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香港中文大學 澳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7:02 來源:CCTV.com

  下面,還是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今天來到現場的三所大學,他們是來自港澳地區的三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所以中英雙語、雙文化為教學基礎,以工商管理、醫學和人文社科等專業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其中藥劑學專業更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特色專業。校本部之外,還有三所成員書院: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

  從1965年開始,香港中文大學已經與世界各地超過140所著名學府,開展了學生交換計劃。這裡提供的教育,既體現了本港社會的雙語和多元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學校的傳統,並使學生將來能在全球化的社會內發展事業。

  澳門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它的前身是澳門東亞大學。校內設有本科學院、預科學院、理工學院以及澳門研究所。澳門大學授課的語言,以英語為主,兼用中文及葡萄牙語。澳門大學校園內有澳門地區最大型的無線校園網路。圖書館還設有全東南亞資料藏量最多的國際組織文獻中心。校內?等40多個實驗室因課程需要而設立,以配合教學和研究。1996年澳門大學開設了首門中文碩士課程。今天,澳門大學的目標是:立足澳門,面向世界,以求培養出適應澳門社會發展的特定人才,更好地發揮澳門東西方經濟文化橋梁的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它坐落在清水灣半島,學校依山面海,風景宜人。生命科學和納米科學專業是香港科技大學的特色專業,這裡還誕生了世界上最小的納米炭管。一直以來,學校致力於提供給學生一個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同時也非常注重教學相長,研究生往往也在校內擔任助教。

  香港科技大學從創建時的一個夢想,飛躍成為如今帶領社會前進的動力,為香港的科技研究和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並促進了香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主持人:

  歡迎回到我們的演播現場,今天在我們的節目現場接受諮詢的是三所來自港澳地區的大學,可以説都是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魅力,這一點從三位老師今天帶過來的“振校之寶”就可以看出來了。不信的話,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中文大學的寶貝是什麼?給大家展示一下。

  鄭振耀:

  各位觀眾,我為大家帶來的是很特別的一個諾貝爾獎,這是我們的楊振明教授1957年成為世界首位華人諾貝爾獎,他跟中文大學是非常有淵源,從60年代開始,他在我們學校也任了差不多將近20年的教授。1999年他將他所有珍貴的獎牌,包括諾貝爾獎跟他所有的手稿都送給了中文大學,所以在中文大學成立了楊振明檔案,所以基於鼓勵我們年輕的學者積極地從事研究的工作。這個獎牌上面是刻有楊振明教授的,所以這個是大家分享一下。

  主持人:

  他的名字是在下面的。

  鄭振耀:

  CNYANG。

  主持人:

  雖然這個寶貝很小,但是分量很重。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澳門大學的“振校之寶”是什麼?

  汪淇:

  澳門大學,我帶來的是一個校徽,校徽上面有一個橋,代表一個東西文化交流,我們有本書,有鑰匙,開我們知識的一個門。外我們還有一個仁、義、禮、知、信,我們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不忘我們的周禮,對於中國傳統上面都是很重視的。

  主持人:

  可以是説中西文化的一個交融。

  主持人:

  非常棒。我們再來看看香港科技大學的寶貝。

  朱力徑:

  各位觀眾,這是香港科技大學的物理系教授,我們在2001年研究出全世界最小的單邊那米碳管,這是一個納米碳管的模型,我帶來這個就是向大家表明,在香港科技大學我們在很多基礎研究方面,包括納米科學、生命科學各個方面,我們都是做非常基礎、非常基礎的研究。

  主持人:

  可以説它也是代表科技大學科研的成果了,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現在我覺得內地的很多考生都挺嚮往到港澳地區讀大學,挺熱門的一個選擇。

  現在想了解一下2005年的招生錄取都進展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我們先聽聽中大的老師怎麼説?

  鄭振耀:

  因為我們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統一的招生計劃,所以招生的情況跟內地所有的院校是同一的時間進行的,所以現在是一本線,我們現在完成的有北京、廣東省、廣西跟江蘇省,其他的還在進行之中。到現在來説,我們的招生是非常地滿意,有不少是全省100名之內的。

  主持人:

  最後的整個的錄取工作結束,大概到什麼時候?

  鄭振耀:

  因為我們17個省市,最後的省市可能是海南省,所以那時候可能去到7月20號到24號這段時間,才可以完全地完成。

  主持人:

  到7月下旬可能整個陸陸續續結束?

  鄭振耀:

  對。

  主持人:

  現在有考生接到了錄取通知書了嗎?

  鄭振耀:

  有啊。因為這幾個地方,我剛才提到的,它們已經完成了,所以他們應該是有接到的。我們的做法就是我們錄取的時候,就會打電話直接跟考生談,也會傳真給他,他確定了之後,我們會將錄取的通知信送給他,另外我們也在網上也登了他們考生的號碼等等,所以現在在網頁裏面,錄取的都已經有了。

  主持人:

  所以可能會最先收到的是一個錄取信,而不是通知書,是不是?

  鄭振耀:

  對。

  主持人:

  錄取信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給大家看看。

  鄭振耀:

  這是一個樣本,這是我們的錄取信,上面寫著熱忱地祝賀您,我們期待8月中在中大校園見到你,預祝你有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我們8月中的時候,有一個迎新的時候,校長各方面的,學校領導就會在一個精美賀書給他們。

  主持人:

  就是真正地要跨進校門的那一天,才可以拿到精美的通知書了。

  鄭振耀:

  對。

  主持人:

  澳門大學的情況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B

  澳門大學我們本身是單獨報名的,不是在國內的填報志願表裏面了,所以就不會衝突,等於給考試有多餘機會。而且現在的時間就是説正在各個省招辦把有關的報名錶匯總到澳門大學來,我們的錄取會在8月初進行,估計到8月10號前後,我們會在網上公佈,然後同一時間也會用特快專遞把錄取通知信寄到給考生本身。到時候如果各位收到我們的錄取通知信的話,是一個通知信的模式了,就比較簡單一點了,這個就代表歡迎你到澳門大學來作為我們的學生。

  主持人:

  雖然跟我們其他的前幾天內地大學的通知書比較起來,你們是比較簡單和樸素的,但是樸素的後面也有很多重視的成分在裏面,比較週密的安排。

  我們再來看一看香港科技大學,首先告訴我們2005年招生錄取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了?

  朱力徑:

  現在我們是這樣的,有2900名同學報名,我們在這2900名同學裏面根據高考分數,我們面試了1200名同學,從1200名同學裏面我們挑了338位同學,我們發錄取通知書,7月11號,我們在香港大學網站上就把這個名單公佈了,然後之後,我們馬上用郵件快遞把錄取通知書都送到各個同學的手上了。

  主持人:

  你們是不是也是一個通知信了?

  朱力徑:

  我們也是一封信,非常簡單了,但是我相信每一個收到通知書的同學,都有金榜題名時的感覺。

  主持人:

  這絕對是四大喜事之一了,這種感覺非常棒。在這兒能不能給大家預告一下,2006年的招生工作會有什麼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呢?

  鄭振耀:

  我們的主題還是“匯聚精英,飛躍國際”,這個主題是不改的,明年我們會繼續參加全國統一招生的計劃,我們期望明年可以,香港特區政府容許我們增加增收內地生的名額,也可以去到增加多的省市去招生,這個詳細的計劃,我們在檢討今年的整個招生計劃以後,我們會詳細在我們的網頁裏面公佈給大家,希望大家留意。

  主持人:

  有可能也是增加這個名額的。

  鄭振耀:

  我們非常希望增加多一些。

  主持人:

  看最後的一個情況而定。澳門大學的老師。

  汪淇:

  澳門大學來講,應該從學科和招生人數來講,2006年來講應該跟今年是一個平穩地增長,但是由於報名的人數增加,因為特別是在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倍多,有3500名,這個情況之下,明年我們會把分數更加要提高了,因為競爭大了,但是可能我們可以提供出來招生的數目還是200名。

  主持人:

  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了,考分提上去了。

  汪淇:

  對。

  主持人:

  科技大學情況怎麼樣?

  朱力徑:

  我們一方面在數量上希望香港政府給我們更多的名額,這樣我們可以在內地,另外一個在國際上招更多的學生。從質量上,我們會把質量更進一步提高,為了進一步爭取精英的同學,我們現在有一個計劃,2005年的招生我們有兩個精英的專業,一個是環球商業,一個是工程管理的雙學位。明年很有可能,我們現在在策劃,我們數學、物理要有一個尖子班,另外一個生命科學我們希望推出一個尖子班,另外就是數學和電腦係,要配合起來,招一個尖子班的專業了。

  主持人:

  所以大家可以重點地關注一下您提到的那幾個專業的重點尖子班的情況。

  主持人:

  宏觀政策上我們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因為馬上這個環節,我們會提出一些比較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問題,稍後會進入一個快速問答的環節。休息一會兒,馬上回來。

  諮詢驛站

  主持人:

  歡迎大家回到我們正在為您直播的特別節目,波導高校錄取進行時。現在已經是北京時間中午的1點04分了,提示大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經濟之聲已經開始直播我們的節目了,另外現在央視國際、新浪網、搜狐網也在同步直播我們節目的內容了,所以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收聽收看。再把我們的聯絡方式給大家公佈一下,移動用戶可以編輯短信發送8003662,聯通用戶可以編輯短信發送到9850662,小靈通用戶可以編輯短信發送到9999662,我們的熱線電話是(010)68579889—662。今天在我們節目現場接受諮詢的是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首先我們要馬上進入一個快速問答的環節,我們首先來看到的是來自湖北石燕的這位朋友,手機尾號是8276,他説我是一名湖北的考生,請問香港中文大學在湖北招考的情況怎麼樣,招考的分數一般要比重點線高出多少?

  鄭振耀:

  謝謝這位觀眾的提問。我們在湖北一共招15個學生,因為現在也是開始提檔的時間,還在進行中間,一般來説我們招生的水平就是説一本線上大約是,如果是文科是50分到100分左右,理科可能需要更高,平均來説這是大約。如果獎學金班的,我們希望這個分數可以更加高,按一本線上調20%左右。

  主持人:

  那比如説考500分的話,那就是600分?

  鄭振耀:

  600多分以上的,我們最高有些是再加到150分。

  主持人:

  不容易啊。

  鄭振耀:

  但是也要看具體有多少人投報這個志願,所以現在很難預測最後是怎麼樣的了,但是憑以前的經驗和其他的省市的情況是這樣的。

  主持人:

  最後再做一個決定。

  另外我們再來看河北石家莊的朋友,手機尾號是9289,他説我女兒明年高考了,我非常想讓她上是香港或者是澳門的大學,這可能是一個公眾的問題,問三位老師,今年三所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分別是當地的重點之上的多少分呢?還是很關注分數這一塊兒。

  鄭振耀:

  我剛才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學高考一本線上大約最少有50分以上,但是我們知道每一個省市的分數有高、低,所以這作為一個參考,每個地方還是有它的不同。如果它分數線比較高的話,對比比例就比較少了,但是如果説50分只做一個界定的話,到100分,還是合理的,理科一般來説還是比較高的。

  主持人:

  澳門大學的要求會不會也是這麼高?

  汪淇:

  稍微低一點了。大概就是基本參考就是重點線,剛才那個好像是河北省,是嗎?可能河北省的話,如果從今年的情況就沒有包括,很遺憾,希望明年的話,有機會可以接受河北省的學生。

  主持人:

  希望明年能擴大這個範圍,大致了解一下。

  那麼科技大學呢?

  朱力徑:

  我們要是從高考分數來看,我們今年收的跟中大很相似,要在50分到100分以上,這是一批重點線,這只是一方面,因為我們相信高分的同學不一定都優秀,我們今年收還是要看面試的表現。我們今年是這樣的,明年也是這樣的,我們的高考分數和面試的成績,一個佔七成,一個佔三成,然後我們做一個綜合的評價,把這些同學統統,不只看高考,要看面試。在面試裏面,我們是通過英文來面試的,通過英文面試並不是説考他的英文,而是通過這個面試,用英文做一個交流的工具,看同學要看心理素質了,看應對是否快,特別是我們的商學院在這方面要求是非常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一些高分的同學並沒有錄取了,有一些分數不是,比如説北京,600分以上的,我們理科就報了120幾個人,我們在600分以下我們也挑了一些同學,這些同學面試的成績,我們發現面試表現非常優秀、非常突出,我們就把這些同學收進來。

  我們2005年,可以這樣講,我們選同學我們要做“不拘一格選人才”,我們用這樣的方法,不只是高考試的分數。

  主持人:

  您談到面試的時間大概是幾月幾號左右?

  朱力徑:

  我們今年是這樣的,我們的面試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分別展開的,時間是7月2號、3號、4號、5號,我們在這四個城市就坐下來了。

  主持人:

  它是全程是用英文交流的嗎?

  朱力徑:

  全程是英文。

  主持人:

  不僅僅是看你的分數高低,你的應變能力、社會責任感各方面。

  朱力徑:

  心理素質。

  鄭振耀:

  剛才除了總分之外,因為有不少的課程還是需要英語的,所以我們英語的要求也一定最少是110分,如果是三科最少是120分以上,才可以考慮的,除了總分以外,英語還是非常重視的。

  主持人:

  比如説150分的滿分,110分,這是一個最最低的限了。

  鄭振耀:

  對。

  主持人:

  英文要求也是很高的。

  再來看這位是湖南郴州的朋友,手機尾號是9160,他説他幫他哥哥問了一個問題了,他説我哥考了609分,是理科生,第一志願報了香港科技大學,這個分數能否被錄取呢?

  朱力徑:

  我想這個分可能對我們來説,從湖南考生裏面,我們感覺這個同學低了一點。因為我們從湖南長沙一中,還有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我們招了一批很優秀的學生,這些同學都是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有保送北大的同學,有保送中科大的同學,所以我們在湖南收的人不多,但是我們選的很精。

  主持人:

  他這個分你覺得有戲嗎?

  朱力徑:

  我認為可能會差一點。因為我們湖南的錄取通知書已經發出去了,如果現在還沒有收到,他應該是沒有什麼希望了。

  主持人:

  整個湖南地區招生的分數線是比較高的。

  朱力徑:

  我們湖南報的同學不是很多,我們選一些很優秀的同學。

  主持人:

  精英出來。

  朱力徑:

  對。

  主持人:

  再來這看這位四川成都的朋友,手機尾號9858説,請問香港中文大學的老師,我是理科考生,高考考了683分,第一志願是工科獎學金班,是否有希望?

  鄭振耀:

  這位同學,我們現在還是在進行提檔的過程中,所以如果我們的錄取,如果有機會的話,你耐心地等一等,我們會直接有電話找您的,所以這兩天最好是留在家裏了,如果電話會跟您談的,如果有機會,你就會收到電話的,所以現在還有機會的。但是詳細的還是要具體看有多少人報了,因為整個省收的人也只有10幾位同學了。

  朱力徑:

  我能不能插一的句話,因為現在很多國內的同考慮到香港澳門來上學,考慮到費用很高。比如説香港,從學費再加上生活費而言,就是比國內的大學,大概要8、到10的概念了,你在國內1.2萬,可能在香港12萬,這樣的情況,有些家長很猶豫了,説我的小孩有沒有必要送到香港去上學?我有一個回答,一方面香港是國際化,與國際接軌了,孩子到那邊接受教育是擴展你的國際視野,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香港政府、香港社會實際上在辦大學的時候,給了很大的補貼了,香港政府前幾年做了一個估算了,每一個本科的同學,每年政府大概要補貼24萬港幣,有一些資源並沒有落實到這些同學的身上,應該是每年有20萬了。實際上如果你交,比如説科技大學今年的學費是6萬,中大是8萬,你交6萬、交8萬,但是你受到的教育是20萬。所以我覺得可能國內的學生、同學家長應該考慮這一點,就是説,這麼講好了,即使你沒有再多的獎學金,實際上你能被香港的這些學校錄取,你已經拿到一定的獎學金了。

  主持人:

  所以在考之前,其實也要衡量一下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經濟水準,是不是能夠承擔?我不知道澳門大學的學費怎麼樣?

  汪淇:

  我們在於中間。經濟角度來講仍然是有一個門檻,學費大概2.5萬,再加上生活費,一年下來大概是5萬多,四年下來也要20幾萬。這個門檻還是有的,但是沒有香港那麼高,但是有一個同樣的情況就是説,澳門政府同樣也是在補貼每一個學生的培養成本,所以説學生來的話,並不是像有些家長講的,招多點,學校是不是可以賺多點呢?我説不是,每來一個的話,其實澳門政府還在補貼給你。

  主持人:

  其實剛才我們都講到學費的問題了,很多內地的考生,包括他們的家長都非常地關注,像港澳地區一共有10多個大學在內地招生,從今年開始,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在內地的招生名額還第一次納到了全國的統一計劃當中,到港澳地區去讀大學也成了越來越多內地考生的選擇,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個片子。

  (新聞背景)

  ##導語(新)

  就在內地各高校展開招生錄取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忽略其實還有香港,澳門等10多所大學同時也在爭奪內地生源。而隨著港澳大學內地招生人數的增加,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兩所學校在內地的招生名額,今年還首次納入到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到香港讀大學,也成為越來越多內地考生的選擇。

  ##正文:(新)

  這是記者日前在南京一個高考諮詢會上拍到的鏡頭:香港高校的諮詢臺前,同樣被眾多考生家長所包圍。

  ##同期:考生家長

  (記者)您這是給誰來諮詢啊?

  孫子

  考了654分

  我詢問一下

  好像是香港中文大學有可能啊

  我們目標就是香港中文大學

  ##正文:

  香港中文大學今年被列入第一批錄取重點院校,招生範圍也擴大到了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計劃內地考生增加到250名。記者今天了解到,他們已經完成了廣東和廣西的招生,錄取了9名成績超過810分的高分考生。

  對於香港高校來説,招收內地學生的普遍要求是,高考成績達到第一批重點本科錄取線以上,英語成績優秀,並且要通過面試。而對於內地的考生來説,除了成績符合要求以外,還有一點必須考慮的是,香港的大學學費高,生活費也比較高。4年大學期間,連學費和生活費大約要花4,5十萬元,比在內地念大學要高出3,4十萬。那麼,這些花費是不是物有所值呢?我們的記者採訪了一些正在香港高校就讀的內地學生。他們中不少人認為,由於香港的大學普遍採用英語授課,4年大學期間,可以過英語關,而且費用比出國留學便宜。

  ##同期:內地學生 許婉芩

  英語授課,多元文化熏陶,語言上得到鍛鍊,去國外讀書花費更大。

  ##正文:

  也有人覺得,香港的學校有更多與國外大學進行學生交換的機會,到國外進行短期課程培訓也很方便。

  ##同期:內地學生***

  ##正文:

  也有的人更看中今後有更好的就業機會。

  ##同期:內地學生 楊吟

  留港工作,或出國,都很方便,薪籌不錯。

  ##正文:

  據香港中文大學的統計,就讀的內地本科生畢業後,約25%的留校讀研,20%拿獎學金到國外深造,30%多留在香港工作,14%選擇回內地工作。

  另外,香港的高校還向內地考生提供有不同額度的獎學金,發放的比例也比較高,像剛才那個內地學生楊吟,就考取了50萬元的全額獎學金,靠這些獎學金,4年大學的花消就可以基本解決了。

責編:英子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