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七集 文化血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5日 16:43 來源:CCTV.com

商務印書館鳥瞰圖

  解説:回憶一個世紀前的商務印書館,晚年的冰心寫下了這樣的文字:"在我幼稚的心中,商務印書館是一座屹立在上海市的巍峨大廈,裏面住著幾位傳授知識的大師,如張元濟、高鳳謙……"

  那時,上海寶山路兩旁,著名的商務印書總館與它的東方圖書館兩廂對峙。商務印書總館有80余畝廠區,4座印刷廠,廠房之間有寬闊的水泥路相通。東方圖書館在當時是上海華界最高建築,是那個時代上海標誌性的文化建築。

  而今天,那輝煌竟沒了一絲的痕跡。

  張人鳳 張元濟之孫


被炸後的商務印書館

  1932年的1月29號,就是一二八事變的第二天上午,日本海軍陸戰隊的飛機到商務印書館的上空,就投下了幾枚炸彈,商務印書館裏面都是書籍、紙張、油墨,這些易燃物品,一下子大火就起來了。

  陳剛 上海市民

  天空中間的紙啊,飛得把閘北區的這個地方都看不見,天上都是黑的了,紙都飄到上面。

  葉安庭 時為商務印書館職員

  鉛都融化了,像一條河一樣。

  解説:老輩人説,飄在天上的紙灰四天都沒散去。這樣一個與軍事不沾邊的文化機構遭受這樣的毀滅是屬偶然的嗎?

  "我啟蒙的第一本書,就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線裝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這是冰心的記憶。"我是五四的産兒,我通過商務印書館的《小説月報》走上文壇。"這是巴金的感言。"商務印書館是在我青少年時代供給我精神食糧的最大恩師。" 這是翻譯家楊憲益的感慨……商務印書館是中國文化史上開風氣之先的一座豐碑。

  在商務印書館被炸毀後半年,商務複業。這是複業後它出版的第一套教科書,取名為《復興教科書》。然而商務印書館又收到了一封署名為日本國軍署的恐嚇信。

  信中寫道:"……上海毀燒爾館,爾書館還是惡習不改, ……今若不速改惡習,我軍到處,是商務書館盡燒燬。"

  1932年,與商務印書館同時被轟炸和摧毀的還有同濟大學、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大夏大學、東吳大學、上海法學院等幾所上海最主要的大學。

  但是,更大的災難又緊接著來了。五年後,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的大學再次遭受轟炸摧殘。天津的南開大學成為全國抗戰爆發後第一所罹難的大學。


南開大學被炸廢墟

  梁吉生 南開大學校史研究室主任 教授

  1937年7月29號淩晨,日軍首先對南開大學開炮,然後飛機轟炸。

  大量的建築都被炸毀了,成為一片瓦礫。1946年回來之後,西面一片荒草蔓蔓,北面的沐齋圖書館被炸成一片瓦礫,他們的軍馬就四散在那個地方。南開校園的美麗最重要的是有大量樹木,都被他們砍伐了。

  解説:此後一年間,中國108所高校即有91所遭受敵人毀壞,其中25所停辦。對中國文化設施的轟炸是一種單純的戰爭行為,還是戰爭罪惡之上的罪惡?

  張人鳳 張元濟之孫

  有一個日本軍官説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我炸毀中國閘北的幾條街,中國人半年一年就把它修起來;只有炸毀商務印書館,中國人就不得翻身。


張伯苓

  解説:張伯苓是南開的創始人。在南開被炸後,他憤慨地説"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挫折而愈奮勵"。

  這是每天早晨,每一個城市的公園裏都能看到的景象。熱愛唱歌的人們聚集在一起,陶冶情感,或為晨練。

  上個世紀30年代,苦難的中國人不分南北不分老幼唱起歌來。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抗日的歌聲,有抗日的歌聲就有救亡的運動。在抗戰的年代裏,歌聲促中國人奮起。

  《犧牲已到最後關頭》就誕生在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前一年,作曲孟波。

  孟波 上海音樂家協會顧問

  大家的歌聲勾起了我68年前的回憶。大家不曉得還記得不記得,這個地方現在是中國人民的世界了,當時是日本人的世界。那邊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再那邊是日本的神社,中國人在這裡抬不起頭的。

  到了1936年(1935年),東北已經淪亡5年了。國民黨當局還是宣傳對日妥協投降的不抵抗政策。説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和平未到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一些青年在一起商量,就説要寫一首歌來駁斥它。

  解説:於是在現在上海外灘的黃浦江邊上,幾個年輕人一個晚上醞釀創作了這首歌。

  孟波 上海音樂家協會顧問

  當時遊行隊伍都是拉著手臂,"向前走,別退後,生死已到最後關頭,同胞被屠殺,土地被搶佔,我們再也不能忍受,我們再也不能忍受。亡國的條件我們絕不能接受,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中國呼聲集

  解説:中國人的心聲就這是這樣用歌聲表達了。那時誕生的中國抗戰歌曲在文化史上堪稱輝煌。

  夏白 上海音樂家協會原主席

  到處都有抗日戰爭的吼聲,革命的歌曲就好像群眾自己説自己話一樣。最重要的就是中華民族要我們像一個戰士一樣生活著,中華民族要我們每一個音樂工作者和進步的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要像戰士一樣的生活著、戰鬥著。

  解説:全國抗戰爆發的時候,中共中央確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路線,明確提出應該用極大力量發展抗日的群眾活動,不放鬆一刻工夫一個機會去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

  在抗戰艱苦的歲月裏,一種新的文化在生長。中國的語言從來沒有像這個時候那麼地貼近老百姓,那麼地清新質樸,明白易懂。

   陳虹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共産黨一貫堅持依靠民眾和發動民眾。周恩來當時就具體地指示,如何發動民眾,比如説:民眾都包括哪些,我們要面向哪些。比如説到街道上到工廠裏邊,到農村,等等,非常具體。你比如説外面貼出來的標語口號一定要讓老百姓看得懂,而且那句子特別好記。

  孫果達 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

  它把農民給動員起來了,使農民解放了自己的思想,這是相當了不得的。新的語言、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深入了人心,特別是深入了中國下層社會的人心。使他們激發出了無窮的力量。

  解説:中華民族共同的災難,共同的抗爭,也留下了一個民族共同的歌聲和情感。

  夏白 上海音樂家協會原主席

  這首歌震動山河,就是整個民族都在那裏震動。

  周巍峙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音樂家

  很強烈地表現了民族的感情,表現了人民之間的團結奮進的那種感情。

  夏白 上海音樂家協會原主席

  民族的怒吼,抗日的怒吼。

  周巍峙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音樂家

  化出了一個民族的靈魂。

  解説:《黃河大合唱》已經傳唱了60多年了。至今都震撼著中華兒女的靈魂,無論在大陸,還是在台灣,或是歐美、南洋。

  光未然 《黃河大合唱》詞作者

  中國大陸的作家訪美,碰到了台灣的作家,大家相聚在一快兒,怎麼表達呢,不多講話,就唱"風在吼,馬在叫"。


冼星海

  解説:《黃河大合唱》誕生在1939年。那一年冼星海34歲,是延安魯藝音樂系主任,《黃河大合唱》是他在6天的時間裏譜寫出的。

  冼星海出生在貧苦的漁民家庭,是做幫傭的母親把他撫養大。法國留學歸來,冼星海一心想好好照顧母親。

  陳聆群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他是非常孝順母親的。他回來以後呢,他一心一意想報答他的母親,他母親就是靠替人家洗衣服過日子。她兒子從法國留學回來了,可以侍奉她了,當然很好了,可是抗戰發生了。

  解説:冼星海告別母親,輾轉武漢、重慶、延安,1940年他離開延安去蘇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冼星海病故,年僅40歲。他再也不能孝順含辛茹苦的母親,但他為中華民族的母親譜寫了震人心魂的歌聲,給中國留下了他心中的旋律。

  陳聆群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他一再地和母親講啊,我非常對不起你,我應該在上海侍奉你,可是呢,我們的國家民族危難了,我必須要去參加抗戰。

  解説:從1935年留學歸來到1940年離國別鄉,短短5年卻是冼星海音樂創作的巔峰。他譜寫的《黃河大合唱》、《生産運動大合唱》、《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和那個時期許許多多的優秀歌曲成為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無可替代的武器,是中國音樂史上、文化史上、抗戰史上的不朽篇章。

  主持人: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魯藝週年紀念晚會上,《黃河大合唱》公演了。冼星海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黃河大合唱可真是中國空前的音樂晚會。"當時有報紙評論説:"一支大合唱,可頂十萬毛瑟槍。"

  在那些歲月裏,到底産生過多少抗戰歌曲呢?現在查到的歌譜有3000多首,有人説應該是6000首,那些歌曲是我們民族歷史和情感的積澱,它曾經鼓舞著我們民族走過那刻骨銘心的歲月,我想它永遠會純凈我們的靈魂。

  解説:這是一對共同走過抗戰艱苦歲月的夫妻。丈夫曹越華,194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妻子王德懿則畢業于交通大學。他們在抗戰的烽火中相識相戀,也是在抗戰的烽火中流亡求學。


王德懿

  1936年,王德懿從重慶到上海,就讀于交通大學,她是交大歷史上第一個從西部考取的女學生。但是日本的侵華戰爭打斷了她的大學生活,王德懿被迫開始了流亡的生活。

  王德懿 時為交通大學學生

  當時我們走得很晚,都沒有船了,已經不能買票了,我們就住在船舷上,打地鋪睡。當時跟去的心情完全兩樣,當時去的時候是豪情壯志,回的時候是國仇家恨。

  解説:一年以後,1938年的秋天,得知交通大學已遷到貴州,王德懿又走上了尋找母校的路。她一個人走了整整4天。

  王德懿 時為交通大學學生

  路很難走,而且天氣也很冷,特別是小店,沒有旅館,都是小店。小店過去門口都挂著燈籠,那個燈籠,一閃一閃的。

  那時候,也是少女求學心切,愛國,想把書讀好,把國家強盛起來,一種心情,鼓勵著自己,我們什麼都不管。

  解説:戰亂的歲月裏,求學的艱辛就如同在永遠的絕望中堅守著希望。她説那艱難的歲月成為那一代人心中永遠的激情。

  據當時統計,抗戰時期中國難民總數達兩三千萬,其中文化教育者佔55%。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9/10以上西遷,中級知識分子5/10以上西遷。他們是如此堅決地離開故土,踏上流亡的路。

  因為戰爭的阻隔,也因為缺少交通工具,還因為經費的短缺,當時許多的學生和教授就徒步走到大後方--一片廣大的山區求學、教學。他們輾轉數省,甚至繞道海外走向大後方。他們輾轉流亡的旅程被稱作中國教育史上的長征。

  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西遷的過程充溢著中國人抵禦外辱、救亡圖存的激情,他們為保存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旅途中的聞一多與李繼侗

  聞一多是與250名學生、10位教師一起,徒步從長沙走到昆明,計68天,3500里。

  張寄謙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聞一多他當時輔導劉兆吉訪問民謠,這些民歌民謠都是反映了一個社會裏頭,一個人要真正地愛,要毫不猶豫地愛。所以聞一多就特別喜歡民歌民謠,就覺得民歌民謠是講了人的真正的感情。有一天看到一群小學生,劉兆吉就説你們認識不認識這是有名的聞一多教授。他説聞先生寫了著名的詩《紅燭》《死水》,就把這詩念了一遍。聞一多就大怒,就説《死水》《紅燭》都不是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我不要這些東西,你為什麼把這些告訴年輕的人。

  解説:哲學家任繼愈也是與聞一多先生等一起徒步去大後方的。


參加湘滇黔旅行團的任繼愈

  任繼愈 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

  最讓我難忘的事情就是讓我看見了中國農村最基層的群眾是怎麼生活的。窮困那麼嚴重、那麼厲害。這個讓我感觸很大。可就這些人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這又使我感動。

  解説:抗戰的艱辛改變了自己,也散播了文化的種子到各地。本來無人問津的窮鄉僻壤,山谷村莊,卻有了春意。

  任繼愈 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

  我們是沒有拿起槍來抗戰。錢穆説得好,他説:我們不是拿槍,但是要拿著上前線的勇氣來做學問、治學。沒有這個學問,活著就不理直氣壯,不應該的。因為它是促成了兩彈一星那些優秀人物,他們就是那個時候的學生。


西南聯大校門

  解説:1937年秋,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聯合內遷,組建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西遷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在今天的雲南師範大學校園還保留著一間西南聯大的校舍,這是當年的中國能夠造的最好的教室,是由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三易其稿設計的。

  任繼愈 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

  土胚打的墻,草頂,後來草頂麼,一年一換。腐爛,雨季以後一幹就霉爛了,後來換鉛皮,鉛皮屋頂麻煩啊,一下雨,嘭嘭響,影響上課。

  張懷瑾 南開大學教授

  如果下了大雨以後啊,鉛皮頂的房子就像敲鼓一樣。嘭嘭……在教室裏面就聽不見了,老師再怎麼説,使勁喊,都聽不見了,上不了課了。


西南聯大校舍

  解説:在這樣的教室中,站在講臺上的是馮友蘭、華羅庚、吳大猷等聞名的學者、大家。在下面專心聽講的則有楊振寧、李政道等未來的大師。

  鄒承魯 中國科學院院士

  越是基礎課,越是名教授講的,比如説普通物理是吳有訓教的,普通化學是楊石先教的,大一的微積分,我的微積分老師也是名人,是楊振寧的父親,叫楊武之,當時也是名教授。

  林毓杉 時為西南聯大學生

  學習很緊張,差不多每分每秒都不敢放棄。當時我們説笑話,説我們的學習是"三上",在枕頭上,靠在枕頭上也要學;在街上,路上,走在路上也要拿著書本學;還有一個上廁所,蹲在茅坑上還要拿出書來學。


聯大圖書館

  解説:1939年9月28日,日軍第一次轟炸昆明。同大後方的許多城市一樣,從這一天起,昆明成了日軍實施戰略轟炸的重要目標。遷到大後方的聯大師生再次直面戰爭。

  華俊東 華羅庚長子

  那轟炸得很厲害。那天是第一個炸彈下去,就把泥土嘩嘩地掉出了。

  我父親躲的山洞全垮了,垮了以後全埋在裏頭,幸虧聯大的學生邊炸邊挖,幫他挖出個喘氣的地方。後來把人挖出來,挖出來以後,眼鏡沒了,穿的長衫後半截沒了,後來他咳嗽都是吐血。

  解説:為躲避日軍的轟炸,北大、清華、南開的一些研究院所遷往郊區,聯大的老師也大都避往偏遠的鄉村。往來學校,有的要翻越幾個山頭,花費半天時間。


華羅庚一家

  華羅庚一家當時借住在昆明城郊的陳家營。

  華俊東 華羅庚長子

  進城就得翻兩個山頭,來去很不方便,他去都是坐馬車,因為他殘廢,走路不行。

  熊朝雋 雲南師範大學教授

  沒有哪一個教師説我從遠處來,我可以遲到,沒有。

  解説:這期間,華羅庚撰寫的三本專著,就是在草棚裏,在如豆的燈光下寫成的。其中的兩本,至今還是世界數學王國中的經典。

  在國家危亡、生靈涂炭的年代裏,辦學、教學、求學都有無盡的困難,但他們為科學奮鬥的精神不減,成為後世的楷模。

  1941-1945年8月的西南聯大教學科研成就非常豐碩。在以後的60年中,中華民族科學文化諸多的成就就是孕育在那時一張極不像樣的書桌上。她為新中國貢獻了157位兩院院士。

  馮鐘璞 馮友蘭之女 作家

  因為轟炸搬到鄉下去,就用這個油燈,用一個小的碟子,裏面放幾根燈草,用菜油點上,也可以照明。我父親就是在這個燈下寫他的哲學著作,這個燈就是發出一種黑煙,油灰。晚上工作以後,第二天早上我們看見他的臉這一塊黑,那一塊黑。


馮友蘭

  解説: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把那個時期寫的書概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

  馮鐘璞 馮友蘭之女 作家

  貞元是從《易經》的判辭來的,就是經過一個個的階段,到"貞"就告一個段落了。我父親用它來比喻我們民族的命運,這是一個民族復興的開始。他是用這麼一種心情來看抗戰的艱難的。他認為在這個艱難之後,我們要建設自己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復興。他這個信心還是對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的信任。戰爭不光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它這裡面有一種民族精神在裏面,我父親對這個精神充滿了信任。


梅貽琦

  解説: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主持校務的是清華校長梅貽琦。

  1931年12月3日,在清華大學校長就職典禮上,梅貽琦留下了中國大學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本人從來沒有被稱為"大師",但他卻在最困難的年代裏為西南聯大請來了眾多的大師,為後世培養了眾多的大師。

  主持人:這裡記載了一個非常動人的景象,那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顛沛流離的逃難者,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會向流亡的大學生們和老師們投去尊敬的目光。大概他們知道,這些顯得文質彬彬的人,將會是日後民族復興的希望。事實上當時的那些師生中的大多數人,都為後來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抗日根據地民主政府抓住時機,大力地恢復和發展國民教育,興辦冬學,掃除文盲,與日偽的奴化教育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一時間,抗日的文化教育成了弘揚民族精神,團結鼓舞抗日軍民,打擊消滅日寇的強有力的武器!

  危難中的民族就是這樣保存了自己文化的血脈。

  解説:侵略者不允許有任何抗日愛國的民族意識存在。在東北,日本多次密令偽滿教育機構"排日教材要斷然剷除";"廢止任何與新國家建國精神相反的教科書和教材"。

  這是汪偽政府頒布的《戰時文化宣傳政策基本綱要》。

  高華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奴化教育就是要消滅、軟化中國人民的抵抗,讓中國人民心甘情願地做亡國奴。

  經盛鴻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通過文化,通過文藝進行奴化教育。在教育方面,日本當局通過偽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日本殖民統治的教育體系。

  高華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它第一步要做的是刪除過去的、教科書中間的有關愛國主義的、中華文化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這方面的課本的內容。


趙天麟

  解説:在抗日戰爭中,還有這樣的一種英雄,這樣的一種戰士,他們不曾拿槍,卻同樣捍衛著中華民族,同樣與敵人做著殊死的戰鬥。趙天麟就是這樣的一個英雄,一個戰士。他是在一天早上,在去學校的路上,被侵略者暗殺的。

  趙壽民 趙天麟之子

  當時我父親出去以後,我們就是聽見外面啪啪的槍響。

  聽到確切的消息,大夥就哭了,我們失去父親了。

  解説:這是當年天津租界裏的耀華中學。

  1937年七七事變後天津淪陷,中國學校大多淪為廢墟,而天津租界裏的耀華中學仍然懸挂中國的國旗,唱著中國的國歌。當時耀華中學收容了很多失學的同胞。

  徐定華 天津大學教授

  中國人沒有書念了,耀華首先的措施呢,就是把班擱滿。一個教室假如坐40個人,現在加幾個桌子,變成50個人。這樣子增加一部分人,我當時就進去了。這個遠遠不能滿足當時的需要。

  解説:於是,耀華中學辦起了特班。每天下午3點以後,又一個耀華開始上課了。他們全部是沒有了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這時學校的實驗室、體育館、圖書館、操場、禮堂全屬於他們。

  徐定華 天津大學教授

  老師很大一部分是南開老師,學生很大一部分是南開的學生。換個地方,換個耀華招牌照樣唸書。

  解説:日軍幾次想進入耀華中學,都被校長趙天麟拒絕。敵偽教育局施行奴化教育,通令全市各校一律換用新教材。趙天麟校長拒絕使用。他還聯絡當時的一批學校共同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趙天麟上了日偽特務的暗殺名單。

  趙天麟拒絕了親友讓他外出躲避的提議,寫下了這份遺書。此後不再赴宴,不再訪親會友,他把全部精力和愛國熱忱傾注到辦學與抗日活動中。

  趙壽民 趙天麟之子

  他説"士,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他説現在這時候正是考驗我們華北有志之士,是不是下決心的時候。

  解説:趙天麟被暗殺了,在他剛剛走出家門的時候。那一天,是1938年6月27日。

  高等教育機構是國家最有價值的資源之一。當抗日戰爭的烽火燃起的時候,中國90%的大學受到了日軍嚴重的轟炸、焚燒和摧毀。抗戰期間,約106所高校被迫遷移,搬遷次數達300多次,中國絕大多數的高校都遷出了淪陷區。從前方到後方,跨越千山萬水,走過大半個中國。

  高華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遷的次數最多的,八遷,是廣州文理學院。廣州的中山大學是三遷,它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遷到一個地方再遷一個地方再遷一個地方,非常困難。

  解説:1937年在日機轟炸中山大學後,中山大學校長鄒魯説,"敵人轟炸之彈愈烈,吾人之敵愾愈熾"。

  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中國的大學在日機的轟炸破壞下,頑強地生存併發展著。到抗戰勝利時,大學已從1936年的108所發展到141所,在校學生從4萬人增加到8萬餘人。

  濃厚的學風,豐富的師資,開闊的視野,在大轟炸的苦難中,保存了中國教育事業一份不死的希望。

  韓子渝 重慶沙磁文化研究會會長

  不是單一的應試教育,那個時候的學生讀書而是為了民族存亡。他們還根據教、學、助的思想,他們到村頭,到街坊,到工廠裏邊去做小先生,教那些文盲工人、文盲農民。

  許紀霖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作為知識分子,你的戰場在哪?民族決戰豈止在戰場,戰場背後實際上是一系列全方位的較量,軍事的、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甚至學術的。

  解説:在進行著最慘烈的抵抗的同時,中國人把教育也辦得紮實和廣闊——在簡易的民房裏,在軍旅中,在根據地……平民學校、女工夜校,職業學校、民主夜校。當時的中國,抗戰是每一個階層、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而教育也是每一個階層共同的事業和希望。

  百年苦難的中國,總有飄落在海外留學的遊子無數次地把祖國回望。


邵象華

  邵象華是中國近代鋼鐵冶金工程的奠基人。中國的第一爐鋼,第一本冶金教材都出自他手。1938年,邵象華回到苦難的祖國。他是一年前應資源委員會的邀請,放棄在英國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加入籌備中的中央鋼鐵廠。

  邵象華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非回來不可,那時候一般的留學生出去,尤其像我們公費留學,都是國家培養,當然是要回國工作。這不成問題,我自然而然就回來了。

  解説:當他回國時,全國抗戰已經開始,中央鋼鐵廠已經停辦。邵象華輾轉于昆明、樂山、重慶,直到1942年,他才在重慶綦江的一個小鋼廠,煉出了中國人的第一爐鋼。

  當時海外回來的學子,大都集中在教育部門和資源部門。資源委員會是國民政府負責工業規劃的部門。回國的學子以全心的投入規劃中國的復興之路。而當抗戰開始的時候,正是他們策劃組織了沿海工業的大西遷。為中國持久抗戰奠定了物質基礎。

  孫果達 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

  當時國人看工業,基本上都是把它看成一種産業。但他們來看工業,就把工業和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在世界發展進程中的地位相聯絡。


錢昌照

  解説:當時主持沿海工業內遷的是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英國留學回來的錢昌照。

  錢士湘 錢昌照之子

  就感覺到必須把一些重要的工業遷到內地去,不讓日本人來佔有。同時也使我們的後方抗戰力量能夠得到補充。所以呢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後,我父親就上書蔣介石希望撥專款,組織專門的機構,來進行上海工廠的內遷事宜。

  我父親始終認為中國地大物博,小日本要想全面佔領中國,不可能的。而且中國總有希望能夠打敗日本,將來總有建設的機會。

  解説:回眸百年,每當國家命運的重大關頭,都有大批的海外學子回到祖國。不怕犧牲,自強不息,用理想、用深情、用自己的血肉身軀裏的全部精血,保存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命脈!

  李良玉 南京大學教授

  中國文化裏頭有一種東西,就是《易經》裏邊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任繼愈 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

  文化的傳統是堅貞不屈、勇往直前,過去説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個傳統一直傳留下來。

  李良玉 南京大學教授

  顧炎武一句話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座右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個是深入到中國知識分子心靈深處的東西。

  馮鐘璞 馮友蘭之女 作家

  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文化,就是要有這些東西來傳承下來啊,才能維持我們民族的長久。

  主持人:八年全國抗戰,中國愛國的知識分子錶現出來的種種優秀品質和與祖國同命運、共生死的情懷,令人感慨。在九一八事變後,大批海外的學子紛紛歸來報效國家。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有4000多名留日的學生輟學回國,共赴國難。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