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小梅之約     主創人員         



《小梅之約》——小丫嶄露尖尖角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七天假日當中,中央電視臺精心打造的大型益智節目《歡樂英雄》,讓電視觀眾大飽了眼福,王小丫、李咏的名字再次被廣大觀眾所津津樂道。在今天的節目當中,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王小丫。

  








  孫小梅:很多觀眾都對你的名字特別感興趣,給我們説説你這個名字的由來吧。

  王小丫:這個名字是我爸爸給我起的,我就叫王小丫。小時候我特別不喜歡這個名字,因為上小學時,同學就會説:你是一個樹丫丫,你是一個腳丫丫,我就特別生氣,一定要改。那個時候我自己改叫王凱,凱歌高奏的“凱”,叫了一學期。後來我爸跟我説,你還是叫回來吧,叫王小丫好。我説不好,同學都會笑我。然後我爸説,你長大了就會知道這個名字的好處了。後來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我爹説不能改那就不能改。我在報社當記者的時候,報紙的報頭每天都用黑體的四號字上我們總編的名字,他叫張大明;我是隔三差五的才會有一個豆腐塊的文章,那上面寫著本報記者王小丫,是特別小的小五號字。有一次我跟總編出差,到四川一個叫內江的地方,所有的人都認識我,不認識我們總編。有一個人説,她的名字好記。我這才體會到我爹説你長大了就知道這個名字好的原因。

  我剛到報社的時候好象不是特別擅長跟人溝通,我第一次去採訪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跟人家交流,不知道怎麼提問,但是這六年下來,我覺得我還是積累了一些與人交流的經驗,對我來説收穫挺大的。

  孫小梅:給你今天做這個工作打下了一個比較深厚的基礎。

  王小丫:對。我覺得它給了我一種內心的自信。

  孫小梅:那你什麼時候開始想想有一點變化呢?

  王小丫:其實也不是我想有變化,我當時不得不變化,因為我們報社垮了。我當時可能因為年紀不大,所以好象沒覺得什麼特別震撼的,當時有一種順水推舟的感覺,就覺得好象這件事是逼著我做一種選擇。如果讓我自己主動去做的話,我覺得像我這種性格的人可能很難邁出這一步,就是要放棄掉很多東西。

  孫小梅:報紙解散之後,你的第二份工作是做什麼?

  王小丫:我覺得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再去找一份新的工作,可能也比較盲目,對於電視來説,我還需要去學習很多東西,它對我來説還是很陌生的,所以我就選擇去北京廣播學院上研修班。

  孫小梅:你到中央電視臺做的第一個欄目是什麼?

  王小丫:《商務電視》裏面的有一個小節目叫《黃金旅遊》,我在那個裏面做一個電視導遊。

  孫小梅:你一到電視臺就是現在這樣的形象嗎?

  王小丫:我剛來的時候不是這樣的,那時候是披肩長髮,我特別喜歡留長頭髮,我覺得風一吹特美。但是,出外景長頭髮還行,坐在攝影棚裏就不行了。我記得錄了兩期《供求熱線》,製片人郎佔嶺老師就跟我説,小丫,主任説不好。有一次審片子的時候,我們主任説,哎呀,她怎麼看著不對勁兒,小丫頭片子不好看。郎老師跟我説,咱得改,咱得換形象。我就想怎麼換呢?一狠心,就把長髮剪成短髮了,後來再出圖像我一看,就感覺職業一些。

   這期間,小丫主持了《商務電視》、《金土地》、《供求熱線》、《經濟半小時》等多個欄目。

  我還在報社工作的時候,看了《經濟半小時》的“315”專集,有這樣一個細節:主持人告訴消費者怎麼保護自己,他拿了一個空飯盒,把盒蓋一蓋,然後拿一次性的筷子往上一插。從看了這個節目之後,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使用一次性的東西,一定要給它揉碎了,再扔進垃圾桶。所以我覺得《經濟半小時》這樣的節目有一種責任感,我覺得這種東西會影響人的一生。

   2000年《開心辭典》欄目開播,主持人王小丫以親和睿智的風格博得了觀眾的喜愛。

  我覺得來到《開心辭典》的那些選手非常可愛,因為有一個親友團,我看到的所有選手和他們的親友團特別相親相愛、互相體諒,不管是答對還是答錯,你能看到這一家人團結一心的這種和睦的感覺。還有,我們的選手特別有意思,他們來自於祖國的四面八方。我記得有一個揚州的女孩叫陳宏,她的聲音嗲嗲的,長得特別漂亮。她幾乎是跌跌撞撞答完了12個題,在答題的過程當中,她老是瞪著大眼睛問我,小丫,我答對了嗎?我覺得她特別特別可愛。很多選手只答對了二、三道題,甚至是一道題就失敗了,換另外一名選手上來,我心裏都挺難過的,我覺得來一趟挺不容易的,他們還反過來安慰我説,出線已經不錯了,我已經過了佳明這一關。我覺得他們真的是很可愛。儘管這個節目的程序是不變的,一些規則是不變的,但是選手每天都在變,選手的個性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是這些選手給了我們節目這種新鮮的東西,這種有活力的東西。我喜歡他們。

  








  孫小梅:在考別人的時候,有沒有被參加考試的觀眾考過呢?

  王小丫:我記得有一次特別有意思,考一個美國人類似于中國的婚姻這樣一道題,我跟他説,在中國有很多大事,比如婚姻就是大事,我就跟他一點提示,他馬上就問我:你結婚了嗎?我當時一下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然後我説:你問我還是我問你?好好答題。他一下就不吱聲了,開始答題。有的觀眾説小丫有一個動作,就是在問人家的時候喜歡眨眨眼。我其實並不想這樣眨眼,但是我對強光不太適應,一看到強光就老眨眼,自己控制不住。有一次,我看到楊瀾寫的一篇文章,她説她在中央電視臺的時候也特別愛眨眼,後來有一個老師跟她説,你對著最亮的那盞燈看,看的時間長了就會克服這個習慣。我就照著做了,我看著那盞最亮的燈,一直看到眼前一片白,還是眨,而且還落下一個紅眼的毛病。所以我覺得這個習慣改不了。

  孫小梅:你現在還在做《經濟半小時》,同時在做一個風格完全不同的益智類節目《開心辭典》,那你在做這兩檔完全不同類型節目的時候,怎麼完成角色的轉換?

  王小丫:這兩個節目都是屬於傳媒,傳媒的基礎我覺得是溝通,溝通的基礎我覺得是誠懇,在這兩個不同的節目當中我用誠懇來統一,我覺得是不會錯的。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