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資訊

記者來信:增強群眾的精神衛生意識迫在眉睫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1日 09:13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開展了現場義診活動,心理康復中心的主治醫師黃玲説,前來諮詢的群眾很多,增強群眾的精神衛生意識迫在眉睫。

  義診活動包括專家諮詢、現場HAD量表測試(焦慮抑鬱量表簡稱),醫生根據測試者的具體情況提出建議:對症狀輕者給予現場指導,重者建議其到心理科做進一步治療。在義診現場,記者看到前來諮詢的群眾以成年人居多,他們對精神衛生的主題都很好奇。

  黃玲説,在測試過程中,不少參加測試的群眾有抑鬱傾向,但他們自己不知道,直到看到測試表上的超標指數才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有的人甚至不承認自己存在心理問題。

  在現場,黃玲醫師接待了一位女士,她的測試分數達17(指數超過7分就證明存在抑鬱傾向)。當專家和她交流時,她哭了起來。她説:“其實我一直知道自己心理有問題,總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覺得戰勝不了自己。經常頭痛、胸悶。”黃玲説,其實像這位女士一樣的人很多。特別是農村婦女,她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痛苦、心煩不知道怎麼排遣,這樣抑鬱徵越來越嚴重,最後發展成頭痛、胃痛等生理疾病。但她們都不知道這些疾病和心理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人們對心理健康的意識太薄弱了。今天早上,我們接待了一位中學生和她的家長,這個小女孩手上佈滿了試圖自殺留下的傷痕。令我們驚奇的是,女孩的家長今天是帶她來治療傷痕的,而不是來進行心理治療的。他們看到我們的免費義診才過來諮詢。我們發現孩子以前受過嚴重的暴力虐待,家長這才意識到孩子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

  黃玲説,在我國,很多人都覺得患抑鬱症是件很丟臉的事,不敢承認。這不僅是種不健康的想法,更嚴重的是心理疾病積累到一定程度會以生理疾病的症狀表現出來。現在,心理科越來越受到專家的重視,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在人民醫院,有些其他科室無法解決的如消化內科的問題,醫生都會建議他們到心理科治療,這種從精神上治本的做法實踐證明很有效果。

  她説:“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一些醫生缺乏這方面的意識,認為心理科和其他醫科沒有多大聯絡。在精神衛生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完)

(編輯:回春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