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梳理奧巴馬訪華後中美關係 啟中美共生時代

CCTV.com  2009年11月19日 11:0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央電視臺-新聞1+1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美國總統奧巴馬結束了他四天三夜的中國之行,今天前往韓國進行訪問。幾天的時間,奧巴馬帶來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今天我們的節目將進行一番短暫的梳理,首先我們還是來關注一下奧巴馬的行程。

  (播放短片)

  解説:

  在昨天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會談之後,今天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美國總統奧巴馬。期間溫家寶表示,繼往開來需要回顧中美關係的歷史,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中美和則兩利,鬥則俱損,互信則進,猜疑則退,合作比遏制好,對話比對抗好,夥伴比對手好”。而回顧奧巴馬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四天中,中美雙方在不同場合,也都在強調著合作的重要性。

  上海大學生:

  這次中國之行,您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又想從中國帶回去什麼?

  奧巴馬(美國總統):

  除非美中兩國一致,不然能夠解決的全球的挑戰是極少的,如今我們有著積極合作和全面的關係,為我們在當前重大的全球問題上建立夥伴關係,打開了大門。這些問題包括經濟復蘇、潔凈能源的開發、制止核武器的擴散,以及應對氣候變化。

  小片中主持人:

  應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天下午乘專機從上海飛抵北京,繼續對我國進行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

  小片中主持人:

  今天胡錦濤主席將與奧巴馬總統在結束會晤後來到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共同會見中外記者,介紹會談成果。

  胡錦濤(中國國家主席):

  中美兩國的有關部門,已簽署中美關於加強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合作文件,並且正式啟動了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

   奧巴馬:

  我們在這裡會晤的這個時刻,就是美國和中國之間關係從來沒有過對我們集體的未來與現在更重要的。

  胡錦濤:

  我和奧巴馬總統都表示,願意在雙向互利的基礎上,深化兩國反恐、執法、科技、航天、民用航空、高速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衛生等領域的合作,並繼續推動兩軍關係取得更大的進展。

  奧巴馬:

  就像胡主席剛才所説的那樣,我們還談到了需要做一些什麼事情,來維持這一次的經濟復蘇,為了使得經濟的增長,能夠帶來很的就業機會和持續的繁榮。

  解説:

  昨天,胡錦濤和奧巴馬還發表了中美聯合聲明,雙方在聲明中重申要建立應對挑戰的夥伴關係,面對這種關係的定位,有媒體的報道標題也道,“胡奧會”開啟了中美共生的時代。

  就在今天奧巴馬結束四天的訪問離開中國,面對雙方的未來我們充滿期待。

  主持人:

  如果從我們媒體的角度來觀察,奧巴馬總統此行中國他帶來了什麼,帶走了什麼?

  白岩松(評論員):

  跟上海大學生問問題是一樣的。如果要是從媒體的角度來説,比如説這兩天我們一直在觀察,我覺得他帶來的是的視線、新的定位和新的態度。新的視線就是我們昨天曾經説過的平視的視線,不再是仿佛平視,但是還帶有某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沒有了,這是帶來了一個新的平視的視線。帶來了一個新的定位,雖然既不像歐洲媒體分析説,這兩國裏面有可能在這次“胡奧會”的時候,會變成一個戰略夥伴的事情,沒到這個地步,但是夥伴的關係變得明確了,新的定位。還有一個就是新的態度,即使他對你有一些挑剔的地方的時候説話也比較溫和,類似像人權等等這樣的領域裏頭,美國的媒體都看出,他跟前幾任總統不一樣,好像這裡頭有更積極的因素在裏頭,所以他帶來的是新的視線、新的定位和新的態度。

  帶走的是什麼呢?我覺得一個感性,一個理性。第一個是感性的認識,他以前沒有來過中國,這次大學生英語這麼好,在上海説了,在美國又見到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這種記憶一下子變得豐富起來。再一個在文字在圖片,再想象中國也不是設身處地地感受來看更好一點,你看這幾天北京很藍嗎?感性的認識一定還有很多,但是我覺得更該關注的也許會存在著理性的思考。

  上了飛機也許將來很的時間都會思考這樣的問題,中國顯然在崛起,美國該怎麼跟它打交道,雖然他嘴上不説遏制,但依然會去思考,將來美國跟它怎麼打交道,世界又該跟它怎麼打交道,我覺得全世界恐怕這兩天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主持人:

  奧巴馬總統訪華一個核心的關鍵詞就是“兩國的合作”,説到合作的時候今天我注意到,美聯社有這麼一條評價,它説“在兩個國家之間關係不是一兩個單獨問題可以概括的”,你怎麼理解它的這樣句話?

   白岩松:

  這是事實。

  首先從中美這兩個大國來説,現在要思考的問題不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即使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的時候,中美兩國不管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等,很多因素都有值得討論的空間。在這裡我們舉一個細節就好了,很多的媒體已經注意到了,這次中美的《聯合聲明》6500余字,居然比以前的所有的三個《聯合公報》,包括聲明等等全都長,不長沒辦法,裝不下。

  我覺得這種不是一兩個問題能解決的問題,關鍵在於目前這兩個國家已經不僅僅要只對對方負責,還到對這個世界和人類負責,從這個角度來説,你要關心的問題當然得超過6500字。

  主持人:

  這個中美《聯合聲明》裏面囊括的問題很多,而且中美之間好像在《聯合聲明》的表述中第一次就這麼多的問題談到合作,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

  白岩松:

  對。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當這兩個國家開始更多地不僅僅去思考兩個國家的事情,而要考慮到整個世界問題的時候,也面臨著別人怎麼去看待你的問題,印度如何看待你,歐盟怎麼看待你,俄羅斯怎麼看待你,日本怎麼看待你等等,接下來我們會有時間去探討著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我們高興地送走奧巴馬之後必須非常冷靜地思考的一個問題。

  主持人:

  這個時候,因為我們説中美兩國是世界政治關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兩個角色,在這次中美會晤之後,因為剛才説到世界各國怎麼定位這個關係,另外一個中國怎麼定位自己,你覺得這個時候中國應該怎麼定位自己在世界關係中的作用?

  白岩松:

  我覺得中國依然要堅持自己的,怎麼説呢?並不是説這一年我們可以回頭看一下這一年的時間,現在是11月份,在去年這個時候,中國正好是剛剛面臨金融危機之後出臺了四萬億的擴大內需的計劃,剛剛開始實施,整整一週年。我們想象一下,這一年的時間裏頭,中國的地位前所未有地上升,因此有國外的媒體會認為中國是這次金融危機的贏家,其實當然不能用這樣的話語去(評價),但是中國顯然不是輸家,你的話語權,你的各方面的權利得到更大的提升,包括戰略地位也都在國際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G2説法是在這一年裏産生的,G20這樣的一個會議,中國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解決世界問題的框架是這一年裏誕生的。

  去年這個時候,有趣的是,美國總統還不是奧巴馬,奧巴馬已經有了新的態度1。,所以這一年,中國已經突然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這個時候依然清醒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我覺得一如既往,這是中國該有的一種態度。

  主持人:

  當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在中國進行首次會晤之後,全球其它的地方的媒體又是怎麼關注的呢?我們接下來來連線中央電視臺駐印度的記者孔琳琳。

  琳琳你好。

  孔琳琳(本台駐印度記者):

  你好,董倩。

   主持人:

  印度媒體是怎麼關注奧巴馬這次中國之行的,他們的評價都是什麼?

  孔琳琳:

  作為中國的鄰國,同時也是美國近年來親密的戰略夥伴,印度輿論非常關注這次奧巴馬中國之行。

  從媒體報道來説,印度輿論主要關注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涉藏的議題,二是南亞議題。針對前者,17日《印度斯坦時報》和《印度時報》等主流媒體均在主版顯著位置報道了中美峰會,而其中奧巴馬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以及奧巴馬希望中國政府和在印度流亡達賴喇嘛重回談判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另外,針對中美領導人會談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有關南亞議題的表述,比中國承諾支持改善印巴關係,並在與南亞有關的問題上展開闔作,包括反恐、氣候變化和核不擴散等,《印度斯坦時報》在今天一篇發給北京的消息稱,在中美《聯合聲明》中提及南亞,會使印度政府感到失落,它讓人感覺到美國已經把中國看作是亞洲區域內最具有權威影響力的一個國家。實際上今天下午,印度政府已經發佈了一個簡短的聲明,説印巴關係不需要第三方介入,這樣一個部分表態可以看到印度政府在這樣一個問題上一貫敏感。

  主持人:

  琳琳,另外我們知道這次美國總統訪華的一個重要的成果,就是中美之間有一種平等的合作關係,下個月印度總理即將訪美,他對於印度方面對於中美之間達成的這種關係,他的評價是什麼?

  孔琳琳:

  事實上,印度這次對於中美這個《聯合聲明》解讀是非常細的,因為這裡頭也有涉及南亞的關係。那麼在在這兩天有關奧巴馬訪華的報道中,此前媒體也關注到印度總理下一週的訪問美國,因為這個月奧巴馬的亞洲外交的開展得非常密集,在下一週基辛格總理將在白宮參加英國為他專門舉辦的盛大國宴。

  華盛頓方面還透露,奧巴馬將在根基辛格面對面交流中分享他的中國訪問經歷和敢想,美國和印度也會談到中美印三國之間的關係。可以説對於印度而言,它的領導人訪美,可以很好地平衡目前一段時間中美印三方關係,打消印度的一部分疑慮。針對美國而言,它與它的兩個合作夥伴,中國和印度在這個月都進行了最高級別的互訪,可以使美印關係和美中關係都達到一定程度的高度。唯一差強人意的可能是印中關係,因為相比于日美和中美關係目前的高點而言,印中關係在目前存在一些問題,怎麼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挑戰。

  主持人:

  非常感謝琳琳。我們接下來再連線中央電視臺駐歐盟的記者王銀樁。

  王銀樁,你好。

  王銀樁(本台駐歐盟記者):

  你好,董倩。

  主持人:

  只有一個問題,這次歐盟,我們知道它作為世界政治關係中的一個重要的一級,它怎麼看待這回中美之間最高首腦的會晤?

  王銀樁:

  歐盟認為,這些年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中國不僅成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經濟體,而且使中國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目前美國由於在經濟上有賴於中國,所以和中國走到了一起。現在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歐盟認為,在全球重大問題中氣候變化、伊朗核問題等等方面,如果沒有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的參與和合作,世界上的問題就無法解決。特別是在12月份,將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全球氣候大會上,如果中國和美國不能在氣候問題上達成一致,這次會議也不會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另一方面,歐盟也認為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能夠走到一起,平等對話,這對整個世界格局可能會産生一些新的變化、新的影響。

  主持人:

  非常感謝王銀樁。

  岩松,聽完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評論之後,你的感受是什麼?

  白岩松:

  其實我在想的是,比如説我們也可以説這次到日本訪問的時間很短,但日本的媒體也登了,説美國其實去跟自己親近的國家的時候都速去速回,去歐洲的時候也是這樣,你看它會找到一種平衡。接下來你會發現,印度的領導人馬上就會訪問美國,會有盛大的國宴等著他,當他訪問回來之後,他也會獲取一種平衡,美國一定會去做好這方面平衡的工作,不能因為這次説了很多的好話,我們會立即解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更應該值得關注的是歐盟。歐盟馬上要選出“總統”,以及“外長”,它究竟能以一個整體的形象在這個世界上如何作為,非常會改變世界政治的局勢。當它作為一個整體的時候,就不僅僅是中美或者俄羅斯這樣一個大國的問題,它也是一個碩大的拳頭,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都應該在望著奧巴馬的背影的時候,中國要理性地思考。

  主持人:

  您現在收看的是正在直播的《新聞1+1》,我們的節目稍後繼續。

  主持人:

  今年是中美建交30週年,在過去的30年,前後一共有七位美國總統訪華,我們不妨來梳理一下歷史。

  (播放短片)

  解説:

  此次,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上任一年內訪華,而自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華的破冰之旅以來,37年來,共有7位美國總統在任內訪華。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走下空軍一號飛機,與前來迎接的周恩來總理親切握手。尼克松説的第一句話是“我是跨越太平洋與中國人民握手”,尼克松來的七天被稱作“改變世界的七天”。

  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美國在公報中聲明,“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這標誌著中美兩國20多年相互隔絕狀態的結束。

  福特訪華,中美雙方重申遵守中美《聯合公報》。

  裏根訪華,中美雙方簽訂了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等四項協定和議定書,並草簽了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

  老布什訪華,主要行程就是會晤中國領導人,就中美關係坦率交換意見。

  克林頓訪華,中美雙方發表了三個《聯合聲明》。

  小布什四次訪華,成果頗多。2001年他前往上海出席APCE領導人會議;2002年中美雙方就維護和發展兩國關係的積極勢頭,充實建設性合作關係提出四點意見;2005年中美雙方在北京制定中美禽流感共同行動倡議概念文件,也簽署了中國民航史上最大的一單飛機購買協議;而2008年8月,小布什帶著家人到北京觀看奧運會。小布什也成為了任期內訪華最多的總統。

  主持人:

  岩松我就在想,如果30年前締結中美兩國外交關係的尼克松總統還在世的話,他會怎麼看待30年後中美之間的關係?

  白岩松:

  其實在那個時候,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戰略,在冷戰時期的一種考慮,走進中國一種思考。但是現在,他恐怕也會從務實的角度去考慮中美兩國必須去走近。話為什麼這麼説呢?在1972年,尼克松來中國的時候,中國和美國之間GDP的差距是多少?將近40倍,差人家40倍,等到1984年裏根來訪的時候,已經縮小到接近20倍,1998年克林頓來訪華的時候,不到10倍,而今年來訪問的時候,已經3倍多不到4倍了。中國以現在這種增速的發展,還會逐漸地靠近,因此我覺得,那個時候應該是處於更加戰略的去考慮,現在是戰略和務實同時存在,而且務實逐漸佔據上風的一種考慮。我覺得尼克松肯定想都不用該想,更該來,不會那個時候在國內還要繞半天。

  主持人:

  所以中國人有句老話叫“打鐵還需自身硬”,今天我們能夠平等地交流,跟自身的這種硬氣是分不開的。

  白岩松:

  對。但是當你望著奧巴馬遠去的背影的時候,恐怕還得去想,我們的確還會想,我們的確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在這個新的高度上,俘獲、挑戰、機遇永遠是並存的。有四個問題你必須面對,第一個中國越來越強大了,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怎麼面對我們未來的窮朋友,你如何繼續更好地繼續代言,這是一個巨大的外交挑戰。你不能忘了窮朋友,是人家抬轎子把你抬進聯合國的。

  第二個,在中美交往過程中,順的時候好辦,如果繼續出現摩擦,甚至很嚴重的摩擦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繼續維持這種很好的向前的趨勢。

  第三個,世界上給了你越來越多的權利,甚至聲譽和尊重,但是你盡義務的時候如何不超過自己的能力,又要比原來盡的義務更多。

  最後一個,你在怎麼跟中美已經越走越好的情況下,俄羅斯、日本、印度、歐盟,我們很多的窮朋友關係都能處好,我覺得對於中國來説是收穫了這次奧巴馬來訪之後,必須去思考和做好的事情。

  主持人:

  在未來的世界政治舞臺上,中國到底應該以什麼樣的形象和角色,這是需要重新定位的。

  白岩松:

  我覺得很長的時間裏頭,依然要以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樣一個身份去……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