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一個艾滋病患者的第二次生命與愛情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8日 13:51 來源:
他原是一名鄉村教師。11年前,他的妻子在輸血時感染了艾滋病並傳染給他和女兒。妻子和女兒相繼去世後,他在異樣的目光中離開了講壇,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幸運的是,國家提供的免費藥物、愛德基金會的培訓、愛情的來臨讓他絕處逢生------
51歲的李民再婚了。
這件事情讓李民和妻子王芳成為當地的新聞人物——因為,李民是艾滋病患者,而王芳是一個健康人。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半,但是村裏人一説起李民的曲折經歷,依然感嘆如昔。
一次醫療意外,兩個親人離世
“最痛苦的時候,我在深夜裏偷偷背著父母和我的大女兒,到我妻子和小女兒的墳墓前痛哭一場,我想喝老鼠藥結束生命。”11年之後,想起往事,李民流下了眼淚。
11月23日,已是愛德基金會在H省的防艾宣傳員的李民在愛德基金會辦公室談起了自己的經歷,他健康的面容也不似想象中的瘦弱和蒼白。
1954年,李民出生於H省的一個鄉村。1977年,高中畢業的他成為一名民辦鄉村教師。1982年李民和張燕結婚後,並有兩個女兒。一家人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在2002年的5月,張燕患上無名怪病,身體每況逾下。
“她一直感冒、發燒、咳嗽、氣喘,在醫院挂水、吃藥都沒有用,到最後躺在床上不能動。我開始意識到妻子病情的嚴重性。”李民痛苦的回憶道。2002年5月22日,張燕轉到縣醫院住院治療,病情不僅沒有好轉,並日趨加重。第3天,張燕再次轉到市中心醫院。鋻於張燕的病狀與艾滋症狀有幾分相似,醫生詳細地詢問李民,特別提到了“是否有過外出打工的經歷”、“是否賣過血”、“是否接受過輸血”等。
他回想起1995年懷孕8個月的妻子輸血的經歷。隱約的恐懼和平常的了解,他擔心張燕患上艾滋病。當天,張燕接受血液化驗,幾天后醫生明確告訴李民説,張燕患有艾滋病。更不幸的是,隨後,在省防疫中心,李民和小女兒同樣被確診為艾滋病感染者。
“當時我想到了死,我和小女兒喝老鼠藥自盡。”但是李民不忍心妻子再次忍受痛苦,他打算在張燕去世後,也結束生命。治病使原本不寬裕的家變得一貧如洗。很快,張燕離開了這個家。而半年後,年僅5歲半的小女兒也去了天堂。李民因為家庭和艾滋病,也不得不從此告別他所熱愛的課堂。
防艾宣傳,讓余生更有價值
“讓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人,正確對待艾滋病,讓全社會為他們獻愛心。我想,這會讓我有限的生命更有價值”。在李民簡單陳述中,他的眼中流露出了高尚。在經歷磨難後,他説他開始了第二次生命。
張燕離開後的兩年中,李民開始了艱難的上訴。經過一年多的上訪, 2003年11月,法院做出終身判決:肇事的鄉醫院在做出道歉的同時,給予經濟上的補償。但是與此同時,原先並不知情的村民很快知道李民一家患上了艾滋病。歧視、冷漠接踵而來,李民被迫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因為在當地村民眼中,艾滋病是與糜亂的私生活有關。
“原來關係很熟的鄰居、鄉親見了我們就像見了老虎一樣,躲遠遠的,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艾滋猛于虎’。”李民痛苦的説道。
在李民上訴的過程中,他的艾滋病發作。同時,國産首批抗艾滋藥問世,李民服用3個月後,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幸運的是,3個月後,國家開始給艾滋病患者免費供藥,這樣,李民每月可以從鄉衛生院領藥,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愛德基金會在李民家鄉有合作項目。2004年9月,李民第一次接觸到愛德,並參加了愛德舉辦的防治艾滋病培訓班。作為艾滋病感染者,他第一次感受到尊重。此後,他從坐在教室的角落裏,開始大膽地走向講臺講述自己的故事。他想將自己的經歷講給更多的人聽,讓他們在面對挫折和病魔時,能夠樹立起生活的勇氣。曾是老師的他有不錯的思維和表達能力,經過一年的培訓,成為愛德基金會H省的防艾宣傳員。
他走在防艾宣傳的路上,同樣他也迎來了他的再次愛情。
播種美麗心靈,收穫美麗愛情
2005年4月28日,在李民的家裏,舉行一場特殊的婚禮,因為主人公是艾滋病患者李民和健康的王芳。李民説做出這種選擇是非常不易,雖然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彩。
李民和王芳的感情是從愛德培訓班開始的。重樹信心的李民經常在講臺上和大家分享他的經歷,他的坦蕩、豁達和善良給王芳留下深刻的印象,並深深打動了她。2004年夏,一名老師告訴李民説王芳一直在默默地關注他,並暗戀他很久。在老師的安排下,李民和王芳第一次見面。李民回憶時,就像發生在昨天那樣清晰。王芳見面的第一句話對他説:“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你需要有人愛,家庭需要有人照顧,如果你不嫌棄我,我可以做你的陪伴妻子。”王芳還説她知道李民的情況。王芳簡單的幾句話打破了李民心中的堅冰,他們突破重重阻力,最終走到了一起。
王芳是一個賢惠的妻子,婚後,考慮到李民身體比較虛弱,她幾乎挑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擔。她不但將家中5畝地安排地井井有條,還在家裏養上了羊和雞。而李民在做好防艾宣傳培訓工作的同時,也幫助妻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為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和安全,在文中隱去了真實地名及人名。)
來源:公益時報
責編:趙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