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教育熱點

專家網談“珍惜生命 遠離毒品”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5日 20:52


  為配合《當代教育》欄目以“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為主題的四集系列節目的播出,《當代教育》欄目聯合cctv.com6月25日(週五)晚19:00——20:30邀請了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北京市戒毒中心戒毒二科主任徐本樹作客央視國際網站,就“加強青春期教育,給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幫助青少年構築防範毒品的心理防線”等話題與網友展開互動在線討論。

  開場白

  【戒毒專家徐本樹】網友:大家好,我叫徐本樹,現在北京市戒毒所工作,從事戒毒治療工作八年有餘。現在大家可以提問,我願意回答大家問題。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我是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教授。我還是北京市禁毒委專家諮詢委員。很高興在世界禁毒日前夕與諸位網友交流禁毒問題。

  青少年犯罪,與毒品有密切關係

  【uncle13】我認為青少年犯罪原因主要是:1,應試教育。2,中國國情。3,家庭冷落。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青少年犯罪與毒品也有些關係,毒品問題有密切關係。在美國這個跟毒品有關的犯罪佔全部犯罪一半以上,這兩者之間他是一種連帶關係。如果一個孩子吸毒之後,他作為一個沒有一個經濟來源的人,根本無法承擔吸毒的費用。或者是即使他們家的父母很有錢。也難以承擔吸毒的成本。於是為了尋找的毒資,他每天所想的就是如何弄到錢,能夠再次吸毒。吸毒搞錢再吸毒一些孩子只能生活在這種怪圈之中。

  【麵包圈10】皮主任,我小的時候經常聽大人説小孩犯法不算犯法,現在長大了知道這種説法當然是不對的,但是我還是想請您談談,青少年犯罪跟成年人犯罪在法律制裁上有哪些不一樣。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少年18歲以下,14歲以上,如果出現了刑事犯罪就要受到處罰。你不能因為年紀小,就可以逃避責任。你應該為你作出的事情承擔後果。法律在你沒有出生,在你沒有做非法的事情的時候就已經存在。法律的意義就在於禁止你去做侵犯社會他人的事。當然,法律對於孩子來説,也就是説對於未成年人來説,是保護的。孩子犯法之後,罪減一等。對孩子的處罰要比成年更輕。14歲以下的孩子犯了罪。雖然不受刑事處罰,但他做得事也是侵犯社會的。

  青少年禁毒,社會的責任

  【不得不提亂】吸食和販賣毒品應該都是犯罪吧。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吸毒和販毒接受的處罰不同。吸毒接受的是行政處罰。如強制戒毒或勞教,販毒是犯罪行為。要接受刑事處罰。最高可處死刑。

  【真的以德服人】請問青少年吸食毒品和犯罪有什麼必然聯絡嗎?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吸毒和犯罪是有聯絡的,人吸毒之後,就會産生心理行為上的巨大變化。形成毒品人格,對於工作、前途、家庭、親情、都沒有興趣。毒品成為他的第一需要。在這種狀態下,他所接觸的人群,他所從事的活動都很難是正常的。他遠離朋友、家庭、放棄工作,這樣的狀態本身就是處在違法犯罪的邊緣。巨大的毒資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為了尋找金錢,為了預備下一包毒粉,他們可以不顧廉恥,男盜女娼,是很難避免的。

  【sui55】許多名人吸毒,示範效果太差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名人吸毒的示範效果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第一,我們看到毒品其實是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傳播的。演藝界或者是一些公眾人物中已發現這種問題的嚴重性。第二,名人吸毒所産生的負面效應已被證實。美國的幾個著名的搖滾的歌星也吸食海洛因致死之後,曾出現海洛因週末,而引發大量追星族嘗試毒品。第三,名人必須想考慮自己對於孩子們的影響。要比一般人更加嚴格自律。因為他的行為已經不再是他自己的行為。而是一種影響公眾的行為。在法律面前對名人也不應網開一面。

  【桔子哈哈】請問:你們期待學校在禁毒教育中應做到那些?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學校禁毒教育應從以下幾方面:第一是減少、杜絕吸煙人數,講明吸煙與吸毒之間的關聯。第二,遠離不良場所和吸毒者。不良場所指歌舞廳、酒吧,也包括有陌生成年人和在場的私人聚會。全社會要關心戒毒者,但不要鼓勵孩子去接近吸毒者。第三是,用科學方法講解禁毒戒毒原理。不要只講危害,只講道德問題,毒品問題首先有一個科學的前提。

  【桔子哈哈】請問:皮主任,你覺得當前我國在青少年禁毒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應當如何有效地解決哩?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當前,禁毒教育要想有所創新,需要更新這種教育理念。在過去的教育中,我們經常會回避欣快感的解釋。以為講欣快感會引發孩子的好奇。會促使他們去嘗試毒品。這是一種誤區,我認為在毒品教育中要加強科學性,我們只講毒品危害我們不講欣快感,那麼孩子會問我們,為什麼那麼多人還要去吸。毒品吸毒的欣快感覺我們不講,吸毒者也會對孩子講,所以我們不能回避這個問題。應該告訴孩子欣快感是一種藥力引發暫時現象。不可能持續下去。在人有了耐藥性之後,就不再會有欣快感了。而只會有脫癮後的痛苦。

  【湯顯祖16】我國法律對在舞廳或夜總會服用搖頭丸的青年是怎麼懲罰呢?我覺得部分吸毒者是從服用搖頭丸開始的,特別是青年人,所以應該加大處罰力度或採取別的措施。

  【不得不提亂】 對啊,現在毒品吸食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由較多的吸食“海洛因”、“鴉片”,轉向了吸食“冰毒”、“搖頭丸”這類毒品。有一種説法是:搖頭丸這類毒品“毒性”低,不易上癮,對人體危害性不大,專家怎麼看?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搖頭丸是一種新型毒品,它與海洛因那樣的傳統毒品的區別在於海洛因、可卡因屬於那種是從植物中提煉的。生産過程漫長複雜,而搖頭丸這類冰毒的衍生物,是人工合成。製作簡便。第二,搖頭丸屬於娛樂毒品,在與歌舞廳和私人聚會中,搖頭丸和音樂、酒精飲料、燈光色情混在一起。使得年輕人很難拒絕。第三就是食用方便,可溶于飲料之中。沒有食用傳統毒品時的罪惡感和厭惡感。從這三點來看,新型毒品是毒犯為孩子們量身定做的,這種變化是一種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對青少年的禁毒教育也應該有大幅度的轉變和創新。

  毒品知識:拿生命做賭注

  【不同的我】大家好,我叫不同的我,我今年17歲了,我是一名未成年人,我特別的關注我們未成年人的問題,我在電視上看見我們未成年人的犯罪情況感到非常的……我希望社會多給我們未成年人點關心。

  【戒毒專家徐本樹】禁絕毒品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目前,全世界大約有2億吸毒人員,每年全世界約有20萬人死於吸毒,約有1000萬人因為毒品而喪失勞動力。我國2003年底,登記在冊的吸毒人群約有105萬。青少年吸毒比例逐年增加,而且有向低齡化趨勢發展。有一項調查報告顯示,1998年,25歲以下的青少年佔吸毒人群比例為33.7%,2002年,上升到43.6%。青少年是吸毒的高危人群,這與青少年的人格特點有關,青少年人格不完整,不成熟,屬於前成熟期人格,好奇心強,情緒不穩,易衝動,社會閱歷淺,辨別善惡能力弱,在當今毒品氾濫面前往往把握不住自己,容易戰勝毒品,所以,加強對青少年的毒品危害知識教育勢在必行。

  【sui55】毒癮為什麼會這麼大?上次電視臺放了一個人把胳臂剁了從鐵鏈上逃脫去找毒品。

  【戒毒專家徐本樹】毒品的成癮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神依賴性,二是軀體依賴性。軀體依賴性一般經過藥物脫毒治療,十到十四天以後,主要戒斷症候群基本消失,而精神依賴存在很長時間,甚至終身存在,很難消除。常常有人説,“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身想毒”。這種想毒又叫心理渴求,心癮為什麼頑固存在,機理仍不甚清楚,這可能與大腦的獎賞通路有關。至於後一個問題,這種自殘行為(剁胳膊)可能與他出現的很難受戒斷症狀有關,目的是為了轉移難熬的想毒和全身疼痛等戒斷症狀。這種自殘行為常常有案例報道。毒品的成癮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神依賴性,二是軀體依賴性。軀體依賴性一般經過藥物脫毒治療,十到十四天以後,主要戒斷症候群基本消失,而精神依賴存在很長時間,甚至終身存在,很難消除。常常有人説,“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身想毒”。這種想毒又叫心理渴求,心癮為什麼頑固存在,機理仍不甚清楚,這可能與大腦的獎賞通路有關。至於後一個問題,這種自殘行為(剁胳膊)可能與他出現的很難受戒斷症狀有關,目的是為了轉移難熬的想毒和全身疼痛等戒斷症狀。這種自殘行為常常有案例報道。毒品的成癮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神依賴性,二是軀體依賴性。軀體依賴性一般經過藥物脫。

  【飲水機2】 服用搖頭丸會上癮嗎?

  【戒毒專家徐本樹】 搖頭丸是一種新型毒品,屬於苯丙胺類興奮劑。我國1996年有第一例濫用搖頭丸的報道,至今,濫用搖頭丸的人數是逐年成倍增加。搖頭丸屬於精神藥品管制公約管制的毒品,主要濫用場所在歌舞廳,單身女性佔有相當比例,一般用啤酒送服,它的精神依賴性非常強,即成癮性很強。有專家預測,21世紀,是興奮劑時代,其中最常被用來濫用的就是搖頭丸和冰毒。

  【麵包圈10】我沒吸過毒,但是我很想知道,一旦吸毒之後,能徹底戒掉,永不再犯嗎?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一些孩子認為毒品能吸能戒,他們不明白吸毒是非常特殊的一件事情。他不是説你想吸就吸您想戒就戒。它也不像一件衣服,想穿就穿,想脫就脫。你吸了毒,毒品是在你的身體內部來控制你,就像孫悟空鑽到鐵扇公主的肚子裏一樣,來控制她。吸了毒,就是人的從人的身體和精神就不在屬於你自己。你有變成了一個毒品的奴隸。一旦脫離了毒品,毒品就會毒癮發作。你如果想要擺脫這種戒斷症狀,就必然想到再次吸毒。所以,對待毒品應該有個科學的態度。而不是抱著好奇、僥倖好玩的態度。

  【飲水機2】我聽説吸毒可以減肥,是這樣嗎?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把吸毒當做減肥的手段,這種想法過於天真。吸毒不過是摧殘自己身體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這種方法減肥,就要準備用生命作為代價。因為你沒有辦法控制你減肥之後,對於毒品的繼續使用。

  【飲水機2】我聽好多在國外留學的好朋友説在國外很容易就能買到大麻,我不明白難道它不是毒品嗎?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 大麻肯定是一種毒品。食用大麻的數量不同,就會産生不同地效應。可能産生興奮,也有可能産生致幻作用。大麻在西方大學校園中比較普遍。這種毒品很有可能,導致向重度毒品的過渡。同樣是一種可以産生各種社會問題的毒品。

  【jufer】我看見很多有錢人也吸食毒品,但好像也沒有生命危險!你們怎麼説就一定會死亡呢?好像只要有錢就不會死吧!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吸毒是違法的也是很昂貴的。有許多富翁吸毒後,傾家蕩産。如果你認為吸毒的人,可以自我控制,可以長期吸食下去,這只是一種天真的僥倖,因為吸毒之後,人會産生耐藥性。他就必然會加大劑量。從而進入到一個,吸毒—耐藥性增大——加大劑量這樣一個怪圈之中。所以不要以為吸毒只是個花錢的問題。它其實是在拿生命做賭注。

  科學戒毒

  【真的以德服人】阻礙戒毒成功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戒斷毒品的最大障礙,會出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因為毒品已經侵入的大腦,已經控制了你的新陳代謝。破壞了你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我們現在的科學還沒有十分有效地方法恢復吸毒著的這種身心狀態,使他完全回到一個健康的狀態。於是,戒斷症狀驅使著吸毒者或者是強迫他繼續尋覓毒品。難以逃出這種毒癮的控制。第二,戒毒者産生戒毒的願望之後,他回到了原有原來社區毒友的吸引和吸毒環境的刺激,都有可能摧毀他的戒毒願望。特別是在他産生這種脫癮的痛苦的時候,任何一種自暴自棄都有可能使他復吸。

  【湯顯祖16】 我想問題想請教:我是一25的青年,對毒品的了解是很皮毛的。上次我在中央臺新聞會客廳的一期節目中看到一廣東的腦科專家説如果在大腦中切除什麼神經就可以減少復吸率可靠嗎。

  【戒毒專家徐本樹】個人意見:我不贊成毀損治療能夠徹底戒除毒癮,因為人為什麼會吸毒,吸毒為什麼會成癮,成癮為什麼難戒,這些機理迄今為止仍不清楚。頭顱打眼是一種毀損治療,而且這種損害對正常腦機能是不可逆的,而且大腦裏神經核及神經回路與毒品成癮的特異性之間沒有研究清楚。

  【不得不提亂】對於青少年的戒毒,藥物治療顯然很重要,不過心理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吧?

  【4257170】 吸毒又叫藥物濫用,戒毒沒有什麼特效藥,藥物脫毒治療只是戒毒成功的第一步,這一步的治療並不難,難的是如何保持操守(不復吸)。【戒毒專家徐本樹】

  【jufer】徐老師,請問你們戒毒中心對患者收錢嗎?

  【戒毒專家徐本樹】收錢,按照北京市政府物價局規定收取一定費用。

  結束語:

  【戒毒專家徐本樹】今天就聊到這裡,再見。

  【青少年犯罪問題專家皮藝軍】結束語:很高興與大家交流禁毒問題。同時也不敢對禁毒形式掉以輕心。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毒品面前能做到三個遠離,一是時間遠離,也就是説禁毒要早期預防,從孩子抓起。二是空間遠離,讓孩子離開與毒品相關的不良場所和吸毒人群。三是心理遠離,憎恨、厭惡毒品向毒品説“不”。謝謝大家!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