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十集 不屈的戰魂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7日 17:57 來源:CCTV.com

抗日山烈士陵園

  解説:這裡埋葬著750多名烈士的忠骨,墓碑上銘刻著3576名烈士的英名。這是在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1942年的7月7日建成的。陵園建成後,人們自發地管這裡叫抗日山。


國殤墓園

  雲南騰衝的國殤墓園,安息著抗日遠征軍的8000英靈。國殤墓園始建於1945年1月,是抗戰中建成的規模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園。忠烈祠後面的這整座山是烈士冢。埋葬著3346位將士的忠骨。他們是在同一次戰鬥中犧牲的,那次血戰整整打了42個晝夜。


英靈山

  這裡掩埋了267位抗日將士的忠骨。抗戰期間戰死於膠東大地上的20850位英魂,在這裡只留下了姓名。英靈山巔的烈士塔建成于1945年的8月15日,那正是抗戰勝利的那一天。

  他們不屈的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寶庫中無比燦爛的瑰寶。

  主持人:英雄是為祖國和自由而戰的人。

  八年全國抗戰,中國軍隊的重要戰役進行了200多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在英勇奮戰的日日夜夜裏,那些離我們而去的英雄們的魂魄,長留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解説:趙一曼,一個普通的中國女人,在抗日戰爭中成為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大英雄。1936年8月2日她被殺害,犧牲時年僅31歲。她是在一次與敵人的激戰中,身負重傷後被俘的。

  今天的人們也許還會再問,歷史為什麼對趙一曼懷著一種特殊的崇敬?


趙一曼事件材料

  這是保存在哈爾濱公安局裏的有關趙一曼的卷宗。它記錄了趙一曼在獄中遭受的酷刑和折磨。

  但直到犧牲,日本人所能了解的只是:她叫趙一曼,是一名抗聯戰士,他們不論用什麼手段都無法摧垮趙一曼堅強的信念。

  坐落于哈爾濱市區的東北烈士紀念館,曾經是偽濱江警務廳所在地,趙一曼曾被關押於此。在這裡,趙一曼用她不屈的意志與敵人做了最後的較量。

  ——剛剛被抓的時候,她渾身是傷,腿也斷了。

  ——敵人灌辣椒水,灌了以後她肚子都漲起來。

  ——用竹籤子扎她的手,用燒紅的鐵往她身上烙,還有電刑。

  ——等她醒來,用鞭子抽。而且是對著這個槍傷啊,抽。

  ——日本人就是説哪怕你哼哼一聲,他都覺得是戰勝了趙一曼。可是趙一曼就是沒讓他們得逞。

  ——她就是為了自己的信念不惜一切去捍衛它,這就是我,趙一曼!

  那些酷刑是人類的獸行。這裡是趙一曼最後的戰場。

  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日偽軍押上開往珠河的火車。趙一曼在車上,用沒有指甲的雙手給幼小的兒子寫下了遺書。幾個小時之後,趙一曼在珠河小北門被槍殺。

  陳紅 趙一曼孫女

  "寧兒啊!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趙一曼讀過的書

  解説:當解放以後,千千萬萬的人們可以大聲誦讀趙一曼遺囑的時候,人們在問,趙一曼是誰?她從哪來?遺囑中的孩子又在哪呢?難道這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無名英雄留給我們民族後代的嗎?

  20世紀50年代初,趙一曼的事跡被拍成電影,在全國公映,感動了一代人。

  陳紅 趙一曼孫女

  電影《趙一曼》公映了,拍的是東北的女英雄趙一曼。當時聽説這個原型是四川人。

  解説:1954年,一位曾和趙一曼並肩戰鬥的領導同志認為電影中講述的這位趙一曼應該是四川宜賓人,姓李。但她的身世和真實姓名人們並不知道。

  當時在東北,日本侵略者用極其殘酷的手段強迫老百姓遷入一個個"人圈",也叫"集團部落"。在鐵桶一樣的統治下,如果趙一曼是宜賓人,只要一開口説話,就會惹來殺身之禍。那她怎樣去發動群眾,開展抗日鬥爭呢?而趙一曼深入村屯各戶農家,做宣傳,組織婦女,也組織遊擊隊,工作開展得非常出色。

  陳紅 趙一曼孫女

  她是裝啞巴。她和一個老人一起過鬼子的關卡,老人説,你是南方口音怎麼辦呀?你一説話,人家就聽出來你不是北方人。

  楊自田 宜賓市黨史辦幹部

  老太太對趙一曼説,你別説話,由我來説。在關卡,老太太説我們回娘家去,這是我閨女,她是啞巴。

  解説:從此,趙一曼就跟這個老媽媽每天形影不離,成了老人家的"啞巴女兒"。趙一曼犧牲後,呂媽媽也很想知道趙一曼的家在哪,家裏還有沒有親人?但沒人能告訴她。

  陳紅 趙一曼孫女

  "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解説:同樣是在解放以後,宜賓有一位叫李坤傑的人也在尋找妹妹,她的妹妹是一個女革命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受黨的指派前往東北。當時她還帶著一個兩歲的兒子,臨行前,不得已把孩子送給了親戚。

  楊自田 宜賓市黨史辦幹部

  她離開的時候,小孩哇哇地哭,那個時候她非常難過。她説我想回去抱也不可能,只好硬著頭皮走了。儘管很痛心,但是我要到東北去。


趙一曼與寧兒

  解説:分別前,母子倆拍了這張照片。

  這個年輕的職業女革命者叫李坤泰,四川宜賓人。但李坤泰和她的兒子是否就是趙一曼和寧兒呢?

  1956年,李坤泰和兒子的合影被帶到珠河地區。曾和趙一曼朝夕相處的遊擊隊員和鄉親們辨認以後,驚喜地喊出了"瘦李",這是他們當年對趙一曼親密的稱呼。


趙一曼在病床上

  而這在日偽的檔案中得到再次印證:這是一張趙一曼被捕後的照片--肉體創傷的痛苦使她緊閉雙唇,而安詳閃亮的眼睛、清秀的容顏説明:趙一曼和李坤泰是同一個人。

  陳紅 趙一曼孫女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1936年8月2日,你的母親趙一曼在車中。"

  解説:這就是一個共産黨人留給我們民族的遺書,她真實的名字叫李坤泰。

  趙一曼1905年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7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1年赴東北抗日;1935年,擔任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1936年就義。

  當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時候,民族英雄趙一曼誕辰百年。


李林

  1937年秋天,一個21歲的女子背了一支六五步槍來到了山西平魯縣,她就是日後馳騁長城內外,聞名雁北大地的女英雄李林。

  在抗日戰爭艱難的相持階段,1940年的4月的下旬,敵人從同蒲、平綏線調集大量軍隊,分兵三路猛撲洪濤山區,對根據地腹地發動第9次掃蕩。李林當時擔任八路軍120師騎兵營的教導員。為掩護專署機關和群眾撤退,她毅然率領警衛連吸引追敵,向大部隊轉移的相反方向衝去。

  黃曉堅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但是後來她發現部隊還沒有全部轉移走,實際上大部分已經衝出去了。可是她又調過頭來,再次殺入敵陣。


李林犧牲處龍王廟

  解説:這裡是李林最後的戰場。

  黃曉堅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林是雙槍女將。她是兩手輪流持槍打敵人,擊斃了五六個。最後彈盡糧絕,子彈只剩下最後一粒,而敵人往前緊逼了。最後她用這一粒子彈對著自己的喉部,開槍自盡。

  解説:李林犧牲時年僅24歲,已有3個月的身孕。

  李林是印尼歸僑。1930年,14歲的李林回國求學。日本帝國主義的欺淩,在她幼小的心裏播撒了愛國主義的種子。中華民族最危險時候,在中國共産黨提倡的全民抗戰、團結抗日的旗幟下,李林和千千萬萬熱血青年受到抗日救亡熱潮的熏陶、感染,投身抗日救亡。

  主持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總計對敵作戰12萬5千次,消滅日偽軍171多萬人。抗日根據地的軍民也付出了極大犧牲。

  李林犧牲是1940年。當她還在上海中學讀書的時候,她就寫下過這樣的詩句:"甘願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這也是她對自己生命的寫照。


張自忠

  解説:幾乎在李林犧牲的同時,抗日名將,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湖北棗陽戰役中為國捐軀。1940年5月23日,將軍的靈柩在人們的護送下離開宜昌前往重慶。

  江權三 宜昌市民 83歲

  從東山草堂到碼頭,有五六里路程,都擠滿了人,都等候靈柩到來,那個場面也很壯烈。路祭的人都是叩拜行禮,有的甚至跪在地下哭泣,一時不能站立起來。

  張廉雲 張自忠之女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的飛機來了,日本的飛機它當時是俯衝,咱們這兒的警報那是響得很厲害。日本的飛機就在這裡俯衝。但是咱們的老百姓都在旁邊站著,秩序井然。送行的隊伍還是繼續前進,沒有人指揮,沒有一個人退去,沒有一個人脫離開隊伍,對日本的飛機,我們國家的人民蔑視它們。


張自忠

  解説:人們是在護送一個民族的英雄,不僅僅因為他是為國捐軀的一位高級軍事將領。

  張自忠治軍嚴明,身先士卒。自1933年的長城抗戰始,每上戰場,打得英勇悲壯,而且每戰都要寫下遺書。

  張廉雲 張自忠之女

  他的副官叫朱森元。他説:總司令每次上戰場的時候,就寫一封信,等他回來的時候就把它給撕了。這是他從抗戰開始就有的一個"報國必死"的決心吧。

  解説:但這次將軍犧牲了。他再也沒能撕掉他的遺書。

  1938年,一個女學生隨著北平學生移動劇團來到張自忠部隊的駐地宣傳演出,在這裡她見到張自忠。那一天,下著大雨。


張自忠

  張瑞芳 時為北平學生移動劇團團員

  我們就唱歌,等著雨停。我們在師部前頭的一個大樹林裏,這時候師部裏頭出來一群人,都光著腳,披著雨衣。

  我一看是張自忠等師部領導來了。他看到我們就説:哎呀,看著你們,我心裏很難過,你們都是北平的學生,你們家鄉淪陷了。我們也是聽了上面的話,不讓抵抗。你們家鄉沒有了,我很抱歉。他説得很動心。他説,我將來一定要戰死沙場來表白我的心意。

  解説:1940年的鄂西棗陽戰役,張自忠率部激戰9晝夜。他命令部隊:"一定要死守陣地。沒有子彈了,用刺刀刺,用大刀砍,用石頭投,最後用牙咬!要堅決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

  炮彈如雨點般炸落在張自忠將軍的前前後後。將軍受傷了。他靜坐于山岡上聽任傷口鮮血流淌。


張自忠遺書

  張自忠出戰前留下兩封絕命書,一封給第33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一封是給全體將士。句句肺腑,字字千鈞:"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罄,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孫維玉 宜昌檔案局原局長

  張自忠將軍滿身都是血。他的副官叫馬孝堂,要他避開那個陣地,張自忠堅決不同意。他認為這是當逃兵!張自忠堅決不離開,他一直戰鬥到最後。

  解説:1940年5月16日下午5時,張自忠將軍身中六彈。最後一顆子彈,射中他的頭部,將軍倒了下來,壯烈殉國。

  在他犧牲後的幾十年裏,海峽兩岸的人民都在祭奠他。

  烈士的碧血灑在後人的腳下,今天,在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在上海,在天津,都有以張自忠的名字命名的道路。

  高高的太行山上,活著一個永遠年輕的生命。


黃埔軍校的左權

  左權,一個標準的軍人。世界四大軍事學院,他讀了黃埔軍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兩所。他參加了紅軍,走過長征。著名的百團大戰,他是重要的組織者之一。1942年5月25日,左權將軍在突圍中殉國,時任八路軍副參謀長。

  百團大戰使華北日軍遭到重創。他們想盡辦法要摧毀八路軍指揮機關。日軍不斷掃蕩敵後根據地,到1942年,八路軍和根據地進入了抗戰最艱難的時期。

  1942年5月22日晚,日軍發現了一個密集向外發送電報訊號的中心,立刻以2萬重兵合圍。當時許多和左權一同突圍的同志認為,左權完全可以迅速撤離。但左權為什麼就是不走呢?

  左太北 左權之女

  他一定要把機要科的人帶出去。因為機要科都是十幾歲孩子,打電報、做譯電員,沒有什麼戰鬥經歷。我父親和他們講:你一個人要比一個團還重要。因為要是丟了密碼,那我們整個部隊,當時就是靠電報聯絡嘛。所以一定要把這些人帶出去,所以他一個一個地拽。

  羅健 時為八路軍總部機要科譯電員

  我掉隊了,但是那時候敵人還沒有打炮呢。他就説,小鬼你怎麼在下邊,不能到下邊去,要上來,順著這條路走。那個坡我又上不來,他就拉我。

  解説:這時敵人一步步收緊包圍圈。日軍飛機不時地投彈、掃射,受驚的騾子狂奔亂跳,將密集的突圍隊伍擠堵在狹窄的山溝中。

  徐敬一 時為八路軍總部機要科譯電員

  到最後一個山口的時候,他喊著要我們繼續走,我們跟著他也就是二、三十米這麼遠吧,他喊:你們都趴下,我過去沒事了,你們再走。

  羅健 時為八路軍總部機要科譯電員

  他就叫那些人都趴下了,但是他自己沒有。

  徐敬一 時為八路軍總部機要科譯電員

  以後,眼看著一顆炸彈落下來,左參謀長就倒下了。

  左太北 左權之女

  後來聽彭德懷伯伯説:他聽到炮彈的聲音,他可以走或者趴下,但是他顧著大家,根本沒顧上。他就是那麼強的責任心,他認為什麼都需要保護,什麼都是他的責任,他都要去完成。最後,他犧牲在戰場上。


左權將軍

  解説:將軍1歲喪父,母親艱難地把他拉扯大。19歲離家投身革命再也沒能回過家。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修書告訴母親:

  "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他説,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來奮鬥。

  左太北 左權之女

  所以他最後的犧牲,表現了他為了民族可以把自己所有的一切舍掉。我覺得他所有的一切都想到了,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想得非常清楚,我想我父親是一個民族英雄。

  解説:左權犧牲整整7年後,84歲的老母親才知道兒子的死訊。那次,朱總司令命令進入湖南的部隊去看望將軍的母親。戰士們唱著《左權將軍之歌》來到將軍老家,高聲道:"左權沒回來,我們都是您的兒子。"

  這一年是1949年。年底老人就去世了。辭世前,將軍不識字的母親請人代筆,為兒子寫祭文道:

  "吾兒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兒。現已得著民主解放成功,犧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兒有知,地下瞑目矣!"

  1937年8月14日,淞滬抗戰的第二天,弱小的中國空軍在杭州灣上空,首次和號稱"所向無敵"的侵華日軍航空隊展開空戰。中國飛行員捨生忘死,上演了罕見的"空中肉搏",3天共擊落日機45架,給號稱日本海軍航空兵精銳之師的木更津、鹿屋航聯隊以殲滅性打擊。

  率領中國空軍主戰並擊落第一架日機的是高志航,中國空軍第4航空驅逐大隊的大隊長。


高志航

  高志航出生於吉林通化,原名高子恒。因自幼看到貧弱的中國被人欺辱,一心想掌握先進的武器,禦敵報國。於是赴法學飛行,後又受傷,斷了腿,曆盡艱辛。但他壯志不已,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志航"。

  九一八後,東北300余架飛機不戰而入敵手。為再上藍天抗擊日軍,他與妻兒生離死別,捨棄一切,到達南京。


高志航與妻兒

  八一四空戰,高志航淩空一躍,英勇殺敵,被譽為"天神"。

  高曉新 南京空軍指揮學院副教授

  高志航駕駛他的飛機衝向敵人。當時杭州筧橋上空,正處於颱風區域,完全是一片混戰。高志航咬住了敵人的飛機,猛烈地開火。將一架飛機擊落。這是中日空戰中,中國空軍首次擊落敵人的飛機。

  解説:高志航和他的戰友,在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3個多月的英勇作戰中,擊落敵機230架,擊斃敵飛行員327名。

  但以後的很長時間裏見不到中國空軍的身影了。第4大隊後來的13位飛行大隊長和許多飛行員都壯烈殉國,他們和高志航一起長眠在這裡。但高志航的名字和空軍第4大隊的番號在抗戰期間一直鼓舞著中國人。

  和父親分別時,高麗良3歲;父親犧牲時,她8歲。

  高麗良 高志航之女

  那個時候聽收音機,知道高志航死了,全家都哭。那個時候我8歲了,懂事了。我扶著那臺收音機--你為什麼要説我爸爸死了!就是哭啊。


高志航座機(第四大隊)

  解説: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轉場至河南週口機場。敵機來空襲了。機場沒有雷達,全靠肉眼了望,於是一切都晚了。但高志航仍然冒死衝向戰機。

  高麗良 高志航之女

  就有人喊,不能去,不能去!,他就甩開他上了飛機。那個時候飛機,據我長輩講,要搖螺旋槳,要用火烤,那時候搖不起來,就用繩子拉螺旋槳,啟動不起來,我爸爸急得不得了。炸彈就下來,這樣他就犧牲了。

  解説:犧牲的時候,高志航30歲。在抗戰期間,共有202名中國飛行員在守土作戰中犧牲,平均年齡只有23歲。

  高麗良 高志航之女

  爸爸沒有了。後來就聽長輩講,周總理説:高志航是中華民族的英雄,為抗日犧牲的,為民族犧牲的。


馬本齋

  解説:在抗日的敵後戰場上,活躍著民族英雄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毛澤東稱讚他們是"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了回民義勇隊。從1937年到1944年,他指揮戰鬥870余次,殲滅日偽軍3萬6千余人,威震華北平原。

  1941年8月27日,日軍包圍冀中,威逼群眾交出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的母親,當場有多人被殺,但回漢兩族群眾守口如瓶。馬母聞訊,挺身而出。

  在監獄裏敵人對馬母威逼利誘,要她給兒子寫勸降信。馬母痛斥敵人説:"我是中國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 為不讓兒子擔憂,一心殺敵,馬母絕食,決心一死,這感動了獄中的一個伙伕。

  馬國超 馬本齋之子

  她就和炊事員講,你要是回族,你要是中國人,如果有一天你良心發現,你願意到八路軍,到回民支隊去,你告訴我兒子,讓他狠狠打擊日本鬼子,別惦記我老太太。


馬本齋的回民支隊

  解説:馬母被捕的消息傳到回民支隊,激憤的戰士們一齊涌到司令部請戰。

  馬國超 馬本齋之子

  但是我父親説,"我和我母親的感情非常深,咱們千千萬萬的戰士都有自己的母親,誰不愛自己的母親?如果都這樣的話,我們還怎麼抗日?怎麼步調一致?不能因為我的母親被抓而改變我們整個作戰計劃。

  解説:最後,馬母絕食7天,壯烈犧牲。

  中華各族優秀兒女在中國共産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浴血抗爭14年,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馬本齋一家有3人為國捐軀;他所在的回民村犧牲了370多人。


馬本齋母親遺物

  母親犧牲後,馬本齋奮筆疾書:"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鬥爭!"

  解説 長期艱苦的鬥爭損害了馬本齋的健康。1944年2月7日,就在母親犧牲後不到3年,馬本齋與世長辭。他死的時候是半坐著,腿上攤著他正在寫的《戰鬥札記》。毛澤東聞訊寫道:"馬本齋同志不死"。

  馬國超 馬本齋之子

  我父親在病中的時候,就問我:我教了你那兩個字,上次教的兩個字,你記不記得?,我説:記得,是"中國"兩個字。他説,對!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是我們各個民族的祖國,你長大了以後一定要愛你的祖國。


戴安瀾

  解説:戴安瀾,抗日名將。長城古北口、臺兒莊、崑崙關都曾有他的身影。1942年1月,中國遠征軍揮師緬甸協同英軍作戰,以阻止日軍佔領緬甸、威脅南亞的企圖。這一次遠征,使戴安瀾再也沒能回到祖國。

  震撼我們的不僅是他的赫赫戰功,還有他的不忘讀書。他不是泛泛地讀書。一年中他要看130多本書,涉及軍事、機械學、歷史等多個領域,他的讀書要求是:"一事不知,不更二事,一書未解,不讀二書。"

  戴覆東 戴安瀾之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晚上都是和我在一起,我在這裡做功課,他就在這邊看書。那時候只有一個很小的碟子,裏頭有兩根燈草,就是菜油燈,燈光很暗。到9點鐘我就不行了,打瞌睡就要睡覺了,他就叫我睡覺。有時候我也睡得迷迷糊糊的,發現他還在那兒看書。


戴安瀾

  解説:在那個戰爭的歲月,戴安瀾把增進學力提到和強健體魄、發揚國威一樣的重要位置,是將士必備的修養。戴安瀾説:"總要學有所成,報國之道,即在其中。"

  戴覆東 戴安瀾之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長城古北口,為了保衛長城,中國人犧牲了不少。他曾經到長城上去過,他就是想看日本人機槍和步槍究竟怎麼樣在協同作戰。上去之後,被日本人發現,用機槍把他封鎖起來,在長城上距敵只有50米的距離啊。

  解説:戴安瀾寫過3本軍事著作,都是這樣從戰場上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戴覆東 戴安瀾之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覺得我們中國士兵死得太慘。很多很多的士兵都是非常好的,非常純樸,非常善良,而且非常勇敢,但是不懂戰術。他覺得要做一個真正的現代軍人,一定要懂得現代的科學知識和社會學、經濟學方面的東西。

  解説:戴安瀾在給弟弟的一封信中這樣説:"我國之失敗,在於一般人無知識,無學問,學成皮毛,不求實際。……此後立國,如不從基本立足,則國事更將敗壞無底也。"


中國遠征軍

  1942年3月,戴安瀾率領200師深入緬甸英勇挫敵。他與數倍于我的日軍在東瓜血戰12天,殲敵5000余,棠吉血戰更是扭轉了東線的戰局,然後主動撤退。

  李潤懷 時任200師少校連長

  很艱苦。我從來沒吃過的芭蕉根、草皮,我都吃了。我一個連234個人,最後回到國內,只有64個人。沒有人戰死,都是餓死的,或者是病死的。

  解説:撤退時,戴安瀾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撤往泰國邊境與第6軍匯合,這條路上,只有一個營的日本駐軍;另一個是向北與第5軍匯合,但走這條路線要過3條大河、兩條公路和一條鐵路,還有敵人的3個師團。戴安瀾硬是選擇了這條向北的路。

  王楚英 時任駐緬英軍聯絡參謀

  戴安瀾是英雄,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他毅然向北去。向北去有幾個目的:一個他可以把敵人的3個師團吸引住,來追他,其餘的部隊就可以不受壓力;再一個,第5軍是中國軍隊的精銳,他要回去救第5軍。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戴安瀾都是寧願犧牲自己,要救大局。


戴安瀾遺書

  戴覆東 戴安瀾之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説,我決定以一死來報效國家。他説,我死,沒有什麼,作為一個中國人,在這個時候是應該死的。

  解説:1942年5月17日晚,部隊遭遇日軍裝甲車襲擊,戴安瀾胸部、腹部各中一彈。戰士們抬著身負重傷的師長,在原始森林中繼續突圍。5月26日戴安瀾犧牲,年僅38歲。犧牲時,將軍囑託一定要把部隊帶回祖國。毛澤東為戴安瀾將軍賦輓詩一首:"……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將士們就是傳唱著《重整旗鼓報今仇》這首戴安瀾創作的歌曲,扶著將軍的棺木,捨生忘死向北奔進。歌聲響處,悲鳴山谷,回蕩林梢。他們在原始密林中翻山越嶺70余日回到了祖國。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