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有韻味的“人藝風格”


  無論是誰,一聽“人藝”二字,《茶館》、《雷雨》、《蔡文姬》等經典名作立刻一個個的蹦出了腦海,老舍、曹禺等大師的影子也開始朦朧于眼前。倘若是位話劇愛好者,他還會一邊瞇著眼睛回味,一邊悠悠兒地吐口氣道:“嘿!有味兒!”

  “人藝”的全稱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自1952年6月12日屹立於北京城的美術館大街上,至今已有50個年頭。當時,年輕的新中國正百業待興,而一批同樣年輕的戲劇藝術家們滿懷熾烈的熱情,希望建立一所“像莫斯科劇院一樣的”人民大劇院,以此來豐富新中國的文化建設。戲劇大師曹禺是人藝的首任院長,焦菊隱,歐陽博,趙起楊等中國話劇界的宿將則成為“人藝風格”的奠基人。

  在討論建院目標時,這些演藝大師們表現了對“自我”強烈追求的風格,明確提出了要建構“自己的即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演劇體系……逐步建立一種風格”。他們廣泛吸收西方演劇學派,特別是斯坦尼斯拉伕斯基的表演體系,並在此基礎上將中國戲曲的藝術精神、藝術因素以及中國古典詩詞畫論的精髓融入進來,在中西方藝術的交相輝映中北京人藝形成了自己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話劇民族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尤其是京味京韻和厚重的北京“四九”城文化色彩,在演出中強調詩意和整體性;創造鮮明舞臺形象,等方面。多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茶館》這樣的話劇模式:有故事、有人物、有戲劇衝突、有精彩的臺詞和表演,簡潔明了但意味深長。

  由於歷史的原因,話劇藝術曾一度被份外地加上了各種沉重的負荷,在藝術創作和學派借鑒方面也受到一元化的種種束縛。但在尋找“自我”的旅途上,這一代人無疑邁出了堅實而成功的一步,此後所言的繼承、超越、發展才有了根基。而“人藝風格”的構建也是對此前中國幾十年來的話劇實踐,以及更加悠久的中國戲劇經驗、美學傳統的一種總結、凝聚、提升。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