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資訊

桂林:放開個體醫療市場 小診所叫陣大醫院

------在全國率先全面放開個體醫療市場,取消地域限制,免費受理審批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0日 13:46

  9月,桂林市在全國率先全面放開個體醫療市場的消息引起了各方關注。據了解,此次桂林市放開個體醫療市場的最大突破是,“個體門診部離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站500米以上”的規定被取消,這意味著以後個體診所可以開到醫院門口,與其短兵相接展開競爭。

  其實早在2003年2月,桂林市就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逐步放開了個體醫療市場,取消了批辦個體醫療診所的數量限制,使全市個體醫療診所數量迅速增加至290多家。今年9月,桂林市再次給個體醫療行業“鬆綁”。據桂林市衛生局局長淩霄介紹,此次取消地域限制,就是想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淘汰一批醫療和服務水平差的小診所。在審批許可方面,全部免費受理。

  據透露,此消息傳開後,市衛生監督所收到了20多份開辦個體診所的申請。桂林市一些公立醫院也開始有所動作。

  個體診所

  比醫院具有價格優勢,自身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記者在桂林市發現,幾乎每條街道都有兩三家個體診所,但規模都比較小,設備也較簡陋。由於設備、藥品成本低,診所的價格往往比較低,以此吸引患者。

  在信義路一家個體診所,一位老醫生告訴記者,他原是一家工廠的醫生,退休後到診所主治內科。來看病的都是街坊鄰居,一般看的都是小病,幾塊錢就能看好感冒。記者發現,在這家診所附近還有3家診所,那麼如何才能在競爭中取勝?這位老醫生説,只能靠藥品價格、醫療質量和服務態度。比如:他們的藥品都從醫藥公司進貨,出售時只賺取微利。在競爭中,很多診所被自然淘汰。據悉,去年桂林市城區增加30多家診所,但同時又有10多家關門。

  據了解,桂林市不少醫院的醫師退休後都開起了診所。對此,有些市民認為,小病可以去個體診所,只有大病才去醫院;也有市民認為,報紙上刊登過的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讓人心有餘悸,因此去那裏看病應該謹慎,平時有小病到藥店買藥就行。大部分市民認為,個體診所能生存下來,多虧熟人的光顧,熟人認可了才能有好的口碑。

  公立醫院

  大多對個體診所持歡迎態度,而小醫院則面臨競爭壓力

  地域限制取消後,個體診所可以和公立醫院“貼身”競爭,無疑給醫院帶來很大壓力。然而,不少醫院對此做法卻大加讚賞。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負責人認為,桂林的做法只不過是順應了潮流。前幾年,他們就有過兼併別的醫院的想法。據他介紹,桂林市醫院比較多,其人口與醫院的比例在廣西是最高的。近幾年,一些醫院出現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的現象,只有讓民營資本進入,才能更好地調節和激活醫療市場。

  不過,個體診所的出現使一些實力不濟的公立醫院從此要直面競爭,它們的設備、醫療質量沒有實力雄厚的醫院好,而價格、服務又不一定比個體診所有優勢,因此,被淘汰的幾率較大。

  但是,個體醫療市場全部放開後如何更好地進行監管?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這位負責人表示擔憂。據他介紹,他們醫院周圍一直都有一些個體診所存在。有些“醫托”受某些不法診所的指使,遊説病人到他們那裏就醫,從中賺取提成,對此至今沒有很好的管理辦法。此外,個體診所沒有條件對患者的安全負全責,不利於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

  衛生部門

  提高個體診所開辦門檻,同時加大監管力度

  為了更好地對個體醫療市場進行監督,日前桂林市衛生部門制訂了《桂林市城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程序及管理規定》,對診所開辦條件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個人申辦診所需提供的審批材料增加了3份,包括依法處置醫療廢棄物承諾書;由市衛生監督所告知城區衛生局並在開辦地點對申請人的選址進行7天公示;環保部門出具的環境評估意見。

  另外,衛生監督部門還每月舉行一次會議,邀請全市社會醫療機構的200多名法人代表參加,主要是發佈相關政策、要求;通報一些診所的違規操作及處理結果等。衛生監督部門還于每年年底對這些機構進行評優。

  如何規範這些個體診所的收費、藥品?淩霄介紹説,按照政策,這些個體診所的收費標準由市場調節。藥品要求從正規供貨機構進貨,主要由藥品監督部門來監督。目前這方面監管力度還不夠,只能查“三證”,或是根據投訴進行查處。每個月衛生監督部門都會上門檢查1到3次。當然,個體診所也可以互相監督,發現非法行醫的,即可舉報。他認為,通過這樣的市場調節,社會辦醫療機構可達到比較規範的程度。

(編輯:回春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