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從戰略競爭到建設性合作 京滬專家談中美關係   
08月29日 10:11

    ●經常性的首腦互訪既標誌著兩國關係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它繼續發展。

    ——楊潔勉

    ●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把中美關係的定位從“戰略競爭”改為“建設性合作”具有積極的深刻含義。

    ——劉學成

    ●在反恐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給予支持與合作,這為中美關係重新趨向穩定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可能。

    ——任曉

    ●中美之間在經濟領域很強的互補性,使中美經濟關係成為一種雙贏的關係。

    ——王國興

    ●就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而言,中美兩國已經取得了重要共識,並且進行了積極合作。

    ——沈丁立

    ●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崛起並不必然伴隨著挑戰美國的利益或意味著美國的衰落。

    ——傅夢孜

    文匯報消息 由於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兩國關係從去年10月以來,總體上走出低谷,步上正常軌道。8月26日,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阿米蒂奇訪問北京,參加中美副外長級政治磋商。雙方為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今年10月下旬訪美做了準備。

    北京、上海的美國問題專家撰文就中美關係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發表看法,他們一致認為,江主席訪美將對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産生重要意義。

    “911”後的中美關係:兩個金秋十月間 布什來華——江澤民訪美

    楊潔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近日,中美雙方已經宣佈,江澤民主席將於10月下旬訪美。經常性的首腦互訪既標誌著兩國關係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它繼續發展。從去年10月布什總統出席上海APEC會議到江澤民主席將於今年10月訪美,中美關係總體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其主要表現在:

    第一,當前世界格局正處於局部調整期,中美兩個大國及其它大國的相互調整呈現積極和良性互動。“911”事件後,世界和地區格局發生變動,在中、美、俄等大國的雙邊和多邊互動中,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但有關各方都避免直接對抗。第二,“911”事件之後,國際反恐任務凸顯,中美兩國在全球層次上(如在聯合國)、區域層次上(如在中亞和南亞)、雙邊層次上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而且,兩國加強了在其它非傳統安全問題上的合作。第三,中美兩國在地區經濟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也有所進展。中美兩國在亞太經濟方面的合作趨向具體化,促進了亞洲經濟區域化的發展。同時,兩國在防止印巴衝突升級問題上注意協調,共同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第四,中美雙邊關係朝著穩定和互利的方向發展。兩國經濟貿易關係進一步發展,政治關係趨向穩定,軍事關係有所恢復。此外,布什政府從其戰略利益出發,對所謂的“一邊一國”論作出反應,重申“一個中國”和反對台灣“獨立”。

    中美都是世界上的重要大國,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必將對世界事務和國際關係産生重要影響。

    機遇與挑戰並存:從競爭到合作 反恐搭起舞臺

    劉學成(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美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過去兩年中,中美關係經歷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由於兩國領導人的智慧和重視,兩國關係從去年上半年的低谷恢復到正常的軌道。“911事件”使兩國關係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兩國政府認識到在反恐戰爭和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兩國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兩國合作的機遇在於雙邊關係中面臨的挑戰。為此,美國政府修改了上臺之初有關中美關係是“戰略競爭”的定位,逐步調整為“建設性合作關係”。中國政府一如既往,致力於增加信任,求同存異,發展合作,避免對抗,推動兩國關係“建設性合作”的方向健康發展。

    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把中美關係的定位從“戰略競爭”改為“建設性合作”具有積極的深刻含義。“合作性”是相對於“競爭性”提出來的。這表明兩國政治家在處理雙邊關係是採取協調和合作的態度,尋求雙方的共同點和共同利益,致力於擴大合作的空間和領域。“建設性”就是承認兩國關係中在有合作機遇的同時,也不回避存在的分歧和摩擦,強調從維護雙邊關係和大國在謀求和平和發展而作出的正確選擇。

    江澤民主席10月訪美,將作為布什總統的客人到他在得克薩斯的莊園做客。這表明中美兩國政府對發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高度重視和真誠願望。

    亞太安全:鐘擺向中間擺動 反恐是穩定基礎

    任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美國室主任研究員)

    中國是亞太地區的組成部分,亞太安全形勢與中美關係息息相關。冷戰終結前後,亞太地區形成了力量多極格局。美、中、日、俄、東盟等成為本地區的重要力量極。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大力量互有消長,對亞太安全也帶來了一定影響,但總體格局沒有改變。蘇聯解體後,美國最大的對手不復存在。但是美國始終在尋找什麼是新的威脅。長期來,歐亞大陸的兩端一直是美國的戰略重心。在歐洲,美國主導的北約已完成第一次東擴,並且還將繼續擴展。美國在通過科索沃戰爭“搞定”了南斯拉伕後,“西線”已無“戰事”。美國戰略家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到了亞太地區。

    在這一地區,美國據以支撐的是一系列的雙邊同盟。布什政府上臺後,美國調整了其亞太政策,認為克林頓政府把美國的亞洲盟國與中國的先後次序顛倒了,因此要顛倒回來,盟國為先,中國為後。

    布什政府上臺之初,對華鋒芒畢露,咄咄逼人,遭“911事件”打擊後,不得不有所收斂,中美關係的鐘擺重新向中間擺動。反恐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正是在這一嚴重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給予支持與合作,這為中美關係重新趨向穩定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可能。

    相信10月江澤民主席訪美期間,中美反恐合作還將是議事日程上的重要問題。

     經濟關係:升勢穩定發展健康 中美經濟互補雙贏

    王國興(上海浦東美國經濟研究中心)

    布什政府上臺以來,中美關係經受並將繼續經受考驗,但中美經濟關係一如既往地順著90年代以來的升勢穩定地向前發展。

    重要的是,中美經濟關係過去一年半來的發展是在美國經濟出現十年來首次衰退以及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的陰影下取得的,反映出中美經濟關係是牢固的,發展是健康的。中美經濟關係能夠排除干擾、穩定發展的原因,首先在於中國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在世界經濟低迷的背景下進一步增強了美國工商界到中國參與發展、分享經濟高速發展成果的信心;其次在於中國加入WTO後遵守承諾,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和範圍,尤其是服務業的對外開放,為美國工商界提供了廣泛的機遇;第三,美國確立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為中美經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美國工商界敢於為此籌劃、實施或簽署中長期的戰略投資決策或合約。

    然而,中美經濟關係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現實的和潛在的問題,其一是布什政府在貿易領域實行保護主義,損害了中美經貿關係;其二是布什政府除了年初放寬向國外出口電腦限制外,沒有在放寬高技術領域對華出口和投資限制方面採取進一步的措施,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有擴大的趨勢,中美貿易摩擦將會日趨增加;其三是美國保守勢力堅持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必然挑戰美國的國家利益,把經貿問題政治化,可能對中美經濟關係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但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美國確立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已經為雙邊經貿關係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中美之間在經濟領域很強的互補性,使中美經濟關係成為一種雙贏的關係。最重要的是,美國不會自己把經過艱苦談判打開的進入中國之門關上的。因此,中美經濟關係將會穩定地向前發展。

     防擴散:已經取得重要共識 有待進行全面合作

    沈丁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在波瀾起伏的中美關係中,既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以及因此發生的多方位合作,又存在著結構性的分歧與矛盾。毫無疑問,就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而言,中美兩國已經取得了重要共識,並且進行了積極合作。

    中美都認識到,核武器的擴散已對地區和全球安全構成了威脅。基於此,中美與各國合作于1995年成功地推動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效期的無限期延長,牢固地維護了核不擴散在國際社會的準則作用。次年,經過艱苦的多邊談判,《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開始簽署,美國和中國成為最先簽字的兩個國家。

    同樣,在防止生化武器的擴散問題上,中美也開展了一定的合作。中美都已簽署並批准了《生化武器公約》,美國對展示其銷毀生化技術以利中日銷毀日本在華遺留生化武器已經顯示了興趣。在克林頓執掌白宮時代,中美還就提出《生物武器公約》的核查議定書開展了對話。

    在防止導彈技術擴散方面,中美于1994年10月就導彈內在特性問題取得重要共識,並於2000年11月就加強導彈技術出口管制達成一致。人們還注意到,中美兩國對反對南亞地區核試驗,增進地區安全已進行了積極的戰略合作。

    需要指出,兩國開展關於不擴散問題的合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難。這主要存在於以下三個方面。1、布什政府過分強調防務,削弱軍控在防擴散和國際安全中的地位,這尤其表現在拋棄《反導條約》,發展旨在覆蓋全美的彈道導彈防禦,從而損害大國之間的互信,以及基於互信互利之上的防擴散合作。2、在不擴散出口管制問題上,動輒對華制裁。3、美國在尋求中國大陸在國際防擴散問題上合作的同時,擴大對臺售武,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利益。

    鋻於這些原因,中美在防擴散方面尚待全面合作。美國希望聯合國裁軍大會就停止生産武器級裂變材料開始談判,卻由於它反對談判防止外空軍備競賽而不能如願。美國必須認識到,只顧自身安全,最終並不會給它帶來最大的安全。

    軍事關係:最需要增信釋疑 遲早會恢復交流

    傅夢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美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中美關係是中國對外關係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這種關係發展到今天,其內涵更為複雜,也更為豐富,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今天,發展兩國關係的構件更為多元,這表現于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交流各個方面。多種內涵擴大,構件增多的合成性基礎正是維繫中美關係發展的依靠。

    這種合成性基礎支撐的中美關係在具體方面發展並不平衡,經濟關係發展十分強勁,文化人員的交流十分頻繁。在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繁榮方面的協作也日顯重要,而在構成雙邊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軍事交流關係方面仍處於某種停滯狀態,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美中安全評估報告》、《中國軍力報告》及《本年度國防報告》的發表,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的輿論在美國甚囂塵上。《國防報告》雖未直接點名,但十分明顯地流露出對中國的強烈戒心,稱“亞洲可能出現擁有相當資源基礎的競爭對手”。顯然,增信釋疑已成為中美軍事關係中最需直接面對最具焦點性的方面。

    中國軍事現代化作為一個可以肯定的方向,是一個並不難理解的自然而然的過程,經濟發展的時候適當增加軍費開支同樣如此,這是中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的需要。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崛起並不必然伴隨著挑戰美國的利益或意味著美國的衰落。

    當然,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存在陷入衝突的可能性,美國政府的一些親臺行為如果被陳水扁勢力誤認為是對其“台獨”傾向的某種支持而加以利用,美國維持臺海現狀的戰略將面臨巨大考驗。

    中美軍事交流早晚是要恢復的,這是一種互惠的關係,既有利於穩定促進中美整體關係的發展,亦有助於推進雙方業已展開的反恐合作,加強在反擴散和在熱點地區的協調與合作。



責編:趙瑋寧 來源:文匯報


相關新聞
上半年中美雙邊貿易和投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07月26日 14:52)
【教育】對比中美少兒教育,你會無動於衷?(08月16日 15:38)
【文化】中美大學生放飛和平(08月12日 14:27)
“音樂橋”連結起中美文化(08月27日 08:38)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