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與自然》欄目的發展歷程及其走向


    作者:姚桂松
     《人與自然》于1994年5月11日開播,每週一期首播,每期30分鐘,至現在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正值欄目7歲之際,回顧過去,面對現實,展望未來,我們對這個欄目充滿信心和希望。欄目將國內外優秀節目有機結合,在宣傳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思想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人與自然》的過去
     《人與自然》欄目從開播至1997年底是一個開創和成長階段。欄目在開創初期,大部分節目從國外進口,一小部分屬於自拍節目。欄目主要內容涉及動植物,自然現象以及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種種方法。節目的知識性、趣味性和欣賞性都很強,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另外《人與自然》由國內一流主持人趙忠祥主持,從開創起,每期請一位嘉賓,在社會各界的名人中選擇和邀請了許多嘉賓,大多是生物和環保方面的專家、學者,他們為欄目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趙忠祥與嘉賓兩人一起主持這個欄目持續了兩三年,後來由於許多觀眾來信來電話建議,為增強節目的可視性,減少談話和串聯方式的節目長度,改成由趙忠祥一人主持欄目,使演播的串聯更加簡短,以提高欄目的收視效果。
    
     欄目開創初期,每期由板塊節目組成,每期由不定期的三個小欄目組成。這些小欄目有《綠色視野》、《我和我的朋友》、《奧秘百科》、《生物圈》。這種板塊形式組成的節目也延續了很長時間。由於這些小欄目不定期交替出現,觀眾也不容易記清這些小欄目,因此,這些小欄目沒有起到引導觀眾收視的作用,後來就取消了。
     《人與自然》開創的宗旨是“給人美感,喚起愛心,共同行動,保護家園。”欄目定位是探索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探索人與自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諧發展的途徑。目的是認識自然,親近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
     《人與自然》開播幾年來,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思想,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觀眾能在節目中得到美感,受到啟發。欄目的開創和成長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理解和支持。
    
    二、《人與自然》的現在
     《人與自然》欄目從1999年1月1日起至現在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階段。欄目現在這個階段與以前相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
     內容上的變化,以前野生動物的內容比例大,現在調整為佔欄目播出總量的三分之一或一半。所以欄目的大多數內容是介紹人與自然關係、環境、植物、自然現象等等,減少了純野生動物內容的介紹。
     自拍節目量增加。例如1999年上半年完成製作及其播出共13個,它們分別是系列節目3集:《拯救綠色》。環保人物系列3集:《走近自然的人》、《環保作家沈孝輝》、《綠色人生》。環境保護系列4集《污染與浪費——水的大敵》、《加拿大環保——垃圾可以變資源》、《餐桌上的環保》、《家庭環保》。動物保護專輯《秦嶺金絲猴》,其它有《貢嘎山初探》、《河漠湖邊》。自拍節目約佔欄目播出量的四分之一。1999年下半年將要製作的自拍節目《綠色的希望——介紹延慶縣生態示範區建設情況》、《環保人物潘文石》、《白鷺的保護》、《密雲水庫》、《五大連池生態保護》、《紅樹林的保護》、《世博會國際園一瞥》、《蔬菜瓜果的故事》、《朱鹮》等節目。
     加強欄目的整體編排。1999年上半年共推出了6個系列節目:《超級感官》6集,《斐濟》3集,《東非大裂谷》4集,《冰天雪地裏的生命》4集,《最初的伊甸園》10集,《拯救綠色》3集。199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人,這種動物》3集,《美洲豹精神》4集,《北極熊》4集,《來自自然的危險》5集等系列節目。
     改進欄目包裝。從1999年1月開始起用新欄目片頭,增加了本期節目、近期節目和下期節目預告,新增了欄目自我宣傳的廣告。這些欄目包裝的改進,增加了整體節目的節奏感。
     每期《人與自然》增加2分鐘《生態環境信息》,以增強欄目的時代感。
     改進後欄目,各方面反映不錯。《人與自然》在1999年第1季度電視節目觀眾滿意度調查中,在中央電視臺所有欄目名列第四,在中央電視臺專題節目中名列第一,觀眾對各專題節目的綜合評分、知識內容評分、表現形式評分、主持人評分、播出時間評分,《人與自然》在專題節目的五個方面均獲第一。這説明改進後的欄目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現在的欄目宗旨與以前相同,只是語言更加簡煉:“謳歌生命,關注環境。”現在的欄目基本上是由趙忠祥一人主持,串聯詞更加精煉,簡短,但盡力爭取增加串聯詞中的信息量。現在的欄目定位沒有變,還是要認識自然,親近自然,宣傳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思想。
    
    三、《人與自然》欄目的今後走向
     《人與自然》從開創到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變化和改進,欄目趨於成熟。那麼欄目今後的走向是什麼呢?《人與自然》節目將更加精彩,可視性增強。欄目的優點將繼續發揚,國際一流的節目將佔有欄目的一大部分。節目更加鮮活,演播室串聯更加精彩。然而欄目的宗旨不會改變,這是欄目總的走向。
     那麼,筆者認為欄目今後的主要努力方向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國外優秀節目的引進,吸收和消化。從國外選購的節目從藝術性和可視性來講都是很強的。但有的節目的觀點需要糾正或者補充。比如:系列節目《人,這種動物》主要介紹人的自然屬性,如果增加一些人的社會屬性,這個系列節目就會更加完善一些。所以有些節目要重新編輯,用我們的觀點,用國外節目當作素材,編成節目,這就能顯出編輯的功力。有些引進的節目編輯餘地比較大。對國外節目的吸收和消化也是不容易的事,需要從事介紹國外節目的編輯作出不懈的努力。
     自拍節目質量的提高。優秀的自拍節目能增加欄目的鮮活性。它不但要形成一定的規模,而且要提高質量,産生盡可能大的積極影響。自拍節目將朝著有豐富內容,有深度,有見解,有啟示的方向發展。
     演播室串聯的改進。在有些節目的串聯中,償試談話節目。請人到演播室探討生態環境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共同尋求解決辦法。比如:請專家來談北京大氣污染治理問題,能不能治理,難度多大,怎麼治理,什麼時候能夠治理達標,目前的困難有哪些,怎麼克服存在的困難,生活在北京的每一個人能為大氣污染治理做些什麼,需要大家配合的有哪些方面等等話題。也可以請幾人來討論一些問題。比如:對內地城市建海洋館的種種看法,引起觀眾的關注和思考,以達到宣傳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目的。但不是每集節目中都要有談話節目。
     我們深信,《人與自然》欄目將在電視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將産生越來越大的積極影響。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系統集成:長天集團施貝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