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焦點訪談】"心連心"藝術團赴萍鄉慰問演出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2日 10:18)


  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的活動至今已經開展了七年了。“心連心”藝術團正式命名後的第一場演出是在江西老區進行的,在全國人們熱烈慶祝黨的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的時刻,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又一次把自己的文藝演出獻給了江西萍鄉的父老鄉親。

  幾天來,素有“江南煤都”之稱的萍鄉市沉浸在一種節日中的氣氛中,裝辦一新的市中心秋收起義廣場成了市民們矚目的中心。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來萍鄉慰問演出的舞臺就設在了廣場秋收起義紀念碑下。演出前幾天,這裡進行的排練活動使廣場變得熱鬧非凡。

  位於江西南部的萍鄉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80年前這裡爆發了舉世聞名的安源工人運動,毛澤東同志領導秋收起義,萍鄉是主要的策源地,今年也是秋收起義勝利75週年。為了慰問萍鄉老區人民,“心連心”藝術團在時隔七年之後,再次踏上了江西這片熱土。

  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導演 齊憲役:這次“心連心”的演出,是中央電視臺第40次“心連心”的演出。這次演出有其特殊意義,這是黨的“十六大”剛剛勝利閉幕,這是我們黨的“十六大”閉幕以後的中央電視臺“心連心”的首次的演出。我想,通過我們的演出,要反映出萍鄉老區人民,包括江西人民,以至全國人民,“十六大”以後歡欣鼓舞這種心情。同時,我們“心連心”藝術團到萍鄉這個革命老區來,到這片紅色土地上,也使我們受到革命的傳統教育。


  11月27日,為了慰問辛勤工作在一線的煤礦工人們,“心連心”藝術團小分隊在正式演出之前,來到安源煤礦進行慰問演出。演出地點設在安源煤礦的總平巷口和安源煤礦工人日俱樂部舊址,演出時間是上午9點鐘才開始,但是一大早,熱切的的人們早已把現場圍得水泄不通。

  萍鄉市民1:我們也是從很遠的地方趕過來看的。這對我們萍鄉人民來説這是一個機會。黨中央讓“心連心”藝術團下來,這個機會我們肯定有機會要把握的,對不對。

  記者:早上幾點鐘過來的?

  市民1:6點鐘。

  市民2:我今天早上7點就來了,聽説中央電視臺藝術團到這裡演出,心裏感到十分高興。衷心感謝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安源工人的關心和關懷。

  記者:你們是特意趕來看演出的嗎?

  市民3:對。

  記者:從哪兒趕過來的?

  市民3:從萍鄉。

  記者:到這裡,早上幾點鐘起來?

  市民3:6點鐘。都沒睡著。

  記者4:我們全礦局等於像過年一樣,大家一大早就起來了,都説這是我們安源的大好事,大喜事。


  在演出現場,藝術家們懷著深深的敬意,向這些被譽為“開採太陽”的採煤工人們,獻上他們一片誠摯的祝福。

  在參加這次“心連心”活動的演員中,還有一些江西籍的歌手。從萍鄉安源煤礦走出來的江勝鳴,在演出現場為家鄉的父老鄉親一展歌喉。

  演員江勝鳴:第一次參加中央臺的“心連心”就來到我的家鄉,我心裏非常高興。因為這麼多年我離開,我都忘不了這塊土地,也忘不這兒的人民。是他們給予了我勇氣,鼓勵我,使我在藝術上不斷地成長。我也感謝“心連心”藝術團給我這麼一個機會,回到家鄉為家鄉的人民演唱,為父老鄉親演唱,用我的歌聲報答他們,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培育之情。

  演員譚晶:應該説每次參加“心連心”的演出,對我來説都是一種提高。因為我覺得這麼近距離地跟觀眾做這種交流,對一個演員來説確實是一種鍛鍊。所以我覺得每次從“心連心”都能學習到很多東西。

  當“心連心”小分隊的演員們在煤礦進行慰問演出的時候,萍鄉市郊區鄉農民銅管樂隊的農民也在忙碌著,因為在明天主會場正式演出時,他們也要上臺表演。

  記者:你們都有什麼樣的節目?

  萍鄉市郊區鄉銅管樂隊樂手謝洪:我們就是演奏兩首曲子,第一首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二首是《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記者:現在練得怎麼樣?

  謝洪:現在總的來看,這兩首曲子練得還不錯,總的感覺來説。但是離演出還有兩天,我們還會更加刻苦地訓練,會把這兩支練得更好更熟。


  在這次“心連心”演出活動當中,除了藝術團的演員之外,還有許多萍鄉的演員和群眾參加了演出活動,郊區鄉農民銅管樂隊只是其中之一。據介紹,在萍鄉像這樣的農民銅管樂隊一共有近百支。

  樂手李開德:我們繁榮文化生活,都是在生活水平提出的基礎上,以前我們的自行車,我們現在就都換成摩托車了,我現在都是一萬多塊錢的摩托車。

  在採訪完農民銅管樂隊之後,記者又來到了秋收起義廣場“心連心”演出的主會場。我們發現,這裡正在進行的排練活動,吸引了大批熱情的萍鄉市民,最多時廣場上的人數達到了上萬人。

  記者:在這裡看了多長時間?

  萍鄉市民:我們上午在這裡看到11點回去的,下午1點鐘又趕過來了。

  記者:吃完飯又過來看?

  市民:對。

  記者:覺得節目怎麼樣?

  市民:心裏特別高興。對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對我們萍鄉到我們這裡來演出,是我們萍鄉人民的一件大事,我們好多人都做了特別的準備,都買來了望遠鏡。

  在排練現場,我們又看到了郊區鄉農民銅管樂隊的樂手們。

  記者:看你今天是全副披掛來的。

  樂手李林艷:對,這個照相機,還有攝影機都帶過來了,都是自己帶過來。因為明天要上臺就沒時間帶過來了,所以今天將這個全部拍下了,留做紀念。

  在參加這次演出的演員中,有許多人已經是多次參加了“心連心”活動,人民群眾那種質樸的情感,對文化藝術的渴求深深地感染了他們。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一次情感的昇華。


  演員王霞:每次“心連心”演出都是非常感動,不一樣,為什麼呢?非常貼近觀眾,尤其觀眾非常喜歡我們的歌,每逢見了握手真是熱淚盈眶,覺得我們真是代表黨中央給他們帶來了溫暖和親情。

  演員毛阿敏:每一次像這种老區邊遠地區演出的這種感受,第一是非常震撼,第二是非常受教育,第三你會覺得他們那份很真摯的,很發自內心的這種情感,讓你真的是受益匪淺。

  演員殷秀梅:“心連心”就是真真正正地走到人民群眾當中,離他們很近,所以他們感覺也非常親切,有的群眾很長時間,很多天就在盼望這個演出。所以我們每一個演員以能參加這個“心連心”感覺到驕傲和自豪。

  演員夢鴿:從舞臺上走下來,走到他們中間,這對我們來説也是一個非常很好的一個學習的機會,一個鍛鍊的機會,也是在凈化我們自己,使我們自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不斷地長大成熟,也吸收很多的營養,從思想上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大一種觸動和鼓舞。

  演員王宏偉:對於一個歌唱演員來講,能夠參加“心連心”的活動,能夠有機會到基層去為大家服務,能夠更接近群眾,能夠真正地做到去和人民群眾心連心,我覺得對於一個演員來講,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是一次非常好的一次向廣大觀眾學習、磨煉自己技藝的一個機會。

  11月28日,在萍鄉人民的熱切期待中,“心連心”藝術團的演出開始了。

  中共江西省萍鄉市委書記 陳安眾:在黨的“十六大”剛剛閉幕不久,我們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就來到了萍鄉,把喜慶“十六大”的首場演出送到了我們萍鄉,我們萍鄉人民是特別開心,我們感謝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萍鄉,對我們老區人民的關懷。也感謝全國的廣大文藝工作者和電視工作者對我們老區人民的厚愛,我一定乘“十六大”的東風,把我們的工作搞得好上加好,使我們萍鄉這個百年工礦城市這個老區,這個以採集為主的城市再顯輝煌。

責編:千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