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cctv調研區頻道 > 産業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新辦主任:大力推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繁榮發展

CCTV.com  2010年06月17日 14:3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光明日報  

  ●大力加強網絡文化陣地建設

  ●大力提高網絡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

  ●大力發展網絡文化産業

  ●大力推進網絡文化技術創新

  ●大力加強網絡文化管理

  5月初以來,光明日報推出的網絡文化系列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這組報道和文章涉及論壇博客、網絡文學、網絡遊戲、網絡教育、手機文化、網絡音視頻等網絡文化諸多方面,內容豐富,見解深刻。許多專家學者和網民呼籲倡導健康文明網絡文化,抵制低俗不良風氣,推動網絡文化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精神生活、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給我們很多啟發和思考。

  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孕育了具有信息時代特徵的網絡文化,極大地改變了文化生産、傳播和消費方式,給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互聯網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創作生産平臺、文化産品傳播平臺和文化消費平臺,網絡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搶佔信息化條件下文化傳播制高點,大力建設健康向上、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的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深刻認識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的重要性緊迫性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高度重視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等重大戰略思想,強調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大力發展和傳播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努力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對外傳播介紹中國的新渠道。能否建設好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環境,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

  大力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根據最新統計,我國網民總數達到 4.04億,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0.2%,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互聯網已成為人們了解信息、瀏覽新聞、交流溝通、學習知識、休閒娛樂的主要渠道。正確引導好廣大網民的文化價值取向,充分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發揮好他們的創造性,才能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力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社會共識,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當前,我國網絡文化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網上優秀文化産品供給不夠充足,網絡文化創新能力不夠強,個性化、特色化服務不夠豐富,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還不適應,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有較大差距。繁榮發展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任務十分繁重而緊迫。

  大力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是適應互聯網快速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文化發展與科技進步緊密相連、如影隨形。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演變,我國互聯網也在加快發展轉型:信息傳播形式已由文字為主向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形態延伸,網上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已佔互聯網流量50%以上;應用領域已由信息傳播和娛樂消費為主向商務服務領域延伸,電子商務迅猛發展;服務模式已由提供信息服務向提供平臺服務延伸,以博客、播客為代表的WEB2.0服務模式日漸成為網站主流配置;傳播手段已由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延伸,手機上網成為新潮流,手機網民規模已達2.33億。網絡新技術、新業務的廣泛應用,必將深刻影響我國網絡文化的發展進程。現在,世界各國都把互聯網作為提高文化生産傳播能力、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和載體, 採取各種措施謀求優勢地位。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網絡文化影響力、競爭力都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傳播優勢, 大力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

  大力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是凈化網絡文化環境、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在我國網民當中,青少年佔大多數,他們的思想傾向、文化情趣、綜合素養如何,關係到能否培養出大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由於多方面複雜原因,網絡色情、暴力、賭博、詐騙等問題屢禁不止,網絡謠言、網絡“推手”、網絡惡搞、網絡低俗等現象屢遏不絕,一些低俗有害信息時有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敗壞社會風氣、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廣大群眾反映十分強烈。我們必須本著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把加強網絡文化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切實抓緊抓好,為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創造良好網絡文化環境。

  大力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文化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互聯網在促進社會文化創新和發展的同時,加劇了世界範圍內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使我國思想文化領域多元、多樣、多變的特點更加凸顯,成為各種社會思潮、各種利益訴求匯聚的平臺。隨著即時通訊、博客、播客、微博客等網絡新技術新業務的快速發展,網上信息源頭和傳播渠道急劇增多,網絡輿論的規模與影響越來越大。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矛盾凸顯期,在網絡的聚焦放大下,加上一些不願意看到中國發展壯大的勢力利用互聯網進行滲透破壞,很容易使個人的偏激言論擴散為非理性的社會情緒,使一些局部問題擴大為全局性問題, 使一般性問題演變成政治性問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危害國家安全。我們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大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力度,用先進文化佔領網絡陣地, 確保國家文化信息安全。

  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網絡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意識形態屬性。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才能確保網絡文化的正確發展方向,才能確保網絡文化建設的活力,才能增強網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我們正在從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我們所要建設的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進文化, 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網絡文化是基於我國網絡空間,源於我國網絡實踐,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吸收世界網絡文化優秀成果,面向大眾、服務人民,健康向上、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的網絡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先進生産力發展要求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理所當然地應當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報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如果放棄了這個方向,任由褻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毒害人們心靈的錯誤思想和落後腐朽文化在網上大肆傳播,就會導致人心渙散、思想混亂,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網上信息海量龐雜,各種思想觀點、利益訴求、社會熱點、文化現象相互交織、相互影響,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積極主動引導網上輿論,形成正面輿論強勢。各類網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大力生産和提供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網絡文化産品和服務,積極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倡導科學精神、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營造健康向上網絡文化氛圍。要圍繞網民普遍關注的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加強正面發佈、解釋疏導,引導網民理性討論問題、表達意見,理順情緒、化解矛盾。要針對各種網絡文化現象,加強評論和引導,褒獎積極健康、雅俗共賞的文化産品,批評低俗媚俗、肆意惡搞的不良傾向,使網絡文化更好地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展示人性善良、社會美好。要針對網上出現的各種錯誤觀點和模糊認識,加強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宣傳,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析事明理、解疑釋惑,把廣大網民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

  堅持弘揚主旋律和提倡多樣化的統一。我國互聯網規模較大,數億網民共同參與網上內容的創造、傳播和消費,必然帶來網絡文化的多元多樣,這也是網絡文化的魅力所在。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既弘揚主旋律,又提倡多樣化,努力實現兩者的和諧統一,確保網絡文化建設的生機和活力。弘揚主旋律,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教育網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網上道德風尚。提倡多樣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廣大網民的創造性勞動,充分反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大力促進網絡文化不同題材、不同風格、不同樣式的自由發展。總之,要形成既保持良好傳播秩序又充分尊重個人創造,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和腐朽文化的網絡環境。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網絡文化與網絡經濟、知識經濟並生並存,網絡文化産業市場日益壯大,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發展網絡文化,應當重視經濟效益,但網絡文化産品不同於一般商品,具有明顯的社會價值和意識形態屬性,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大力發展網絡文化産業,一定要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既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又要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以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積極生産和創作格調健康、品味高雅、具有中國氣派的優秀網絡文化産品。

  大力推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繁榮發展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我國堅持發展與管理相統一,堅持遵循互聯網規律與適應中國國情相統一,堅持産業發展和網絡安全相統一,大力推進網絡文化建設,不斷加強網絡文化管理,使網絡文化蓬勃發展,先進文化網上傳播日益擴展,網上主流輿論積極健康,網絡文化産業逐步壯大,網絡文化建設骨幹力量初步形成,網絡文化信息傳播秩序進一步規範,網絡文化環境不斷凈化,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與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相比,與信息化條件下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與國內外形勢快速發展的變化相比,我國網絡文化建設還有較大差距,亟需在新的起點上按照“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總要求,大膽探索,勇於實踐,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大力推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又好又快發展。

  大力加強網絡文化陣地建設。要把壯大網絡文化陣地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努力建設一批綜合實力強、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網站,逐步形成以重點新聞網站為骨幹,各級政府網站、知名商業網站和專業文化類網站積極參與、共同推進網絡文化建設的生動局面。積極推進重點新聞網站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轉企改制步伐,不斷增強競爭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充分調動知名商業網站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他們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産品服務,在繁榮發展網絡文化中發揮建設性作用;著力培育一批有影響的專業文化類網站,進一步鼓勵扶持和規範引導社科網站、文學網站、藝術網站、教育網站、科技網站等專業網站的發展,以滿足網民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增強政府網站權威信息發佈、政策解讀功能、公共信息服務功能,更好地發揮其宣傳黨和政府方針政策、服務人民群眾的作用。

  大力提高網絡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構建覆蓋廣泛的網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提高網絡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是加快網絡文化發展、滿足網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要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源泉,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的數字化、網絡化傳播,推動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展覽館、網上劇場建設,形成豐富多彩的網絡精神家園;拓寬網絡文化服務渠道,整合現有文化資源,發揮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作用,加快互聯網公共信息服務點建設,著力構建面向廣大群眾的網絡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繼續抓好一批具有示範性、帶動性的網絡文化項目,重點實施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國數字圖書館、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等網絡文化工程,發揮更大社會效益。

  大力發展網絡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網絡文化,離不開網絡文化産業的有力支撐,可從三方面入手推動網絡文化産業加快發展:一是制定好網絡文化産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重點推動民族網絡影視産業、網絡出版産業、網絡娛樂産業發展,積極推動網絡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動漫網絡遊戲産業基地建設,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網絡文化企業,努力提高網絡文化産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二是著力培育網絡文化市場主體,支持有實力的網絡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經營,鼓勵大型網絡文化企業的重大項目研發和國際市場開拓;三是打造網絡文化品牌,大力實施網絡文化精品戰略,增強網絡文化原創能力, 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網絡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各類文化博覽會等平臺,做好網絡文化品牌的推介和營銷,擴大網絡文化産品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

  大力推進網絡文化技術創新。網絡文化是一種基於高技術的文化形態,技術與內容互為支撐、相互融合。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必須加強網絡文化技術的自主創新,引領網絡文化潮流,這是掌握網絡文化發展主動權和提高文化國際傳播能力的重要根基。要形成鼓勵創新創造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和方法手段,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潛能,營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創新環境;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拓展新業務,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大技術建設投入, 增加技術研發力量,創新技術建設合作機制;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加快互聯網核心裝備技術國産化,構建新一代網絡文化平臺;要充分利用我國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推動相關自主知識産權技術成為國際標準,擴大技術話語權,搶佔未來互聯網發展技術制高點。

  大力加強網絡文化管理。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管理,確保網絡文化健康發展方向,才能為網絡文化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和基礎。要按照“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要求,堅持依法管理、科學管理和有效管理,以管理保障和促進網絡文化的繁榮發展。加快推進網絡文化管理的法制化,研究現行法律法規對互聯網的適用和延伸,充分發揮互聯網法律法規的作用,嚴格規範網絡文化信息傳播秩序,依法規範網絡文化的發展。加大違法違規網絡傳播行為查處力度,深入整治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堅決切斷違法有害信息傳播利益鏈,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和公眾監督,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探索建立網絡文化信息服務企業信譽公示制度,引導基礎運營商、接入服務商、內容提供商履行社會責任,文明辦網,依法經營;廣泛開展網絡法制道德教育,把互聯網法制和道德宣傳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總體佈局,繼續深化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在全社會樹立良好的網絡道德風尚,使互聯網成為全社會共建共享的健康精神文化家園。

  王晨 (作者為: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主任)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