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風雨兼程寫輝煌 十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側記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05日 12:26)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上午近9時,53歲的劉冬芃打開了家中唯一的電器——一台21寸的舊彩電,播音員的聲音在東四北大街163號大雜院裏響起。這名因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北京市民説:“我很想了解人代會又會有哪些好政策。”

  與此同時,在劉冬芃家5公里外的天安門廣場上,佩帶著6枚閃光的獎章、48歲的全國勞模丁曉蓮向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走去。作為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這位來自西部貧困乾旱地區的西海固婦女説:“當一個好代表,就是要反映社情民意,使政府工作給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構建社會保障安全網、實施人畜飲水工程……無論是劉冬芃還是丁曉蓮,都切實感受到了5年來黨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給老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

  今天上午,近3千名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式,聽取審議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十屆政協的2千多名委員列席大會。身著鮮艷節日盛裝的彝族代表者培仙説:“我們將重溫一樁樁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總結經驗與教訓,選出新一屆領導人,用我們的艱苦努力,續寫明天的輝煌。”

  大會堂外,來自新疆的幾名女代表手挽著手,拾級而上;大會堂內,巨幅國畫《報春圖》前,代表委員們熱烈交談。

  風雨同舟,我們一起走過。代表委員們説,輝煌的背後是汗水和勇氣。5年前,朱總理的“誓言”,仿佛還在耳畔縈繞: “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年間,我們的確經歷了有如“地雷陣”和“萬丈深淵”般的考驗。面對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面對接連遭受的特大洪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把握大局,開拓進取,破解難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改變了山河面貌;以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送為龍頭的重點工程全面開工,正在改寫中國經濟版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引進來、“走出去”,正在大大拓展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宏觀調控的能力日臻成熟,社會保障框架初步確立,建造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廈。

  預備鈴聲響起。黨和國家領導人同代表委員一起出席開幕式。9時5分,身著深色西服的朱鎔基穩步走向報告臺,大禮堂響起長時間熱烈的掌聲。報告臺前,由百合、紅掌和太陽花擺放成的“心”型圖案格外引人注目。

  在80分鐘的報告時間裏,掌聲11次在大會堂裏響起。這一份情係人民的報告,把所有人的心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

  “我們深切體會到,只有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才能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使各級政府成為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滿意的政府。”

  代表委員們用一次又一次的掌聲,表達出對過去5年政府工作的肯定與敬意。“本屆政府努力工作,勤奮廉潔,成功地破解了眾多難點,取得的成績大大超過預期,難能可貴!”吉林代表王家騏説。

  每一次歷史飛越,黨和政府都站在更高的起點,提醒全黨和全國人民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在本屆政府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朱鎔基語重心長: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嚴肅的神情中,有著深深的期許。

  10時25分,朱鎔基代表本屆政府所做的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結束。代表委員們再一次用長達一分鐘的熱烈掌聲,向朱鎔基致意。朱鎔基揮起右手作別。

  步出人民大會堂,面對代表委員的是迎風招展的紅旗和巍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王濤代表説:“民族復興的交接棒將傳到新一屆政府手中。我們相信有黨的正確領導,有億萬人民群眾的支持,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新華社記者劉剛 翟偉 趙承)

責編:趙瑋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