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春分節(春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1日 20:28 來源:國際在線

  節日名稱:春分節

  節日別名:社日、春社

  節日時間:農曆春分日 今年為西歷2006.03.21日


社火、社戲

  第一部分:春分節(春社)的文化內涵及節日民俗

  春分節並非節日復興的重點,這裡只作簡單的介紹,供有興趣過節的同胞參考,使大家多一種節日文化選擇。

  春分節在文獻上缺乏對其節日文化的詳細記載,只有只言片語印證著這個節日的存在。春分節在我國已經消失,在日本等鄰國還有孑遺。比春分更具有代表性的是春社日,即春秋兩個“社日”之一,因為春社日通常在春分前後,考慮到時代文化的變遷,社神崇拜已散而春分節氣猶存,故本文不將兩個時間嚴格區分,合併到一起加以簡單介紹,供感興趣的同胞參考。

  文化研究者指出,社日,在當今民間社會已難覓蹤跡,除在一些僻遠地區有局部存留外,一般地方只有與古代祭社有關的社火還在延續。社日在古代中國社會卻是一盛大節日。它起源於三代,初興于秦漢,傳承于魏晉南北朝,興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它在中國歷史上傳承達數千年之久,可謂“最古最普遍之佳節”。

  社日,是以社神祭祀為中心內容的節日。社為土神,“社,地主也”(《説文》)。社祭發端于先民對土地的崇敬與膜拜。在充滿自然信仰的上古時代,從土地中討生活的先民,很容易對土地生發萬物的功用産生神秘的理解,將土地神化,“社,所以神地之道也”。既然土地有靈,就需禮敬獻祭,獻祭需要一定的對象物,所以人們“封土以為社”。“封土”為社神原始的象徵,這種土也非尋常之土,它是一種特別的五色土,《尚書》稱“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封建諸侯時,則割五色土為其立社。封土立社表示了周王“賜土”的恩澤以及諸侯取得了祭祀土神的權力,因而具有非常的意義。


  至今,在北京的社稷壇,還有代表天下土地的五色土

  從上古開始還以特定的樹木作為社神的象徵,稱為社樹。樹,尤其是不同尋常的高樹,或具特別性質的常青樹等,在人們的原始觀念中具有神性,不僅因其高聳容易引起關於天梯的聯想,“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淮南子?墜行訓》)。還因其蔥鬱,認為是神靈棲居之所,甚至乾脆認定樹即社神之化身。《論語》記載了三代各自的神社,並以樹為名,“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社稷在周代即被奉為國家主神,列入祀典,並作為國家政權的象徵,國家有太社,王室有王社,諸侯國有國社,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與百姓一起按地域立社。周朝因俗制札,將祭祀活動作了系統的整飾與安排,因此,大致有了祭社的日期,時間確定在仲春之月。這是根據土神自然屬性的選擇。仲春之月,陽氣發動,萬物萌生,自然是祭祀的好時機,“土發而社助時也”(《國語?魯語上》),“元日”為二月的甲日,即選用二月中吉利的甲日作為百姓祭祀社神的日子,這也就是最初的社日。秦漢時期,社日有了進一步發展,為適應春祈秋報的需要,形成了春社與秋社兩個社日,“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穀豐熟;秋祭社以百谷豐稔,所以報功”。漢代以後,社日時間雖出現過幾次變化,但一般確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春分前後),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秋分前後)。社日已成為民眾生活中的節日。

  在春分及春社日,民間的主要風俗有:

  ①戒草防火、鳥嗚入田

  春分這一天,老百姓都把戒火草種到屋上,有一種鳥很象烏鴉,在雄雞啼叫以前,就架架格格地叫起來了,農民聽到這種鳥聲就下田,認為是耕耘的節季到了。

  ②社祀、社酒、社火、社戲---盛大的社日狂歡

  《荊楚歲時記》記載,春社這一天,村裏男女老幼都結集起來,舉行儀式祭祀社神,殺牛宰羊獻祭酒。在社樹下搭棚屋,先祭神,然後共同享用祭祀用過的酒肉。

  出乎我們的想象,在古代,社日竟然是如此盛大而熱鬧的民間節日。研究者考證指出,唐宋時期,社日達到全盛狀態,社日的歡愉成為唐宋社會富庶太平的標識。社日在傳承漢魏以來神人共娛的傳統同時,又補充新的節俗內容,社日不斷地吸收民眾的願望與思想。從眾多唐宋文人對民間的生動的咏唱中,我們在千年之後仍能感受到當時社日氣氛的濃烈。


組圖之一:社火、社戲

  社日是婦女兒童的節日,在社日,勤勞的婦女有了難得的閒暇,“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張籍《吳楚歌詞》)。在唐宋的社日習俗中,婦女應停下手中的活計,避免一切勞作,參預社祀活動。宋代婦女,還有社日回娘家的習俗。社日,兒童亦興高采烈,“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陸游《春社》)。

  社日又豈止是婦女兒童的節日,成年男子更是社日活動的主角,他們共祭社神,分享社酒、社肉,笑語歡歌不絕,“春醪酒共飲,野老暮相誇”。


組圖之二:社火、社戲

  社日是鄉村的集體公共節日,家家參與,人人踴躍,“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的咏社佳句給我們傳遞了社日宴樂的盛況(王駕《社日》)。詩人韓愈在社日中尋找到了身心的快樂,“願為同社人,雞豚宴春秋”,可見社日的吸引力。雞豚社、鼓社、祈蠶社等社名稱亦反映社日內容的豐富性,除傳統的社酒、社飯外,還有表演性與儀式性更強的“社會”、“社火”,即使是原來的社酒、社飯亦衍生出許多新的民俗功能,如社酒治聾,社飯宜子等。在束縛較少的唐宋社會,社日給人們提供了狂歡的機會,民眾在社日中的盡情娛樂,又為社日增添了喜氣與熱鬧。

  魯迅先生的名篇《社戲》,描寫的正是民國之初江南社戲的場景。“月還沒有落,仿佛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説再回去看。”“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第二部分:春分節(春社)過節方案

  社日的活動顯然是一份珍貴的民俗文化遺産,搶救和保存是應著力的重點。社日的文化標本性特色濃厚,如果在鄉村繼續留存和展示,有益於人們從中體味那份遠去的土地崇拜文明。

  首先社火、社戲等社日民俗活動,需要民間和政府共同努力,加以妥善保存,實現有效延續。在標本化展示的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結合農村基層自治,使傳統的社日活動成為溝通鄉村、促進交流、豐富鄉村節日文化生活的有益形式。

  時代畢竟已經不同,現在開展各種社日活動,已經不再具有蒙昧的意味,而是對於文化傳統的追思,對傳統民俗的體驗,建議春分社日,鄉村組織男女老幼,穿上傳統的民族服飾漢服,在鄉村社樹、社祠下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社日民俗活動。而城市的國民,則穿上漢服節日禮服,到鄉間共同參與,成為一種新的假日文化活動。相信,繁茂的社樹、古樸的社祠、甘醇的社酒、熱鬧的社火、社戲,歡樂的人群,將會組成一幅春分時節華夏大地上散發著泥土芬芳的節日畫卷。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