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減少公車,真的要向韓國學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10日 10:23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媒體披露,截止到11月7日,北京市有機動車282萬輛,其中公車62萬多輛,平均每5輛車裏就有1輛公車。

  其實,不僅僅北京的公車多,哪個地方的公車都不少。據保守統計,目前,我國公車已達300萬輛,且各地公車的政府採購量,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僅2004年全國就支出公務車採購費500億元。公車多,用於公車的財政支出自然也多。流行的説法是,每年用在公車上的開支達3000億元,比我國教育、衛生兩項事業財政支出的總和還要多。在一些欠發達的地方,儘管地方經濟困難到連財政供給人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或不能足額、及時地發放,但是,買起公車來卻毫不吝嗇和手軟。巨大的公車支出,不僅讓財政不堪重負,而且在公車的採購、維修、日常使用等方面,也很容易産生腐敗現象。尤其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是,不少地方在試水公車改革時,紛紛按級別給公務員發車貼。這種做法不僅將此前不合理的公車配備合法化,而且不同級公務員間車補的巨大差異,既造成了新的分配不公,也強化了人們的官本位意識,使低級別公務員産生不平衡心理。

  與中國公車為患類似的,是早先的韓國首都首爾。2004年4月14日的《環球時報》報道説,這個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擁有277.7萬輛車,市政府連各課室(處級)都配備公車。為解決“行車難和停車難”問題,市政府以身作則,下決心進行公車改革,公車數量減少到47輛,其中給行政長官配備的“官車”僅有4輛:市長一輛,三位副市長各一輛。在完成一天的公務後,“官車”必須返回市政府並登記就位,絕不許任何人私用。如果沒有緊要公務的話,市長也經常乘地鐵上班。與首爾類似的是,在芬蘭,只有總理、外交部長、內務部長、國防部長配備固定車輛和司機;在赫爾辛基市政府,只有市長一人享有這一待遇。

  前不久,一些人借著建設新農村的名義,興衝衝地跑到韓國“取經”。對此,連韓國前總理李壽成都認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城市不斷發展,整體實力大大增強,不必學韓國新村建設的做法。我想,對於那些熱衷於學習國外好經驗、好做法的官員們來説,在公車改革上,不妨向韓國的首爾學習,上下班一律坐公交車。那麼,沒有專車,公務員們的工作會不會受到影響呢?手頭一個現成的例子可以説明問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北京市將49萬餘輛公車入庫封存,卻並未見到機關、事業單位辦公效率受到嚴重影響的報道。可見,減少公車對公務的影響並不大,只要那些愛學習、借鑒國外好經驗的官員們,拿出改革公車的勇氣,官車即使不能減少到像首爾那樣只有4輛,那也一定比現在少得多吧。(作者: 丁仁能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