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焦點訪談:醫務人員面對非典盡天職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9日 20:21)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面對著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對醫務人員來説,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同時需要足夠的勇氣。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廣州呼吸病研究所160多名醫務人員憑著自己精湛的技術,使很多患者治愈出院,同時他們還第一個提出把廣東重症病人轉移到他們研究所治療。

  幾天前,記者進入了這個研究所的重症監護室,記錄下了難得一見的場景。

  今年初,廣東省發現非典型肺炎病例以來,這裡先後收治過70余例危重患者,在許多人眼裏,這裡被視為禁區。幾個月過去了,現在這裡的情況怎麼樣呢?經過允許,本台記者王志、王楊、陳洪奕于4月16日來到了這個研究所隔離病區。

  當時這裡一共收治了六名非典型肺炎患者,其中一人在重症監護室。監護室內,整潔、安靜得可以真切地聽到病人的呼吸聲。這裡的醫護人員個個都鎮定自若,監護治療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廣東省防治非典型肺炎醫療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67歲的鐘南山,在廣東省非典型肺炎的確診治療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4月17日,本台記者對鐘院士進行了專訪。


  鐘南山:我們收的第一例病人應該是在一月底左右,這個病人來的時候是極為嚴重的,呼吸困難非常明顯,有很明顯的紫紺,氧很低。當時我們還是按一般的肺炎治療,看到情況不好,就給他插管進行人工通氣。但是我們很驚奇的發現,進行人工通氣的時候,病人的肺很硬,也就是彈性很低,我們用常規的通氣方法很快兩個肺都發展為氣胸,也就是説兩個肺都破了。當時我們就調整了一下參數,繼續治療。我們當時已經開始有些懷疑這個病人是不是一個普通的肺炎,還是一種很特殊的急性肺損傷,或者叫急性的呼吸窘迫綜合症,在醫學上叫AIDS,所以我們就根據這個情況嘗試用了一些大劑量的皮質激素來治療。第二天第三天,他就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改善,主要是表現呼吸困難也減輕了。從那開始,我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平凡的一種疾病。

  那麼當時給我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這些病人當家屬或者説汽車司機把他們送來的時候,家屬都染上了同樣的病,所以當時我們已經感覺到他一個是有傳染性的,再經過一個階段,醫務人員大量的得病,家屬也大量得病,所以我們感覺到當時有兩個很強的聚集性,一個叫家屬聚集性,一個叫醫院聚集性。所以當時我們感覺到這是一個傳染性很強的,它的表現是像肺炎,但是並不是典型的肺炎,所以當時我們命名的時候,叫做不明原因肺炎。

  在廣東非典型肺炎的高發期,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呼吸病研究所最高時接治了43名危重病人,其中重病監護區16張床位全部爆滿。而這些危重患者都是鐘南山院士主動請纓,從其它院所轉來的。

  鐘南山:我想這是我們本職的本所工作的一個職責,因為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本來就是一個在呼吸疾病研究,特別在呼吸衰竭的搶救方面,它是基本功基本知識技能,以及搶救成功率相對是比較高的。所以在當前的情況,主要就是呼吸系統疾病,我們不做讓給誰做呢?這是一個很主要的原因。第二個我想,我相信我的手下以及我的同道。因為他們在做這方面很有經驗,而且他們很有責任感。因為這個工作,我們必須要承擔,就像我是一個掃雷班,現在目前要解決地雷的問題,那你掃雷班不幹誰去幹?這是我們本身的職責所在。第三個我考慮,實際上我也這麼個想法,這是一個機會,就在我們這個專業提高一個很重要的機會,讓大家在這裡頭鍛鍊,同時也認識這個新的病,我想對於我們學術上會有些貢獻。

  即使是責無旁貸,也需要足夠的勇氣,而且在學術上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今年以來,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前前後後共接診了70余位危重患者。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鐘院士對每一位病人都要親自過問,到病床前查看病情,經過多次反復實踐,終於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治療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

  鐘南山:我想有時候有些東西是舉棋不定的,比如説尤其最早提出來要進行大劑量皮質激素治療的時候,當時是有很大的冒險性,同時很多醫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根據我們的病例以及根據過去的臨床經驗,我要提出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需要比較果斷的,不要三心二意,果斷提出來。除了一個依據以外,我覺得很重要一個就是我天天都觀察,假如説這個處理是錯誤的,我可以及時改正,它不像做一個手術,一刀下去錯了就沒法改了。現在我們在密切觀察下,採用這樣的治療,假如説它一旦有惡化,馬上就改過來。但是我看不斷好轉,所以最後就定下來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有時候恐怕經驗比較多一些的醫生,在這種情況下,他做一個定奪,有時候起的作用還是比較重要的。


  在這場針對非典的戰役中,鐘院士不僅在學術上勇於實踐,而且在診療過程中始終在第一線。實際上,醫護人員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而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身先士足。他那非凡的學術勇氣,大無畏的奉獻精神也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工作人員:院士的話指導指導就可以了,他不單單是指導,他親身體驗,他甚至每個病人的口腔都看,就是説病會不會從咽喉也會發炎。我們收治幾十個病人,他每個病人都看過,而且不是看一次。

  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工作人員:因為他每週有一次門診,門診來自於全國各地的,來找他看病的人太多了,他太忙了,沒辦法,他每星期四下午,看到晚上九點鐘。後來我們所裏以及學院的領導勸他説,適當的控制一下,因為病人看不完的,都要看到七八點,每週都這樣,不吃飯看到五點鐘,五點多鐘喝一杯奶,然後就又看了,一直看到看完。

  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工作人員:這都是平常很小的事,已經看得出來他不嫌棄病人,有時候特別是外院轉過來那些病人,加上那些病人是長途坐車,剛剛來到病人有點臟兮兮的,鐘院長不嫌棄病人,他都很近距離跟病人接觸,病人有汗,他也會給病人擦汗,如果病人不小心,病人有時候會動,將被角露、肩膀露出來,他就會輕輕地給他蓋上去。

  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工作人員:我認為他是一個象徵,是一面旗幟。

  記者:什麼樣的象徵?什麼樣的旗幟?

  工作人員:是一個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白求恩精神與高超醫術相結合的一個楷模,是這樣的一個象徵。

  記者:那是什麼樣的旗幟?

  工作人員:旗幟就是代表了醫務人員無私奉獻、勇挑重擔、勤於鑽研、樂於奉獻的這樣一面旗幟,這樣一種集中精神的一面旗幟。

  不僅僅是鐘南山院士,在他周圍還有許許多多的優秀醫務人員。據了解,在呼吸病研究所160多名醫務人員當中,曾經有14人被感染,但是病倒了不要緊,治好了接著上,沒有一個害怕和逃避。而這樣優秀的醫務人員群體,正在全國抗擊非肺炎的第一線日夜奮戰著。

責編:薛藍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