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近期報道
劉曉慶代理律師姚燕倩——真正的工作還沒有開始((2003年01月06日 22時21分))

    CCTV200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評選上周剛剛結束,在今年的獲獎者中,有一位來自浙江溫州的民營企業家南存輝,因為依法納稅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也為企業家們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個人也正因為納稅問題而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這個人就是劉曉慶——一個曾經自稱億萬富翁並進入過《福布斯》排行榜的電影明星。1月5日,劉曉慶終於為自己歷時6年的逃稅行為又一次付出代價。北京市拍賣行受稅務機關委託,對劉曉慶和她所辦公司提供納稅擔保的18套房産進行了公開拍賣。拍賣房産能否抵繳她偷逃的稅款?能否減輕對她的法律制裁?《經濟半小時》記者首次獨家專訪了劉曉慶的代理律師姚燕倩。


    
劉曉慶近況


    北京第一看守所位於昌平小湯山附近,自從2002年6月逮捕劉曉慶以後,她關押在那裏已經半年多了。劉曉慶現在的狀況怎樣?她本人對於拍賣房産用以抵繳所逃稅款又作何反應呢?記者周人傑對此進行了採訪。

    主持人:周人傑,你好,你是否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裏見到了劉曉慶?

    記者:由於目前劉曉慶案件還沒有正式開庭審理,再加上一些司法程序的原因,我們還沒有辦法見到劉曉慶本人。但是在幾個小時之前,我們費盡週折還是見到了劉曉慶的代理律師姚燕倩。姚律師,是在6月20日劉曉慶被拘捕之後見到過她本人的僅有的幾個人之一。她告訴我們説,從6月20日之後,劉曉慶就關押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裏面。

    主持人:剛才你説是和她的代理律師見了面,那這位律師有沒有向你介紹一下劉曉慶目前在看守所裏的生活狀況如何?

    記者:據姚律師講,目前劉曉慶和其他犯罪嫌疑人所受的待遇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任何的特殊。關押劉曉慶的房間也是北京市第一看守所中間非常普通的一間,也可以説在面積很小的房間裏關押了包括劉曉慶在內的五個犯罪嫌疑人。劉曉慶整個的作息時間和她的時間安排、飲食,都和其他的犯罪嫌疑人是完全一樣的,沒有受到任何特殊的照顧。劉曉慶在看守所裏面大部分的時間,是用看書來度過的。據姚律師所講,她在見到劉曉慶的時候,劉曉慶的身體狀況很正常,能夠和她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在精神方面,可以説這次稅案是劉曉慶所受打擊最大的一次。

    主持人:你是不是也通過這位律師了解了一下,劉曉慶目前對於她個人還有公司偷逃稅的行為,怎麼看?

    記者:用姚律師的話來説,目前劉曉慶可以説是非常後悔,她很希望能夠早日把拖欠國家的稅款還清,劉曉慶所辦的公司已經陷入了癱瘓狀態,整個公司的財務狀況惡化,要償還如此巨大的稅款非常困難。

    姚律師:我沒有看到她公司具體的財務報表,憑我們現在掌握的材料來看,肯定是不好,否則她也不會拍賣房産。

    
劉曉慶房産拍賣 仍欠1000多萬稅款無法償還


    劉曉慶從1996年開始共偷逃國家稅款1458.3萬元,加上滯納金,目前還剩下1621.1萬元沒有償還。劉曉慶的18處房産在2003年1月5日進行了拍賣,那麼這些房産究竟花落誰家?最終拍賣了多少金額?我們來看看拍賣會現場的情況。


    早上七點多中,在北京京瑞大廈3樓的會議大廳裏,繳納保證金的競拍者已經排成了一條長龍,成捆的現金堆在驗鈔機旁,不斷到來的競拍者正在加入到這條長龍當中。

    劉曉慶房産拍賣會負責人謝京偉:本次拍賣會,報名競拍的人數現在已經達到400人以上了。

    儘管拍賣行的負責人一直説,競買人數在預想之中,但記者發現,早先拍賣行通知的地點是京瑞大廈18樓200平方米的會議廳,而正式拍賣的時候,卻改成了3樓500多平方米的大會議廳。當初拍賣行對競買者的人數沒有任何限制,但是競拍入場開始後,卻只讓進兩個人。即便如此,這個最多容納350人的會議廳,還是擠進了五六百人,工作人員不得不臨時向會場加椅子。

    這次拍賣的房産一共有18套,其中北京回龍觀龍城花園3套,北京安慧北裏秀園小區11套,廣東深圳、惠州各有1套,重慶市2套。由於這次房産拍賣是為了繳納稅款,起拍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格,因此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購買,使得競拍場面頻頻出現高潮。

    競拍者:應該是最高不應該高出起拍價10萬,沒想到後來出現這種競拍的情況,我們最後只能跟著場上的氣氛走了。

    在拍賣中,北京回龍觀龍城花園的三套191平方米的公寓房,成了競拍的焦點,競拍者頻頻舉牌。其中第三套房子,從38萬多元一直叫到了76.2萬,成為全場成交的最高價。秀園小區的11套房子,大部分以30萬到31萬的價格成交,高出起拍價1倍多。而重慶的兩套也以87.2萬元的價格成交。拍賣會歷時兩個多小時,除了廣東惠州的房産流拍外,其餘的17套房産,一共拍出了661.1萬元,遠遠高於當初估計的500萬元。

    拍賣師王煦:我覺得這個拍賣會非常成功,我比較滿意。

    17套房産賣了661萬元,依照規定,這筆拍賣所得將全部用於抵繳劉曉慶所辦公司偷逃的稅款。如果算上了這筆拍賣所得,與偷逃稅款的總額相比,劉曉慶到底還差多少稅款還沒有償還?在拍賣會結束後,我們算了一筆賬。

    在拍賣會上,記者看到不僅競買人多,前來採訪的媒體也達到了近200家,境外也有多家媒體前來採訪。連續拍得前四套房子的618號買主,在競拍中就頻頻被閃光燈和攝像機所光顧,拍賣會還沒有結束,他就已經被媒體圍得水泄不通。

    記者:你別走,簡單地講一講,你能説一下競拍房子的目的嗎?

    買主:工作需要。

    幾十名記者前擁後堵,連連追問,但618號買主除了留下公司名稱之外,不再回答任何問題。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618號買主從側門擠出了會場。此前有稅務部門的人士説,媒體的關注不僅有助於宣傳納稅意識,而且,正是在眾多媒體的頻頻報道下,才有更多的人前來競買。據了解,這次競拍成功的個人和單位,必須在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把全部購房款交給拍賣行。

    拍賣行工作人員:依據拍賣法的規定,我們拍賣行應該留取成交價5%的佣金,那麼其他的款項在支出其他的一些評估的費用後,全部交給我們的委託人——稅務機關。

    儘管在拍賣會上,劉曉慶的17處房産拍到了661萬元,比預期的拍賣結果高出許多,但對於她所欠稅款來説,仍是杯水車薪。劉曉慶及其公司偷逃的稅款是1458.3萬元,加上滯納金573.4萬元,一共是2031.7萬元。除去稅務機關已經追繳入庫的稅款196.6萬元,凍結公司的銀行存款214萬元,尚有1621.1萬元沒有著落。記者粗略計算,這次拍賣的661萬元,拍賣行將從中提取5%的佣金,大約為33萬元,再扣除前期的房産評估費用,繳納到稅務部門的錢將會是620多萬元,而剩下的近1000萬稅款,將會等劉曉慶出獄後,繼續掙錢償還。

    
背景新聞:劉曉慶偷逃稅案始末


    根據了解,對劉曉慶及其所辦公司還沒有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還將依法繼續予以追繳,也就是説,拍賣完房産之後,劉曉慶還得補繳餘下的1000多萬元。這對現在的她來説應該不是個小數目。那麼,劉曉慶當初是怎樣逃掉這筆稅款的?偷逃數額如此巨大的稅款,拍賣房産能減輕法律對她的懲罰嗎?

    今年1月2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正式受理了劉曉慶等五人涉嫌偷稅罪一案,這就意味著該案已經由刑事偵察期轉入檢察起訴期。如果案件成立,依照法律規定,劉曉慶很可能在一個半月內被提請公訴。劉曉慶是怎樣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我們的記者周人傑對劉曉慶偷逃稅案的始末進行了調查。

    上午十點,記者來到了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安慧北裏的秀園小區,在劉曉慶被拍賣的18套房産中,小區的7號樓6單元就有12套。記者看到這裡的大鐵門早已是銹跡斑斑,樓道裏到處都是廢棄物,郵箱、滅火器等公共設施也已經廢棄不用,墻壁上胡亂張貼著各種各樣的小廣告,顯得臟亂不堪,被拍賣的12套面積在80—90平米的2室1廳的住宅更是房門緊鎖。

    秀園小區保安:拍賣那一次來的時候可以看。

    記者:開放了幾天,你記得吧?

    秀園小區保安:兩天,就是下午兩點到四點。

    記者:隨後就不能再進去看了?

    秀園小區保安:對

    記者:就是能進這個樓但是不能進房間了?

    秀園小區保安:對

    在位於昌平的回龍觀小區,記者見到了劉曉慶的另外3套住宅,雖然這裡的房間都進行了精心的裝修,但是人去樓空依然使這裡看上去十分蕭條,空蕩蕩的房間裏,只有隨意丟在地板上的一個信封在告訴人們,這裡的主人曾經是紅極一時的劉曉慶。

    早在1990年,劉曉慶就開始下海經商,並先後開辦了曉慶文化藝術、曉慶實業發展等多家公司,一度被人們稱為“億萬富姐”。

    從1996年開始,劉曉慶及其公司先後採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虛假申報,通知申報拒不申報等手段,偷逃國家稅款累積金額高達1458.3萬元。2002年,在接到舉報之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稅務機關對劉曉慶及其公司的偷逃稅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並在掌握了大量的證據材料之後,將案件移交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阮齊林:劉曉慶涉嫌的罪名是偷稅,稅務機關可能在對她偷稅行為調查的過程中間,就已經確認了她有偷稅行為。這是沒有問題的,數額也不小。這個情況下,稅務機關就應該依照稅法而不是依照刑法來追究她的刑事責任,依照稅法讓她補交她該交的稅款,稅務機關實際上要求追回稅款,她沒有繳納的話,就把她的財産拍賣來繳納國家的稅款。

    除了必須補齊所有的偷逃稅款之外,由於劉曉慶及其公司偷逃稅款數額巨大,性質嚴重,其行為已經觸犯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同樣等待劉曉慶的還有法律的嚴懲。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阮齊林:根據我們國家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的規定,偷稅罪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種情況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也就意味著她偷稅十萬元以上而且佔應繳稅額的比例在30%以上,這種情況之下最重要判她七年,但是這裡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地方,就是並處罰金,這個罰金要處以她偷逃稅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金,比她被判刑還厲害。


    
劉曉慶代理律師姚燕倩——真正的工作還沒有開始


    在劉曉慶偷稅案發後,有一個和劉曉慶接觸最多也是目前最了解劉曉慶現狀的人,她就是劉曉慶的代理律師姚燕倩。姚律師是浙江星韻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在成為劉曉慶的代理律師之前,她就是劉曉慶的法律顧問。在星韻律師事務所北京分所姚律師第一次面對鏡頭,接受了記者周人傑對她的採訪。

    記者:從最開始接這個案件到現在,整個工作的進展順利嗎?

    姚律師:真正的工作還沒有開始,因為現在案子全部材料我還沒看到。前期只不過是一種對她個人的了解,一種語言上的溝通,案子關鍵是看材料。

    記者:整個過程你跟她接觸過多少次?

    姚律師:次數比較多了,在這個之前,有的時候我們是天天在一起。她那時候妹妹也被抓了,公司也癱瘓了。

    記者:那麼劉曉慶作為你的委託人,她有沒有對於整個案件的結果提出什麼要求?

    姚律師:沒有過。她沒有設置一個你必須怎麼樣不怎麼樣的目標。因為大家對這個案子都是一個接觸和了解的過程,我也沒有看到過材料,我不可能給她任何承諾,她也不會要求我給她任何承諾。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姚律師還説,劉曉慶稅案曝光後,從最開始鋪天蓋地的聲討,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理性思考的觀點出現,她很高興看到我國法制建設所取得的成就。不管劉曉慶案件的最終結果如何,這都將會是一個讓公眾了解法、遵守法、運用法的典型。

    
連線專家:北京大學稅法研究會會長劉隆亨教授


    在劉曉慶稅案浮出水面之後,曾看到一個網友評論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我國近年來的一大進步,也是全民素質提高的表現。希望名人、非名人在法律面前都有一樣的待遇。”那麼,我國的稅收監管體制會向著一個什麼樣的方向發展,稅收監管的方法和力度又將有哪些變化?我們聯絡到了北京大學稅法研究會會長劉隆亨教授,來聽一下他的觀點。

    記者:劉主任,你好。有人説劉曉慶被查處,是她不走運撞上來的,那你覺得劉曉慶案是一個偶然事件嗎?

    北京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隆亨:我認為劉曉慶案被查處,雖然包含的有偶然性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帶有必然性的。依法徵稅,這是天經地義的,稅法是公法,是國家的重要法律,誰不依法納稅,破壞的就是公平、正義和效率,這就要受到懲罰。

    記者:是不是在劉曉慶案發後,稅收監管體系的力度才逐漸加大的?

    北京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隆亨:不是。我們國家對稅收的監控早在“九五計劃”時就開始了,到2001年修訂稅收監管法的時候,對於稅收的監控,包括稅源的監控、對檢舉揭發都作出了規定,對有違法偷逃稅行為的公民都賦予了檢舉揭發的權力,並且還要給予獎勵、給予保密。

    記者:在稅收監管方面,有哪些最核心的措施和辦法?它們的收效怎麼樣?

    北京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隆亨:對高收入者建立繳納稅收的檔案制度,跟蹤追擊,第二個就是抓了一些典型來曝光,第三個從2001年開始,專門對個人所得稅採取了一種專項治理的措施,2002年稅收完成了1205億元,比2001年增加了209億元,這個數目是可喜的。

    記者:那在今後對於個人所得稅的監管是不是會更加嚴格一些?

    北京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隆亨:依法徵稅、依律計徵、依法減免,今後要更嚴格,力度要更大。不是因為出了個劉曉慶事件,而是由個人所得稅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是因為我們國家依法行政、依法治稅乃至依法治國的需要的結果。

    就在新年第一天,國家稅務總局公佈消息説,2002年全國共完成稅收收入170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增收1832億元,比1997年的8225億元翻了一番多。在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增長的同時,加強稅收監管為稅收收入的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透視香港明星納稅


    劉曉慶偷逃稅案不僅在內地影響深遠,在境外也倍受矚目。在劉曉慶房産拍賣會現場,來了很多境外媒體。一位美國的記者説,劉曉慶在美國的知名度也很高,美國聽眾也會對她的新聞感興趣。應該説,劉曉慶案件的普遍意義,不在於她本人的知名度,而在於公眾在案件關注過程中獲取的稅收和法律常識。那麼,在那些市場經濟和法律制度都相對完善的地區,公眾的稅收和法律意識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我們聯絡到駐香港的記者黃熠聞。

    沈冰:香港的演藝明星眾多,那麼在這麼多的明星當中,有沒有偷漏稅的情況發生?

    黃熠聞:在我們調查自己的問題的時候,我切實地發現,這裡的整體納稅意識的確是比較強,因為無論是企業或者是個人,一旦被定罪或者曝光,有逃漏稅的行為,他的誠信度就會大打折扣,這樣來説是非常不值得。那麼香港稅務局給我們介紹,平均每年在這裡檢控逃漏稅的案子,只有5到6個。而我在這近幾年的案子之中,只發現了一名藝員叫白韻琴,稅務局經過兩年多的取證調查,對她進行了四項罪行檢控,而她涉及的逃稅額是21萬多元,那麼經過法庭的判決,她是入獄三個月,罰款20萬元,稅務部門介紹,像對公眾人物的處罰,由於媒體報道的比較多,影響面也就廣一些,容易比較高效率地阻止逃漏稅行為。

    記者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局了解到,香港的稅制比較簡單,除了對納稅人的服務和教育,申報制度和審核機制可以有效防止偷漏稅行為的發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稅務局陳昌達:透過審核納稅人的賬表,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評稅人員可以發現漏報或者是不正常的地方。

    陳昌達告訴記者,實地審核及調查科是專門打擊逃稅的部門。他們會對公司的會計記錄和銀行資料進行調查。如果蓄意地逃稅,將會被調查過去10年的評稅記錄。

    陳昌達:要是比較嚴重的個案,涉及蓄意逃稅的話,我們會將這個個案到法庭提出檢控。

    在香港,蓄意逃稅是屬於刑事犯罪,一項罪名可以給予最高3年監禁和逃稅稅額3倍的罰款。

    看來嚴格的法律制度是保證公民依法納稅最根本的保障,培養公民的納稅意識不是懲罰某個個人就能達到的,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健全的社會環境。所以,在這裡還要提醒大家,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經濟半小時》記者:周人傑、康敬鋒)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