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最好的季節——金秋十月,來到最美的地方——甲天下的桂林,和這麼多的新老朋友相聚,非常高興,很感謝北京未來廣告公司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也很感謝大家能來這裡參加這次活動,大家的到來就是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大家知道,社會與法頻道是一個還在成長中的年輕的專業頻道,到現在開播還不到兩年,但是卻在這很短的時間中,無論是影響力、知名度,還是收視份額都保持了快速的發展勢頭,很好地樹立了國家法制專業頻道的品質和權威性,得到了國家領導的肯定、全國政法系統的好評以及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這其中,離不開在座各位的通力合作、積極支持。所以,我首先代表社會與法頻道向大家説一聲謝謝。
利用這個機會,想和大家交流一個問題,那就是社會與法頻道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電視頻道?這個問題的提出似乎是太簡單了。其實,在成立社會與法頻道之初,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地思考著這個問題,法制專業電視頻道怎麼辦?好不好辦?可以説,社會與法頻道的開播是中央電視臺充分體現電視功能和社會責任的一種嘗試,也是頻道專業化、品牌化的一種嘗試,更重要的是,中央領導和廣大觀眾都對頻道給予厚望。而通過現在的社會反響來看,這種嘗試是非常成功的,證明了目前國家、社會的發展的確需要這樣一個專業電視平臺,也使我們更加明確了社會與法頻道的定位和功能。
首先,社會與法頻道是“和諧”的頻道。
這裡的和諧有兩層意思。第一,我們的頻道是伴隨著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的提出而開辦的,中央領導也明確指出,社會與法頻道就是要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的,這時頻道的宗旨和行動指南。法治是和諧社會的前提和基礎。這就要求社會與法頻道是“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傳播平臺;是普及法律、倡導美德,不斷提高公民素質的大課堂;是溝通政府和民眾,特別是加強政法戰線和民眾聯絡的橋梁;是展示政法、綜治戰線幹部群眾形象的窗口;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渠道;從而為穩定、和諧的社會發展大局服務。
第二、社會與法頻道的內部結構,也就是欄目設置是“和諧”的。為什麼這麼講?開播之初,社會與法頻道新開辦十個新欄目,形式上涉及新聞、專題、訪談、電視講座、電視劇等多種節目形態,內容上涵蓋了各類法治問題,還涉及到現代社會普遍關注的道德、心理等方面問題。包括新聞資訊欄目《中國法治報道》、心理談話欄目《心理訪談》、法律援助欄目《大家看法》、弘揚社會美德欄目《道德觀察》、紀錄片欄目《天網》、聚焦政法一線的欄目《第一線》等,這些欄目以獨到的視角、良好的節目品質均受到觀眾好評,承載了所有的宣傳功能。
大家知道,在中央電視臺的各個頻道,收視不理想、綜合排名長期靠後的欄目都有末尾淘汰的危險。而對於社會與法頻道,大家一致評價,社會與法頻道的節目結構也是最合理,欄目設置是一步到位,所以即使有末尾淘汰,淘汰的液汁是欄目製片人,而欄目是固定的。這對於欄目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而言無疑是相當有利的,更便於形成和鞏固欄目品牌。
其次,社會與法頻道文明的頻道。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社會與法頻道可以説是站在了中國文明進程中最前沿。因為就法治本身而言,就代表著人類社會進步的文明成果;而不斷完善的法治又不斷推進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現在,一個國家公民整體法治觀念的高低,已成為衡量這個國家是否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因為現代文明社會不僅是物質的文明,而且是精神的文明,公民高度法治觀念的形成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迅猛發展,但法治進程還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同樣,這個過程,也是社會與法頻道體現專業頻道特色、傳播法治精神、發揮媒體社會責任的過程。當然,文明的概念中處處體現在我們具體的節目中。比如《道德觀察》,我們是從道德——法律之外的另一種社會規則去呼喚文明;《心理訪談》是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去詮釋文明;《懺悔錄》,則是展現懺悔者自身渴望回歸文明的心路歷程。所以,我們在節目中,並不是要板起面孔作法治節目,而是彰顯一種厚重的人文關懷,將人道主義融入其中。
第三、社會與法頻道是好看、有用的頻道。
我們在開播之初就對各欄目明確提出了“好看、有用”四個字的節目要求。好看:就是要用主題鮮明、形態豐富的節目內容吸引觀眾,處處有故事、時時有驚奇,最大可能地滿足觀眾的收視期待,同時體現出較高的專業素質;有用:那就是讓節目內容能切切實實地,將作用體現在觀眾、百姓的具體生活中,無論是新聞資訊、人物故事、幫助熱線,還是電視劇場,都是服務精神第一,充分滿足受眾對實用信息、實用知識的渴求。這其中,很關鍵一點,“好看、有用”的目的是為了給觀眾、給百姓以安全感和對法治社會建設的信心,不是“血腥、暴力”的情節追求法治節目的收視率。
現在來看,我們這個節目思路還是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和喜愛。2005年,社會與法頻道開播第一年的平均收視份額就達到了1.32%,是2004年的兩倍,在全臺16個頻道中排名第6,開播第一年的成績遠遠超出了預期目標,而今年上半年,社會與法頻道繼續保持了去年強勁的上升勢頭。央視索福瑞全國測量儀網調查數據顯示,1到10月份,頻道平均收視份額達到1.6%,最高收視份額達到2.55%,這樣的成績在全臺16個頻道中名列前六位;今年上半年全國觀眾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社會與法頻道在全國47個上星頻道中,觀眾滿意度位居第4位,觀眾期待度名列第6位,觀眾規模排名第7位。
在收視保持高成長性的同時,社會與法頻道的受眾群體分佈範圍也是相當寬。從社會分佈看,精英階層普遍關注社會法治進程和重大法治件(中國法治報道等);普通大眾喜愛法制故事類紀錄片、專題片(天網、第一線等);居家老人、婦女關心家常裏短的社會事件(道德觀察等);政法工作者更是必看社會與法頻道。而從年齡分佈來看,社會與法頻道的觀眾構成從20歲左右到60多歲,分佈比較平均。可以説,在堅持節目高品質的同時,“好看、有用”的目標得到了各類觀眾的認可。
以上説了這麼多,最後想和大家交流的,法治節目不意味著內容就是灰色調的,怎麼講?就是讓人們産生不安全感的色調。我想告訴大家,社會與法頻道作為專業法治電視頻道,它的色調是亮色的,是給人以信心和安全感的、溫暖的亮色。我希望這種溫暖,能通過我們彼此之間的真誠合作也帶給大家。願美麗的桂林讓我們新老朋友彼此攜手,從而實現企業、廣告、媒體三方的共榮、共贏、“成就未來”。
責編:曉星