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農民工"成高頻用詞的喜與憂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1日 11:24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對於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來説,數以百萬計的外來農民工既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正在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農民工”成為委員提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1月30日 新華網)

  農民工成為政協委員提案中的高頻用詞,這顯然是一個值得欣喜的信息,它説明了農民工這個龐大的弱勢群體正在日益被社會所重視,這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也反映出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可以説,在農民工權益保障方面,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包括率先為外來從業人員設立綜合保險制度,建立“來滬人員服務中心”免費為農民工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24小時舉報熱線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和綜合保險費的查處力度,將農民工子女納入義務教育和兒童免疫保障服務範圍等。

  而在去年元月召開的上海市第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兩名來自江蘇農村的農民工作為375萬在滬外來務工人員的代表列席了會議。對此,有網友評論説外來工能夠走進莊嚴、神聖的人代會場,聆聽代表商議發展大計,這是社會民主政治的一大進步。

  顯見,在今年政協會上,委員們再次將關注的目光投向農民工、聚焦農民工,積極為農民工能公正、公平享受普通勞動者權利鼓與呼,這既體現了上海的文明程度,也是對農民工合法權益應有的尊重,這是可喜之處。

  但換個角度看,農民工成高頻用詞也説明了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那就是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依然十分低賤,他們不辭勞苦地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將心血、汗水及至自己的歡樂憂愁全部傾灑在了城市,為城市的發展、繁榮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因身份的歧視和戶籍的壁壘,他們始終游離在城市的邊緣,難以真正地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

  尤其是制度上的缺陷和不完善,更是無情地將城市的“陽光”偏離了農民工。正如委員在提案中所説的那樣,保障一般勞動者的《勞動法》在保障農民工群體方面顯得相對不足,現行的有關法規也缺乏涉及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的專門規定。如此之下,農民工融入城市仍將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當然,寄希望於多年來形成的思維定勢在短期內“堅冰消融”是不現實的,倘若這種高頻用詞能引起全社會對農民工的真正關注,就是提案的最大意義所在。(作者:陸志堅)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唐峰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