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風俗細説 > 正文

潑水節的來歷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3日 16:38)


  在西雙版納,每年的傣歷 6—7月間(公曆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傣歷新年。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 因在新年中有一隆重的潑水活動,因此人們把傣歷新年通俗地稱為“潑水節”。

  傣家人過新年,傳統的過節時間一般是3天(有時為4天)。第一天稱為“表”,相當於陰曆的除夕,各家各戶要打掃衛生,準備年貨,全家團圓吃年飯。第二天稱為“腦”,這是個多餘的日子,既不計算在舊年內,也不計算在新年中,習慣稱為“空日”。

  傳説,這天就是惡神捧瑪點達拉乍頭顱腐爛之日。 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七位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 互祝平安幸福。 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為了將傣歷新年的節慶氣氛逐漸推向高潮,潑水活動往往被安排在最後一天舉行。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説這天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曆返回人間之日.這天要舉行"趕擺"、放高升、劃龍船等重大節慶活動。傣歷新年是西雙版納州傣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節日來臨之前,每個傣族家庭都要縫新衣,買新傘,備辦節日用品。每個村寨都要製作高升、禮花,還要打造龍舟,開展划船訓練和歌舞訓練。

  節日來臨,要殺豬宰牛,準備豐盛的年飯宴請親朋好友。節日期間要舉行隆重的放高升、劃龍船、堆沙、鬥雞、潑水及大型文藝歌舞表演等活動。節日氣氛十分濃烈,活動內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充分體現了傣族人民的傳統文化。關於潑水節的由來,傣族民間有個傷感的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個名叫捧麻乍的天神把一年劃分為旱、雨、冷三季,為人間規定了農時,並把這一規定交給一個名叫捧麻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讓他按時降雨、放熱、降溫,使冷熱、雨水與人間的農時相符,為人間造福。捧麻點達拉乍自恃法術高明,神通廣大,早把捧麻乍的告誡忘到九霄雲外去 了。他亂顯神通,為所欲為,想降雨就降雨,想升溫就升溫,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各種災難接踵而來。有個智勇雙全的傣族青年名叫帕雅晚,他親身經歷了人間的種種災難,決定把人間從災難中拯救出來。他用木板做成翅膀,飛到天庭找到天王英達提拉,訴説了人間的災難。經天王準允,他飛往天塔——塔金沙朝拜時,不填撞倒了一扇天門,壓死在天庭門口,那一天,正好是傣歷五月十五日。

  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決心制裁捧麻點達拉乍。他變成一位英俊的小夥子,佯裝去找捧麻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七位美麗的姑娘都深深愛上了這位聰慧、勇敢的小夥子.小夥子眼看時機成熟,便把她們的父親如何作惡之事説了出來.七位美麗、善良的姑娘早就對父親的所作所為深感不滿。聽了小夥子的話更是義憤填膺。為了清除人間的災難,她們決定大義滅親。

  從此之後,七姐妹對父親百依百順,深得父親的歡心。捧麻點達拉乍見女兒們如此聽話,感到非常高興,在談笑中不知不覺洩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訣,他告訴七個女兒,火燒、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頭髮做成“弓賽宰”(“弓”為弓、“賽”為弦,“宰”為心,意為“心弦弓”)。一天,姑娘們把父親灌得酩酊大醉,趁父親酣睡時悄悄拔下父親頭上的一根頭髮做成了“心弦弓”,當她們把“心弦弓”對準父親的脖頸時,捧麻點達拉乍的脖子就斷了,頭顱一落地就冒起火來,邪火到處蔓延。為了撲滅邪火,七 個姑娘只好把頭顱輪流抱在懷裏,直到它腐爛。輪換時,姑娘們都要打來清水,潑在懷抱頭顱的姑娘身上,衝去她身上的污跡遺臭。


  據説這就是傣族人民在新年期間一定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七位仙女,用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的來歷。

  今年恰逢千禧之年,當地政府十分重視今年(傣歷1362年)的潑水節活動。組織規模遠比往年宏大,活動內容亦比往年豐富.想親身體驗一下傣鄉情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裡的山、這裡的水、這裡好客的傣鄉人期待著您的光臨。(來源:xsbn-mgn.com)

責編:王雪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