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耿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6日 16:35 來源:CCTV.com

  耿昇,1944年12月生於河北省阜平縣,1968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法文係。

  1980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從事有關中法關係史、法國漢學諸方面的翻譯與研究工作。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社會工作方面,任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和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研究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交史博物館華東師大海外漢學中心兼職研究員或教授,法國亞細亞學會的國外會員。1995年獲得法國政府文學藝術勳章。

  主要從事中法關係史研究,側重於明清之際入華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翻譯與研究。在中亞史方面,涉及敦煌學、突厥學、藏學、蒙古學、中國與阿拉伯—波斯關係史諸領域。在法國漢學方面,主要是譯介法國當代漢學家的名著與研究動態。

  截至2004年止,已出版譯著46部,發表譯文180多篇、論文及介紹性文章77余篇。

  

一、譯著

  1.絲綢之路,(法)布爾努瓦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再版,20萬字。

  2.吐蕃僧諍記,(法)戴密微著,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台灣千華書局1993年再版,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再版,41.4萬字。

  3.敦煌譯叢,第1輯,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8.8萬字。

  4.柏朗嘉賓蒙古行紀,(法)韓百詩著,中華書局1985年版,中華書局2001年再版,12萬字。

  5.五代回鶻史料,(法)哈密頓著,耿昇、穆根來合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9萬字。

  6.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法)戈岱司著,中華書局1987年版,中華書局2001年再版,11.1萬字。

  7.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法)謝和耐著,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台灣千華書局1993年再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再版,35萬字。

  8.東突厥汗國碑銘考釋,(法)勒內吉羅著,新疆社會科學院1984年版,20萬字。

  9.西藏的文明,(法)石泰安著,耿昇譯,王堯校訂,西藏社會科學院1985年版,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2004年再版,30萬字。

  10.從希臘到中國,(法)格魯塞著,耿昇譯,常書鴻校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版,4萬字。

  11.阿拉伯波斯突厥東方文獻輯注(2卷),耿昇、穆根來譯,中華書局1989年版,中華書局2001年再版,59萬字。

  12.西藏和蒙古的宗教,(意)圖齊、(德)海西希著,耿昇譯,王堯校訂,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2004年再版,44萬字。

  13.西藏佛教密宗,(英)布洛菲爾德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初版,1992年修訂第2版,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再版,20萬字。

  14.韃靼西藏旅行記,(法)古伯察著,中國藏學出版社1991年版,商務印書館2004年再版,55萬字。

  15.中國和基督教,(法)謝和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25.7萬字。

  16.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考釋,(法)麥克唐納著,耿昇譯,王堯校,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6.1萬字。

  17.中國的猶太人,(法)榮振華、(澳)萊斯利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8萬字。

  18.國外敦煌吐蕃文書研究選譯,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0萬字(耿昇譯20萬字)。

  19.甘川青藏古部族,(法)石泰安著,耿昇譯,王堯校訂,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16萬字。

  20.絲綢之路(法國外交部資助項目),(法)阿裏瑪扎海裏著,中華書局1993年版,1995年再版,44萬字。

  21.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法)伯希和著,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6萬字。

  22.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書社1993年版,23萬字。

  23.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萃(法國外交部資助項目),中華書局1993年版,44萬字。

  24.西藏史詩與説唱藝人的研究(法國外交部資助項目),(法)石泰安著,耿昇譯,陳慶英校訂,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再版,72萬字。

  25.卡爾梅克史評注(法國外交部資助項目),(法)伯希和著,中華書局1994年版,20萬字。

  26.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法國外交部資助項目),(法)瑪雅爾著,中華書局1994年版,23萬字。

  27.1552—1800年入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2卷本,(法)榮振華著,中華書局1995年版,70萬字。

  28.中國社會史(法國外交部資助項目),(法)謝和耐著,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再版,55萬字。

  29.一個巴黎女子的拉薩曆險記,(法)大衛妮爾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東方出版社2001年再版,24萬字。

  30.中國基督徒史,(法)沙百里著,耿昇、鄭德弟合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34.5萬字(耿昇譯18萬字)。

  31.法國當代中國學,(法)戴仁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49萬字。

  32.黃金草原(第1—2卷合集),(古代阿拉伯)馬蘇第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2萬字。

  33.突厥曆法研究,(法)路易巴讚著,中華書局1998年版,57萬字。

  34.華樂西傳法蘭西,(法)陳艷霞著,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16.2萬字。

  35.發現西藏,(瑞士)米歇爾泰勒著,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再版,20.9萬字。

  36.西藏宗教之旅,(意)圖齊著,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版,28萬字。

  37.西藏的黃金和銀幣,(法)布爾努瓦著,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版,28萬字。

  38.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法)羅伯爾薩耶著,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版,20萬字。

  39.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法)安田樸著,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65萬字。

  40.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法)畢諾著,商務印書館2000年5月版,57萬字。

  41.清末教案(第4冊),中華書局2000年版,42.9萬字(耿昇譯30萬字)。

  42.清宮洋畫家,(法)伯德萊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版,16萬字。

  43.西方發現中國,(法)雅克布羅斯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版,16萬字。

  44.伯希和西域探險記,(法)伯希和等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8萬字。

  45.西來的喇嘛,(法)瑪德玲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版,17萬字。

  46.中國與基督教,(法)謝和耐著,上海古籍2003年版,36萬字(新增15萬字)。

  已交稿尚未出版的譯著

  1.耶穌會士書簡集(第4卷),大象出版社,35萬字。

  2.中國的猶太人,(法)榮振華等著,大象出版社,35萬字。

  3.神奇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神話與傳説,(法)于格夫婦著,新疆人民出版社,32萬字。

  4.從羅馬到中國——愷撒時代的絲綢之路,(法)格魯塞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萬字。

  

二、論文與介紹文

  1.法國的敦煌學研究概況,《中國史研究動態》1981年第9期,1.3萬字。

  2.1979年巴黎國際敦煌學討論會概況,《敦煌研究》1983年第2期,2.1萬字。

  3.法國的敦煌學研究概況(修改稿),《西北民族文叢》1983年第3輯,1.6萬字。

  4.法國對中國西域的研究,《西北史地》1986年第2期,1.5萬字。

  5.18世紀入華耶穌會士對開封一賜樂業教的調查,《世界宗教研究資料》1987年第1期,1.2萬字。

  6.馬蘇第《黃金草原》一書中有關突厥和吐蕃民族的記載,《甘肅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1.5萬字。

  7.80年代法國敦煌學論著簡介,《敦煌研究》1986年第3期,1.2萬字。

  8.哈密頓《鋼和泰藏卷考釋》述要,《亞洲文明論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5萬字。

  9.法國的西藏學研究小史,《國外藏學》1986年第5期,1.7萬字。

  10.敦煌回敦文寫本概況,《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1.2萬字。

  11.中法學者友好合作的碩果《敦煌壁畫和寫本》一書內容簡介,《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1.5萬字。

  12.法國近年來對入華耶穌會士問題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87年第3期,1.1萬字。

  13.尚蒂伊國際漢學討論會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87年第6期,1萬字。

  14.論《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及其學術價值(摘要),《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3千字。

  15.法國近年來的敦煌學研究,《文史知識》1988年第8期,4千字。

  16.敦煌石窟國際討論會在敦煌研究院舉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7年第2期,4千字。

  17.人物介紹:戴密微、巴拉茲,《中國史研究動態》1979年第6期,6千字。

  18.人物介紹:高本漢,《中國史研究動態》1981年第4期,4千字。

  19.人物介紹:韓百詩,《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7期,3千字。

  20.人物介紹:謝和耐。《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8期,2千字。

  21.人物介紹:瑪塞爾拉露、戴密微評傳,《國外藏學研究選譯》,甘肅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6千字。

  22.法國《敦煌學論文集》第3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5年第3期,4千字。

  23.戴密微和《吐蕃僧諍記》,同上刊物,1985年第3期,2千字。

  24.謝和耐和《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同上刊物,1985年第4期,2千字。

  25.法國的中國學家石泰安,《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第1輯,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4千字。

  26.古代希臘羅馬人筆下的賽裏斯人,《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1萬字。

  27.法國學者近年來對敦煌民俗文化史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90年第6期,1.2萬字。

  28.法國藏學研究綜述,《中國藏學》1990年第3期,1.7萬字。

  29.意大利藏學家圖齊和《西藏的宗教》一書,《國外藏學研究動態》第4期,1.3萬字。

  30.法國學者推出敦煌學新作,《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9年第1期,8千字。

  31.路易巴讚和法國的突厥學研究,《新疆社會科學情報》1989第1期,4千字。

  32.石泰安教授關於漢藏走廊古部族的研究,《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第1期,1.2萬字。

  33.法國的女藏學家大衛妮爾,《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1.2萬字。

  34.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及其學術價值,《敦煌石窟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年版,1.5萬字。

  35.法國傳教士古伯察及其《韃靼西藏旅行記》,《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1.5萬字。

  36.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揚州會議紀要,《中國史研究動態》1992年第9期,6千字。

  37.國外中外關係史名著簡介,《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通訊》1992年第10期,4萬字。

  38.法國藏學家小傳,《國外藏學》1992年,2.5萬字。

  39.國外中外關係史名著簡介,《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通訊》1994年第11期,3萬字。

  40.國內近年來對國外有關蒙古、西藏和西域史名著的翻譯出版概況,《國際漢學》第1輯,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1.4萬字。

  41.法國學者近年來對中學西漸的研究(上、中、下三篇),分載《中國史研究動態》1995年第4、5、9期,共2.7萬字。

  42.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國際漢學》第2輯,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1萬字。

  43.萊布尼茨與中學西漸,《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冬季卷,1.5萬字。

  44.中外學者對大秦景教碑的研究,《東西初識》,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2.5萬字。

  45.近年來外國學者對利瑪竇的研究,《國際漢學》第2輯,1.5萬字。

  46.四海存知己,華文鑄友誼——追憶法國著名漢學家龍巴爾教授,《法國漢學》第2輯,4千字。

  47.16—18世紀的中學西漸和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1.5萬字。

  48.外國學者對西安府大秦景教碑的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1萬字。

  49.法國女藏學家大衛妮爾的生平與著作,《漢學研究》第3集,中國和平出版社1999年版,2.5萬字。

  50.意大利入華畫家傳教士年修士事跡鉤沉,《漢學研究》第4集,中華書局2000年版,6千字。

  51.從法國安菲特利號船遠航中國看17—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同上刊物,1.5萬字。

  52.西方漢學界對開封猶太人的研究,《西北第二民院學報》2001年2月,1.5萬字。

  53.法國漢學界對中西文化首次衝擊的研究,澳門《中西文化研究》2002年1—2期,3.2萬字。

  54.中國儒家文化于16—18世紀在法國的傳播與影響,澳門《中西文化研究》創刊號,2002年6月,1.6萬字。

  55.法國漢學界對絲綢之路的研究,澳門《中西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1.8萬字。

  56.法國遣使會使古伯察的環中國大旅行與中法外交交涉,《暨南史學》2002年創刊號,3萬字。

  57.從《18世紀廣州的對外貿易》看廣州在海上絲綢中的作用和地位,《海上絲綢之路與南方港學術討論會論集》廣州嶺南文史專刊號,2002年4月,1.8萬字。

  58.海上絲路研究在中國,《南洋問題研究》2003年1-2期,3萬字。

  59.絲綢之路研究在中國,《西北第二民院學報》2002年第4期,1萬字。

  60.近年蓬勃發展的中外關係史研究,《中國文化》2003年第2期,1.6萬字。

  61.中國海外貿易與海外移民史學術討論會綜述,《深圳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1萬字。

  62.伯希和西域探驗與中國文物的外流,《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甘肅民族出版社,2003年,3萬字。

  63.16~18世紀中國文化在法國的影響,《學習時報》2001年11月27日,4千字。

  64.法國漢學界對入華耶穌會士的研究,《光明日報》2001年1月9日,3千字。

  65.中國對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學習時報》 2001年12月18日,4千字。

  66.用世界的眼光看清史,《清史譯叢》2004年第1期,1.1萬字。

  67.法國對入華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國際漢學》第10期。

  68.法國漢學界對絲綢之路的研究,澳門《中西文化交流》創刊號。

  69.儒家文化在歐洲的傳播與影響,澳門《中西文化交流》第2期,1.5萬字。

  70.法國學者對中西文化首次撞擊的研究,澳門《中西文化交流》第3—4期,後轉載于《河北學刊》2003年冬~2004年春季號,3萬字。

  71.法國漢學研究的新視點,《漢學研究》第10期,3萬字。

  72.法國遣使會士古伯察的中國行記,香港《九州學刊》第14—15期。

  73.蓬勃發展的中外關係史研究,《中外關係史論叢》第7輯,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4萬字。

  74.17~19世紀西方人視野中的澳門與廣州,《16—18世紀的中西關係與澳門》,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1.5萬字。

  75.法國入華耶穌會士羅歷山對東京王國的研究,《東亞漢文化圈與中國關係》,2004年社科出版社版,1萬字。

  76.法國入華耶穌會士羅歷山對東京王國的研究,《炎黃文化》2004年,1.8萬字。

  77.清代西人視野中的廣州與澳門,澳門《文化雜誌》2004年秋季號,1.5萬字。

  

三、譯文

  1.五十年來法國的漢學研究,(法)蘇瓦米耶著,《中國史研究動態》1979年第7期,9千字。

  2.法國出版《宋史研究》叢書,(法)奧班著,《中國史研究動態》1979年第10期,500字。

  3.法國五十年來對中亞地區的研究,(法)韓百詩著,同上刊物,1979年第12期,6千字。

  4.法國漢學研究史,(法)戴密微著,同上刊物,1980年第1期,1.8萬字。

  5.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法國漢學研究,(法)戴密微著,同上刊物,1980年第3期,1.4萬字。

  6.十八世紀法國對中國科學與工藝的調查,(法)于阿爾、翁同文著,同上刊物,1980年第4期,1.4萬字。

  7.《耶穌會士書簡集》的由來和現狀,(法)伊薩貝爾著,同上刊物,1980年第6期,1.6萬字。

  8.緊急出版《耶穌會士書簡集》,(法)德爾涅著,5千字,同上。

  9.中亞歷史和文明研究概況,(法)韓百詩著,同上刊物,1980年第7期,1.2萬字。

  10.伯希和誕生100週年,(法)羅克著,同上刊物,1980年第8期,6千字。

  11.漢代絲綢貿易考,(荷)何四維著,同上刊物,1.2萬字。

  12.法國50年代來對西藏的研究,(法)布隆多著,《民族譯叢》1980年第2期,1.2萬字。

  13.法國是如何發現中國的?(法)葉理夫著,《中國史研究動態》1981年第3期,1.3萬字。

  14.法國國立圖書館發現一張16世紀的中國地圖,(法)德布東著,《中國史研究動態》1981年第6期,9千字。

  15.利瑪竇和中國,(意)約瑟夫奇著,同上刊物,1981年第7期,1.5萬字。

  16.中國周代土地所有制的狀況,(匈)托凱著,《外國學者論亞細亞生産方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2.5萬字。

  17.熱帶非洲的傳統社會和馬克思主義的亞細亞生産方式的概念,(法)休列卡納爾著,同上,1.5萬字。

  18.美洲印加印人、阿茲忒克人和馬雅人的農村公社,(法)戴桑蒂斯著,同上,1.3萬字。

  19.中國和歐洲的最早哲學交流,(法)戴密微著,《中國史研究動態》1982年第3期,7千5百字。

  20.多明我會士李科羅與鄭灣鄭氏政權,(美)威爾斯著,同上刊物,1982年第5期,9千字。

  21.《唐六典》正確地描述了唐朝的制度嗎?(法)戴何都著,同上刊物,1982年第10期,6千字。

  22.中亞的歷史和文明,(法)韓百詩著,同上刊物,1982年第10期,1.5萬字。

  23.明代以前的中外關係簡介,(法)布羅斯著,同上刊物,1983年第4期,6千字。

  24.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史和松巴堪布的《如意寶樹史》,(法)韓百詩著,《西藏譯文集》第1輯,中央民族學藏族研究所1983年版,1.6萬字。

  25.851~1001年于闐王統世系,(法)哈密頓著,《敦煌學輯刊》1983年第3期,1萬字。

  26.《拉薩宗教會議僧諍記》序,(法)戴密微著,同上刊物,1982年第2期,3.5萬字。

  27.九姓烏古斯與十姓回鶻(上),(法)哈密頓著,同上刊物,1983年第4期,2萬字。

  28.九姓烏古斯與十姓回鶻(下),同上刊物,1983年第5期,2萬字。

  29.有關唐代和十世紀奴婢的敦煌卷子,(法)吳其昱著,同上刊物,1984年第6期,8千字。

  30.從敦煌寫本看漢族佛教傳入吐蕃的歷史,(法)戴密微著,《國外藏學研究選擇》,甘肅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2萬字。

  31.台北中央圖書館藏敦煌藏文寫本考察,(法)吳其昱著,同上,1萬字。

  32.《利瑪竇中國札記》附錄:1978年法文版序言,(法)貝西爾著,中華書局1973年版,3.6萬字。

  33.《敦煌吐蕃文獻選》附錄,(法)杜乃昂、石泰安等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9千字。

  34.論伯希和敦煌藏文寫本第1283號,(法)克洛松著,《西北民族文叢》1984年第1期,1.2萬字。

  35.匈人和匈奴人,(法)韓百詩著,《民族譯叢》1984年第2期,1.2萬字。

  36.十三世紀西方史學家論蒙古人取勝的原因,(法)裏夏爾著,《蒙古學情報與資料》1984年第2期,6千字。

  37.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序(一),(法)尼古拉旺迪埃著,《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4年第2期,5千字。

  38.蒙古的宗教,(西德)海西希著,《蒙古史研究參考資料》1984年第32~33期,12萬字。

  39.聖神讚普名號考,(法)石泰安著,《西藏譯文集》,中央民族學院藏學研究所,1984年版,4萬字。

  40.仲雲考,(法)哈密頓著,《西域史論叢》第2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萬字。

  41.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第2卷序,(法)尼古拉旺迪埃著,《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5年第3期,3千字。

  42.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第3卷序,(法)尼古拉旺迪埃著,同上刊物,1985年第4期,5千字。

  43.魯尼突厥文碑銘中的地名姑臧考,(法)哈密頓著,《甘肅民族研究》1985年第3—4期,1萬字。

  44.耶穌會士書簡集中的中國書簡選擇,《清史資料》第6期,中華書局1985年版,2.5萬字。

  45.敦煌回鶻文寫本《善惡兩王子的故事》,(法)哈密頓著,《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6年第3期,6千字。

  46.漢藏走廊的羌族,(法)石泰安著,《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1.2萬字。

  47.“九品中正”考,(法)侯思孟著,《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第1輯,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1.7萬字。

  48.論《史記》和《漢書》文獻的相對價值,(法)吳德明著,同上,1.4萬字。

  49.傅聖澤對中國的研究,(美)威特克,同上,1.2萬字。

  50.九——十世紀的敦煌,(蘇)楚古耶夫斯基著,同上,1.3萬字。

  51.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法)瑪雅爾著,同上,1.5萬字。

  52.583—904年的長安史概要,(美)芮沃壽著,同上,1.4萬字。

  53.法國18世紀對中國音樂的調查,(法)夏徵著,同上,1.5萬字。

  54.巴多明的北京科學書簡,(英)格魯弗著,同上,1.2萬字。

  55.利瑪竇的歸化政策和當時中國政局,(法)謝和耐著,同上,1.4萬字。

  56.東漢時代的三公,(德)孔斯德勒著,同上,1.7萬字。

  57.遠東和高地亞洲的住宅、社會及人類集團,(法)石泰安著,耿昇、王耀強譯,同上,2.3萬字。

  58.伯希和敦煌石窟第4卷序,(法)尼古拉旺迪埃著,《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6年第1期,6千字。

  59.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第5卷序,(法)尼古拉旺迪埃著,同上,1986年第3期,6千字。

  60.國外敦煌學論著文摘(法國),同上,1986年第1期,1.2萬字。

  61.國外敦煌學論著文摘(法國),同上,1986年第4期,1萬字。

  62.敦煌回鶻文寫本綜述,(法)哈密頓著,《民族譯叢》1986年第2期,6千字。

  63.葉尼塞河上遊三部族考,(法)韓白詩著,《西北史地》1986年第2期,1.2萬字。

  64.國外研究格薩爾的論著目錄,陳宗祥譯,耿昇校。《格薩爾研究》1986年第2輯,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出版,3萬字。

  65.蒙古布古特碑中的突厥和粟特人,(法)巴讚著,《民族譯叢》,1987年第5期,7千字。

  66.9~10世紀的于闐紀年,(法)哈密頓著,《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7年第1期,5千字。

  67.吐蕃王國政治史,(法)巴科著,《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2輯,1987年西藏人民出版社,3.2萬字。

  68.西藏噶倫扎協旺曲結布,(意)畢達克著,《國外藏學研究文集》第1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1萬字。

  69.吐蕃編年史辨析,(匈)烏端著,《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2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萬字。

  70.老工夾布儀禮考,同上,6千字。

  71.有關吐蕃僧諍會的藏文文書,(法)今枝由郎著,同上,1.4萬字。

  72.四天子理論在吐蕃的傳播,(法)麥克唐納著,同上,1.4萬字。

  73.伯希和庫車地區考古筆記,(法)伯希和著,《新疆社會科學情報》1987年第5期,1.7萬字。

  74.《漢藏史集》初釋,(法)麥克唐納著,《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4輯,1988年西藏人民出版社,8萬字。

  75.西藏的苯教,(意)圖齊著,同上,4萬字。

  76.敦煌吐蕃文書中的苯教儀軌故事,(法)石泰安著,同上,4萬字。

  77.西藏的金礦,(法)布爾努瓦著,同上,4萬字。

  78.敦煌藏文寫本綜述,(法)石泰安著,《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3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5萬字。

  79.《敦煌吐蕃文獻選》第2輯序言及注記,(法)今枝由郎、麥克唐納著,同上,3萬字。

  80.新發現的吐蕃僧諍會漢文文檔案寫本,(法)戴密微著,同上,1.1萬字。

  81.古典藏文Rgood-G-gun考,(匈)烏端著,同上,4千字。

  82.理學在歐洲的傳播過程,(丹)倫德貝克著,《中國史研究動態》1988年第7期,7千字。

  83.敦煌藏文寫本中的新發現,(法)石泰安著,《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通訊》1988年第1期。

  84.敦煌回鶻文寫本概述,(法)哈密頓著,《新疆社會科學情報》1988年第5期,1.5萬字。

  85.敦煌回鶻文寫本的歷史背景,(法)哈密頓著,《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1.5萬字。

  86.吐蕃的佛教,(意)圖齊著,《國外藏學動態》1988年第2期,2萬字。

  87.室韋人是蒙古人嗎?(法)保羅拉切聶夫斯基著,《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第2輯,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萬字。

  88.中世紀中國和中亞的亞美尼亞人,(法)多維耶著,同上,1.6萬字。

  89.馬可波羅時代蒙古人的宗教形勢,(法)戴密微著,同上,1.8萬字。

  90.匈牙利的蒙古學和突厥學家李蓋提,《新疆社會科學情報》1990年第2期,2.1萬字,。

  91.根據P.2547號寫本對《齋琬文》的復原和斷代,《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1萬字。

  92.敦煌的經折裝寫本,《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90年,1.1萬字。

  93.達摩多羅考,《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7輯,1.3萬字。

  94.古代吐蕃和于闐密教的一種特殊論述方式,同上,第7期,1.4萬字。

  95.藏傳佛教的發展,同上,第7輯,1.4萬字。

  96.有關吐蕃佛教起源的傳説,同上,第7輯,3.1萬字。

  97.“黑頭矮人”的出世,同上,第5輯,2.2萬字。

  98.麗江版的藏文《甘珠爾》,同上,第5輯,1萬字。

  99.摩羯羅嘴——某些法器中的一種特徵,同上,第6輯,1.1萬字。

  100.五世達賴喇嘛的肖像,同上,第6輯,3.1萬字。

  101.西藏的牦牛與西方旅行家和自然學家,同上,第6輯,1.4萬字。

  102.塔爾寺紀實,同上,第6輯,3.1萬字。

  103.回鶻文尊號闍梨和都統考,1.2萬字。

  104.8~9世紀唐蕃會盟條約的盟誓儀式,《西藏研究》1989年第4期,1.7萬字。

  105.近年來有關中國印刷術研究的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89年第11期,1.2萬字。

  106.釋藏文術語“苯”,《民族譯叢》1989年第3期,4千字。

  107.“祖拉”及吐蕃巫教,《國外藏學動態》第3輯,1.5萬字。

  108.有關中國造紙術和發明人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89年第7期,8千字。

  109.貴州史研究導論,《國外中國學研究》第1輯,1.5萬字。

  110.西藏密教的基本修持方法,《國外藏學動態》第3輯,3萬字。

  111.西沙群島歷史檔案,《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導報》1991年第2期,1萬字。

  112.中國蘇菲派的道乘,《中國回族研究》第1輯,1.5萬字。

  113.敦煌的宗教活動與斷代寫本,《敦煌吐魯番研究學會研究通訊》1991年第1期,1萬字。

  114.敦煌變文與胡族習俗,(法)戴密微著,載《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92年第1期,8千字。

  115.伏爾泰和中國,(意)加茲勒著,載《中國史研究動態》1992年第6期,8千字。

  116.西方漢學界5年(1984—1989年)來對中國伊斯蘭教研究的綜述,(法)弗朗索瓦奧班著,《中國回族研究》1992年第2期,3萬字。

  117.漢藏寫本中的印-藏和漢-藏兩種辭書,(法)石泰安著,《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8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3.3萬字。。

  118.敦煌漢藏文寫本中的烏嗚佔兇吉書,(法)茅甘著,同上,1.6萬字。

  119.喜馬拉雅山口的開放與貿易,(法)布爾努瓦著,《國外藏學研究動態》1992年第6期,1.4萬字。

  120.入華耶穌會士和中國明末的社會,(法)謝和耐著,載《北京圖書館館刊》1992年第1期,1.2萬字。

  121.根據《苯教密咒》傳説寫成的蓮花生傳及其史料來源,(法)布隆多著,載《中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9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7萬字。

  122.《嘛尼寶訓集》的掘藏師是苯教徒嗎?(法)布隆多著,同上,4萬字。

  123.吐蕃名稱源流考,(法)路易巴讚、哈密屯著,同上,2.3萬字。

  124.西藏瓷器製造考,(法)莎耶著,同上,1.4萬字。

  125.西方發現西藏史(上),(法)泰勒著,同上,3.5萬字。

  126.一個巴黎女子的拉薩之行,(法)大衛妮爾著,《國外藏學研究動態》1994年第7期,3.5萬字。

  127.巴多明神父的北京科學書簡,(英)伊凡娜格魯弗著,《北京圖書館館刊》1994年第1-2期,1.2萬字。

  128.中國文化對18世紀法國哲學家的影響,(法)畢諾著,《國際漢學》第1輯,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2.2萬字。

  129.《中國儒教對英國政府的影響》,(美)艾德蒙萊特著,同上,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1.3萬字。

  130.17和18世紀的中歐文化交流,(法)謝和耐著,同上,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1.2萬字。

  131.從西方發現中國到國際漢學的緣起,(法)雅克布羅斯著,同上,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3.2萬字。

  132.敦煌寫本中的吐蕃巫教和苯教,(法)石泰安著,《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11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萬字。

  133.西藏的印度教神話,(法)石泰安著,同上,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1萬字。

  134.吐蕃僧諍問題的新透視,(日)上山大峻著,同上,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萬字。

  135.兩卷敦煌寫本中的儒教格言,(法)石泰安著,同上,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萬字。

  136.西方發現西藏史(下),(法)泰勒著,同上,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6萬字。

  137.法國對漢傳佛教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同上刊物,7千字。

  138.天馬與龍涎——12世紀之前絲綢之路上的物質文化傳播,《漢學研究》第2輯,中國和平出版社1997年版,2.5萬字。

  139.法國入華耶穌會士對中國科技的調查,同上刊物,1.5萬字。

  140.法國對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的研究,同上刊物,1.5萬字。

  141.法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吉美博物館的圖書館,同上刊物。

  142.天馬與龍涎(節譯文),《絲綢之路》1996年第5期,1.5萬字。

  143.耶穌會士進入中國的過程,載《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1.5萬字。

  144.謙河考,《蒙古學研究信息》,1999年第1期,1.5萬字。

  145.法國對中國西域的研究,《漢學研究》第3輯,1999年版,1萬字。

  146.法國對古突厥、回鶻和新疆的研究,同上刊物,1.2萬字。

  147.法國近年來對中國科技史的研究,同上刊物,1萬字。

  148.18世紀中國和法國的科學觸撞,同上刊物,5千字。

  149.法國高等實驗學院第5部有關漢文化圈的宗教科學講座,同上刊物,1萬字。

  150.10世紀的敦煌借貸人,《法國漢學》第3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5萬字。

  151.通報雜誌小史,同上刊物,5千字。

  152.二戰之後法蘭西學院的漢學研究,《國際漢學》第二輯,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5千字。

  153.利瑪竇著作中的科學和技術,同上刊物,第3期,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

  154.18世紀的中國“政府”問題,同上刊物,1萬字。

  155.利瑪竇與文藝復興,同上刊物,第4輯,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1萬字。

  156.高地亞洲元代歷史地名的沿革,《漢學研究》第4集,2000年中華書局版,1.8萬字。

  157.論王則領導的彌勒教秘密會社的起義,同上刊物,1.5萬字。

  158.宋程理學在歐洲的傳播,《國際漢學》第5輯,2000年大象出版社版,3.3萬字。

  159.高地亞洲三年探險記,《絲綢之路》2000年第4期,1.5萬字。

  160.觀音,從男神變女神一例,《國際漢學》第2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8萬字。

  161.中國佛教中的占卜、遊戲和清凈——漢文偽經《古察經》研究,同上刊物,2.5萬字。

  162.靜坐儀,宗教與哲學,同上刊物,1.5萬字。

  163.法國漢學研究所簡介,同上刊物,4千字。

  164.《遠東亞洲叢刊》簡介,同上刊物,4千字。

  165.再論中歐最早的文化交流,《東西交流論潭》第一輯,上海藝文出版社1998年版,2.5萬字。

  166.法國對入華耶穌會士的研究,同上刊物,1萬字

  167.法國的絲綢之路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年第4期,1.5萬字。

  168.法國的蒙古學研究,《蒙古學研究信息》1998年第1期,2.5萬字。

  169.法國對中國哲學史和儒教的研究,《世界漢學》1998年第1期,7千字。

  170.法國對20世紀中國史的研究,同上刊物,1.5萬字。

  171.法國戰後對中國占卜的研究,同上刊物,4千字。

  172.宋程理學在歐洲的傳播,《國際漢學》2001年第5輯,3萬字。

  173.20世紀的法國漢學大師戴密微,《國際漢學》第6輯2002年,1萬字。

  174.法國的蒙古學泰斗伯希和,《蒙古學信息》2001年第2期,6千字。

  175.法國的阿爾泰研究先驅伯希和,《蒙古學信息》2001年第3期,8千字。

  176.中西早期哲學交流,《國際漢學》第七輯,2002年大象出版社,1.5萬字。

  177.中國明末社會,《漢學研究》2002年第6輯,1萬字。

  178.法國漢學泰斗伯希和,《漢學研究》2002年第6輯,2萬字。

  179.中國與歐洲國家觀念的比較,《漢學研究》2003年第7輯,1萬字。

  180.17世紀基督教在中國的本土化問題,《漢學研究》2003年第7輯,1.2萬字。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