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兩會傳真     網站專稿     兩會聚焦     圖片報道     媒體評論     兩會多棱鏡     網上視頻看兩會         



眼 淚——製作《黃菊同志在甘肅》節目側記


  老鄧已經是第三次掉眼淚了,但最後一次也沒當著攝像機的鏡頭,後來他説,因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黃菊同志這回能在電視上看見他,他得喜慶點兒。

  老鄧叫鄧有祿,是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倒水塘村的村民,也是《新聞夜話》的嘉賓。

  去年,老鄧的妻子病了,孫子也病了,得的是腎炎,這種病費錢,花了好幾萬,家裏借了債,勞力又不夠,日子越過越緊巴,成了村裏典型的貧困戶。所以,黃菊同志在今年1月19號到甘肅視察的時候就到老鄧家去慰問。

  那天老鄧哭了,掉了好多眼淚,在接受《新聞夜話》採訪的時候,老鄧説:一開始他聽説要見中央首長,就緊張,還激動。等到了那天真看見黃菊同志,他不知道怎麼辦,手發抖,只得藏到身後,心想:“這麼大的領導,真能握我的手?”結果最後是黃菊同志把他的手硬拽了過去,還握著不放。老鄧這眼淚就涌上來了,不住地住下流。所以,後來我們在資料片裏就看到:老鄧一邊哭一邊笑,一邊講一邊用手抹眼睛。

  我作為《新聞夜話》兩會特別節目《黃菊同志在甘肅》的編導,專門趕到老鄧家去拜訪,雖然之前已經知道一些情況,還是驚訝于這裡的貧窮和荒涼:土坯的房子,土坯的墻,一家人擠在一間小屋的土坑上。老鄧的外孫唯一的玩樂項目就是在光土地上滾一個鐵圈圈,勞動工具簡單到可以用人類早期使用工具的基礎知識來介紹,很容易點得清鐮刀、鐵鏟、耙犁。倒是有一輛舊自行車,據説是最值錢的一個物件。

  同樣讓我驚訝的是:這一家人的精神狀態是樂觀、昂揚的,這種昂揚可以與城裏所謂新興的“小資”群體的迷茫和玩味迷茫形成強烈對比。我看到了一種單純的信仰,和這種信仰帶來的力量。

  老鄧説:“這麼大的領導緊緊握住我的手,確實感動。”

  老鄧説:“以前在蘭州打工,稍有點錢的老闆都不喝我倒的水,他們説我們農民不講衛生。”

  老鄧説:“喛,我和黃菊首長象朋友,象兄弟一樣開玩笑哩!”

  老鄧感到了有生以來從未得過的尊重,他現在的感覺好極了,村裏人都羨慕他。真的,都羨慕他,他們都擠到他家裏爭著和他握手,説這是中央首長握過的手,為此,老鄧好幾天沒洗手。

  至於生活,老鄧説那裏小意思,沒問題。當然要過好日子,當然要奮鬥,當然得靠自己,而且,不光是講大道理,現在已經商量好怎麼幹了,一家人開會商量的——用慰問金買頭羊,再下小羊,發展畜牧業;時間表也訂出來了,四年之內,預計能賺到幾萬塊錢;房子當然是得翻蓋了,而且都換成磚房子。總之一句話,象黃菊同志講的:“你才五十五,我六十四,咱們還這麼年輕,手挽手,肩並肩,一起往前闖。”

  我問老鄧:要是還有困難克服不了怎麼辦,要不要找人幫忙,再找政府支援一下,他的語氣簡直讓我自覺羞愧:”決不求別人,我們一家人準備團結起來,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他是拍著胸脯説的,很堅定的語氣,很響亮的聲音。説這話的時候老鄧就忘了哭,只管笑,他只有想起黃菊同志和他握手的時候才忍不住眼淚,我們在他家見面的時候他是第二次流眼淚。

  第三次是老鄧來北京,準備錄製節目之前,我們去看他,他一再提起那次握手,他一再品味當時的情景。回想這個對他來説是件幸福的事,就象第一次到北京來要看一看天安門,他準備回去給家裏人講講他的幸福,以後也可以常常回想一下,不知道講天安門的時候他會不會流眼淚。

  反正錄像的時候他倒沒哭,聽説可以通過鏡頭向黃菊同志問個好,他笑得比誰都燦爛。(董雯嫣)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