道,我們可以看到,代表委員的討論發言,大都拿有稿子,不念稿子的即席發言少見。這似乎成為兩會討論的習慣,差不多年年開會年年如此。《現代漢語詞典》對“討論”的註釋為: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從召開兩會的主旨來看,代表委員的討論,應該包含有“交換意見”、“進行辯論”。那種照本宣科式的“討論”,是很難體現討論的應有之意的。

  既然討論需要“交換意見”、需要“進行辯論”,那麼為什麼代表委員又多是拿著稿子念呢?筆者分析,可能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怕説錯話,。俗話説“禍從口出”,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口無遮攔而受到打擊迫害。有的人感到,兩會是高層會議,有許多要員參加,説錯了話會對自己不利。而把要説的話寫成稿子,便於反復推敲,不給人留下“口實”,做到萬無一失。二是怕別人説沒水平。即興討論發言,想到哪説到哪,沒有文字稿系統嚴謹,也容易説“跑題”,要説出“彩”來,不僅要有一定思想水平,而且還要具有一定語言表達水平。寫成文字稿後這些擔心全沒了,能夠以優補拙。三是可能受自身素質的限制,結合大會實際,談一些有思想、有觀點的話來,有些為難。只好在家時讓人起草好“發言稿”,討論時唸唸就行了。上面所説到的一些情況,不知是否符合實際?但根據筆者多年在基層的體會經歷,有的領導幹部參加各種會議,差不多就是這樣“討論”的。

  那些會前就準備好“討論稿”的與會者,不知事先有沒有得到大會的主題報告,如果沒有,卻拿著會前起草好的稿子,豈不是有“先見之明”?會議討論,應該是一項重要程序,討論不夠紮實到位,勢必影響會議成效。

  胡錦濤請參加討論的委員“不用念稿,大家想説什麼就説什麼”,體現了開明態度和務實精神。這也説明,胡錦濤參加兩會討論,有聽取各種意見、包括反對意見的思想準備,否則也不會讓大家“想説什麼就説什麼。”。還表明,他確是想聽一聽來自各方面與會者説的真話、實話,特別是未見諸文字的心裏話,真心實意聽取大家對召開兩會的意見建議,對以法治國的看法想法。這還從側面反映,胡錦濤反對説空話套話。由於文字稿受“新八股”的影響,難免不説些空話套話,所以胡錦濤才提出來“不用念稿子”。如果文字稿句句在理,沒有廢話,又何必“不用念稿子”呢?

  從胡錦濤倡導兩會討論發言“不用念稿”,可以看出,召開兩會的有些過程細節,還需要改進提高。這其實也是對代表委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會議的各個方面都能扎紮實實,才能不斷發揮提高兩會在民主管理國家中的作用。

  願不念稿子式的討論,成為今後開兩會的新會風。(網友:趙光瑞)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